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安徽民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21-11-19 14:08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凤阳大别山学报

●施 咏

新中国70年安徽民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施 咏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24)

拟从资料篇、研究篇、评论篇三个方面,对新中国70年以来安徽民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在客观评述的基础上,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安徽民歌的资料搜集可分为集成前(1950-2004)与集成后(2004-)两个阶段;分地区民歌研究可分为江淮民歌(五河民歌、凤阳民歌、巢湖民歌)、皖西大别山民歌与皖南民歌(当涂民歌、繁昌民歌、铜陵民歌、贵池民歌、徽州民歌)三个大区。安徽民歌的研究成果在产出年代、年度的分布趋势,所涉及地区、歌种以及成果质量的优劣三个方面体现为不甚均衡的态势。可以从增强研究的学术含量,深挖安徽民歌资源;拓展研究思路,加强民间音乐共生性研究;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安徽民歌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入手,以冀对今后安徽民歌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新中国70年;安徽民歌;江淮民歌;皖西大别山民歌;皖南民歌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其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文化类型多样,淮北、江淮之间、江南分别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吴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也都直接影响到安徽各地民歌在音乐形态与音乐风格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类型,而成为中国民歌中璀璨耀眼的明珠。

其中,以凤阳歌、桐城歌为代表的歌种都是历史悠久,且传遍全国的重要歌系。当涂民歌、巢湖民歌、五河民歌、大别山民歌、徽州民歌、凤阳民歌等也都是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歌种。而且,作为戏曲大省,安徽民歌对驰名中外的徽剧、黄梅戏、目连戏等剧种以及凤阳花鼓等民间歌舞乐种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直以来,丰富浩瀚的民歌资源也引发了安徽本土乃至全国学界对安徽民歌展开了广泛、多元的研究。本文拟从资料篇、研究篇、评论篇三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民歌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一全面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在客观评述的基础上,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资料篇

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音乐的研究,首先始于并建立在大量第一手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之上。安徽民歌研究的先贤们,长期立足于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集成前(1950-2004)

1.1950-1978

安徽民歌的采录、搜集整理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全省各地(市)、县文化局(馆)的音乐工作者深入农村进行采风。

首先,安徽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率先于1957年、1959年编辑并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安徽民间音乐》第一、二集(第三集1988年出版)。还于1959年编辑出版了《安徽歌谣》(人民文学出版社),《安徽民歌选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年)。同一时期,安徽省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安徽新民歌选·唱得长江水倒流》(作家出版社1959年)。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则先后编辑,并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1957)、《安徽民歌·歌唱新农村》(1958)等。安徽省音乐家协会还曾内部刊印了《中国民歌三百首——安徽民歌选》。

其次,一些地区、市、县的文联(文化局)也相继出版了一些民歌曲集,如《芜湖民歌选》《蚌埠民歌》《肥西民歌·第一集》(都由安徽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此外,该社还于1977年出版了《皖河新风·安庆地区民歌选》等。

2.1978-200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万象复苏。次年3月,中国音协在芜湖召开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辑工作交流会。至1981年,安徽各地均整理出了较为系统的民歌资料。

这一时期编印的民歌曲集主要有:安徽省音协编《安徽民歌》(1978年内部刊印)、滁州地区文化局编《皖东民歌》(1978年内部刊印)、安徽省群众艺术馆编《王三姐赶集——安徽民歌改编曲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安徽省文化厅编《安徽民歌一百首·带露的花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姜玉峰、孟庆国编《凤阳歌》(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金寨县党史办公室编《大别山苏区民歌选》(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等。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编委会在这些曲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市民歌小组报送的,以及编辑部人员特约采集的资料,为集成工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期准备,从而让《安徽民歌集成》得以于2004年在中国ISBN中心公开出版发行,也为其后安徽民歌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最为权威的资料参考。

(二)集成后(2004- )

2004年后,随着国家非遗保护方针政策的贯彻,安徽各地市(区)也进一步将各地民歌的保护传承工作全面推进。在《安徽民歌集成》的基础上,各地市又相继出版了分地区的民歌选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徽民歌搜集整理也进入了“后集成”的发展阶段。

从编者主体的身份来看,这一时期的民歌曲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非遗保护的东风下,由各地市(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编辑(多交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批曲集。如《清韵流芳·繁昌民歌选》(2011年)、《乡土声情——芜湖市优秀民歌选集》(2015年)、《五河民歌选》(2007年)、《五河民歌选2》(2017年)、《当涂民歌集萃》(2019年),以及《安徽民歌精选·摘石榴》(黄山书社2012年)、《大别山民歌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罗城民歌》(黄山书社2014年)等。另一类则是由个人主编的曲集,如叶濒、张志鸿主编《桐城歌》(黄山书社2012年)、蔡善康《太湖之声——巢湖民歌新作品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廖家骅编著《红旗滚滚过山来(大别山革命历史民歌集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安徽民歌集成”的执行主编崔琳还从集成中精选出一些民歌,并结集出版了数本安徽民歌的曲集。其中,《安徽民歌集萃》(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年)中还增加了扫码试听,实现了视听一体,有助于安徽民歌的数字化推广与大众传播。

