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摘要:开发思维、培养智力是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对其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目标要从培养解题能力转变为培养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数学观念,进而更高效地传递数学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思考是人的基本能力,而有效思考则建立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另外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观念,同时能够充分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讲解知识和解题方法特别重视,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利用教材中的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但不能有效理解数学概念的使用原理,而且当调整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后很容易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和顺利得到答案[1]。因此,必须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将数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思维角度入手,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同时促进思维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鼓励学生勇敢探究
开展小学数學教学要将传统观念完全摒弃,重新定义课堂主体。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一切以学生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勇敢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能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全面调动思维[2]。以“方向与位置”为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和探究,“学生a的家到学校距离是2千米,已知学生a早上7点从家出发,7:20到学校,如果学校中午11:30放学,那么学生a应该几点到家”。这道题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高,但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鼓励学生探究不同的解题方式,这样就比让学生概念答题再结合教师讲解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培养。
(二)培养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思维能力是在不断思考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思考习惯进行培养。首先可以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展开独立思,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加顺利,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3]。比如针对“可能性”开展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两个纸盒,第一个纸盒有三个绿色小球和量个红色小球,第二个纸盒有两个绿色小球和三个红色小球,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两个纸盒中第一次就拿出绿色小球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在学生思考完毕以后可以让其直接操作,这样进一步加强其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独立思考结束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思考,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仍然以两个纸盒为例,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时在两个纸盒中拿出小球,然后再结合小球的颜色分析可能性。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而且通过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可以不断碰撞思维,从而为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
具备发展思维可促进思维创新,而且可以为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不同角度入手,然后找到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发展思维的良好发展[4]。比如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等式的结果等于25,前提条件是要通过两次加法和一次减法获得结果”,接下来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拥有多种可能,因此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结果,由此就达到了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给出答案后可令其阐述解题过程,以此做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应正确认识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鼓励探究、培养思考习惯和培养发散思维的方式开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最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观念,并促进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11(3):189-191.
[2]安波,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杨家坳乡小丰溪小学.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1(7):65-68.
[3]朱雪.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09(15):104-104.
[4]叶秀玲.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32(13):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