王开承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学界对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趋于严苛。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下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教学内容多样,包含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術与社会的关系五大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这门学科,能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教师一直在摸索,寻求适宜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应用措施
要想探究出符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教学措施,需要教师明确当下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对教学措施进行适当的改进。在下面的内容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用措施,希望为同行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当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依赖课本 时代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科学领域的不断前进。教师在依照初中科学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相关教学时,也要结合当下社会背景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课本,死板地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受到了限制,极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教师受到我国应试型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不太重视。教师和家长都将重点放在了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上,思想的狭隘阻碍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进程。即使现在开始重视素质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依然无法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拘泥于传统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使得初中科学教学也受到了影响。
(三)教学脱离实际 科学本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时脱离实际,忽视了生活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但却是一些毫无用处的死知识,根本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模式传统陈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当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拘泥于大纲和教材,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最严重的问题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控制着课堂教学的全部流程。学生彻底失去了主体意识,几乎没有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堂教学 教师要利用好科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特点,在教学前,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欲望,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讲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通过现象产生对科学的思考,以此来引入当天要教学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吗?在学生进行回答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解释这两个词的定义,然后再次提问:刚才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接下来大家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分别说一说代表生物和非生物的具体事物。学生通过举例产生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探讨,能够有效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使小组之间能够通过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凝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来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以此有效提高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进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征等引导学生们进行了合理的分组,随后笔者让每小组运用矿泉水瓶设计相关的实验,想办法让矿泉水瓶发出声音,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与众不同。学生们随即展开了相关的行动,教学场面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每小组成员积极地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表达了出来。由此,引导学生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增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使初中科学教学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了便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学习资料,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而且,科学是一门需要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学科,但由于实验器材的缺失,教师无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多媒体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
例如,在进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这一实验时,学校没有足够的器材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讲解,学生能直观地进行实验观察,就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加深记忆。
结束语:教师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之前,要先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措施。在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将科学教学和生活紧密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问题;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调动学生利用多感官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出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用措施,希望教师能将以上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我国初中科学教学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新课标框架下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2]俞昕.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教学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3]林明明.新课标下初中第一堂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从实验课《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出发谈提高课堂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2,(10):179-180.
[4]耿立敏.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