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要:本文以《最后一次演讲》为例,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展开了教学,并针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下几点见解,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最后一次演讲;教学案例;案例背景;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一、案例背景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文字内容过于抽象,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本篇文章的主旨,也没能够体会文章中的满腔爱国情怀。而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的普遍应用之下,笔者运用了信息工具实现了本篇文章教学的创新。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演讲词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此篇演讲词的核心内涵,更好的实现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运用了启发提问教学的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也帮助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最后笔者运用课后作业设计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进行了延伸,既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还能够实现阶段性的冲刺,促进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案例过程
(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视频教学导入,激发兴趣
当上课铃响起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也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我们上学期读过一篇文章叫《谈骨气》,在那篇文章中作者的第三个例子就是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体现了中国人威武不能屈的骨气。但是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词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下面我就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视频和纪录片,大家要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总结。
随后我就通过信息工具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了有关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和纪录片。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了教学内容,也让同学们能够更清楚地把握文章的内涵,能够更好地引发起情感共鸣。在观看完毕之后,我就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别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A学生讲道:“在视频记录片中,我了解到闻一多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并且嫉恶如仇的人,其勇于斗争和为民主、自由献身的崇高品德是我值得骄傲和学习的”
B学生讲道:“在视频中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中,我感受到了其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追求真理且不怕牺牲的精神。”
通过信息技术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了文章的整个过程,也使其直观的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个人魅力,在激发起了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导入。
但是我并没有止步于此,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特性对视频进行了资源的延伸。我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信息进行了总结,还将闻一多先生之前所创作的作品进行了整合,让学生在分析与对比中对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
我就以《死水》诗集为例对学生们展开了教学,并通过对诗集的简介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们对此教学内容十分感兴趣并且积极的投入到了自主学习当中来,通过不同内容的分析对比,对闻一多先生有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
(二)通过问题启发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主旨
我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握这些进度和体现师生互动这一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然后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认知所学内容,一方面把握了教学进度和方向,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师:“演讲词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目的是把演讲者的观点与主张传达给听众,从而激发起读者以及观众的情感共鸣。但是此篇演讲词慷慨激昂,是否有同学能够将演讲词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争抢着想要诵读本篇文章。
师:“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是否能够总结闻一多先生演讲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吗?”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见解,对本篇文章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也在演讲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A学生讲道:“文章痛斥了敌人的卑劣和无耻,同时也号召了人们进行反抗与斗争”
B学生讲道:“文章不仅仅是控制了敌人的卑劣无耻和号召人们斗争,而且还揭露和指出了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师:“看来同学们的总结还不错,但是,在文章中闻一多先生预言了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这有什么依据吗”
A学生讲道:“因为敌人疯狂的制造恐怖,这说明他们自己很慌很害怕”
B学生讲道:“杀死一个李公仆,会有千千万万个理工部站起来”
C学生讲道:“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通过对文章的启发性提问,学生能够更好的总结文章,同时还能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把握文章内涵做好课后作业设计,促进提高
師: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当中这一现象呢?
生:平常人们所过的洋节日和洋快餐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
师: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之后,把和平演变希望寄托在了中国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人身上。同学们能不能结合生活实例以文章为核心进行仿写,从而写一篇演讲稿呢?
学生们纷纷认同,并且针对自身的生活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核心内涵,同时也能够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提高其韩国主义精神,同时,其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案例反思
课程开展的前期阶段,我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视频分析了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之后我又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正确的把握了课堂发展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特性。最后我通过课后作业延伸的方式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结合,既让学生把握了文章内涵,也提高了其写作能力。教学的流程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的实践效果来看,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在教学中还仍然存在着课堂略显混乱的现象。我还应该做好教学引导,把握学生主体与自由课堂的关键节点,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闻一多, 邹君导读. 最后一次讲演[J]. 新湘评论, 2016, 000(011):61-62.
[2]刘兴育.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前后[J]. 神州, 2007, No.81(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