此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为民歌配上钢琴伴奏的谱集。如曹玉萍、苗淼主编《声乐教材钢琴伴奏·安徽民歌精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苗淼、孙来法编著《安徽民歌的演唱与钢琴伴奏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年)等。这一尝试,对于安徽民歌在专业院校的教材化与舞台化实践,也是不无裨益之举。

从20世纪50年代的深入田野采集整理民歌、内部发行油印出版物,到70年代末开始为编写《安徽民歌集成》所做大量资料搜集等前期工作;从为响应国家非遗保护的号召各地市(县)先后编辑出版当地民歌曲集,到近年来实现的网络化、数字化手段对民歌进行传播。安徽民歌资料搜集整理的发展历程,也无不都体现、对应着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所取得成就的伟大历程。

二、研究篇

如果以2004年“集成”的出版暨国家非遗方针颁布为界,此前的安徽民歌工作开展主要以曲集资料的搜集整理为主。那么,有关安徽民歌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始于新世纪之后的这一节点。

相关成果中,专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事于安徽各地区(主要是陆续成功申报并纳入非遗名录的歌种)民歌的研究论著,基本涉及了大多数地市的民歌种类。另一类则是以安徽音乐为整体的论著,其中有部分章节涉及安徽民歌(详见后文分述)。

围绕安徽民歌的学术论文则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偏于宏观研究的文论中,主要有总论概述性和围绕着安徽民歌的色彩区、调式等总体特征研究的文论。其次,中观研究论文是以某地区、或某一歌种为对象;还有一些论文则属于以某个歌系、或某单首民歌为研究对象的个案微观层面。

(一)总体特征研究

1.总体概述

有关安徽民歌总体概述性文论以崔琳、杨春分别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与《安徽文艺志》所撰写的“安徽民歌概述”两篇最具代表性,对安徽民歌的历史、题材、体裁、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此类概述性阐述在其它相关著述的部分章节亦有体现。如施文楠、施咏合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安徽音乐志野获编》的第四章“民间歌曲”、黄敏学《乐舞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的第十三章“繁花似锦——安徽民间歌曲”、田可文的《安徽音乐文化的历史阐释》(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二章“种类繁多的安徽民间歌曲”中都为专门针对安徽民歌的整体性概述。

2.色彩区

按照20世纪70年代末杨匡民的九大风格划分法,安徽民歌被划入华东色彩区。苗晶、乔建中在《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将皖北划入了江淮民歌近似色彩区,皖南(东部)划入了江浙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

作为放置全国大区视域下色彩区的笼统划分,并未涉及进一步对安徽内部民歌色彩区的细分。在此背景下,安徽的民歌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色彩划分的探索。

1979年,安徽学者杨春在芜湖,中国音协召开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工作交流会上,较早提出将安徽民歌划分为皖南、皖西、淮北、江淮、皖东五个色彩区。其后,他还从方言区出发,提出阜宿、肥芜、铜太、潜怀和歙祁五大色彩区的理论。[1](P9)稍显遗憾的是,作为同一时期写作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的“安徽民歌概述”部分中对色彩区划分则并未涉及。

涉及安徽民歌色彩区划分的论文还有王义彬的《试从“慢赶牛”、“五更调”看安徽民歌的地域性分布》(《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该文将安徽民歌分为皖南低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江淮地区和皖西南一隅四个色彩区。王安潮在《安徽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研究》(《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将安徽民歌分为皖北色彩区、大别山色彩区和皖南色彩区。

相对于湖北、福建等民歌研究较为先行的省份,安徽民歌的色彩区划分研究还有待更多具有实证性、细化的理论支撑。

3.其他

除色彩区相关研究外,还有一些从整体概述层面涉足安徽民歌的历史、方言、音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如涉及民歌历史的文章有王安潮《安徽音乐史导论》(《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民歌与方言关系的有孟庆惠撰写的“安徽方言与安徽民歌”(《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音调结构方面的有张婉侠《安徽民歌中的“偏音”以及其它色彩音存在形式分析》(《滁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陈晓《安徽民歌中的“三度创腔”》(《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涉及安徽民歌衬词衬腔的有王成瑞《民间歌曲的衬词和衬腔》(《音乐研究》1982年2期),文化传承方面的有荣蓉《安徽民歌的审美特征与文化传承》(《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和《新时代背景下安徽民歌传承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等。

(二)分地区民歌研究

随着新世纪后安徽诸民歌歌种陆续成功申报并纳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名录,也相应开始集中地出现了一大批围绕安徽各地区民歌研究的论著与论文。下文结合民歌色彩区和非遗名录,从江淮民歌、皖西大别山民歌、皖南民歌三个大区进行分述(皖北民歌的研究较为薄弱,难以独立成章)。

1.江淮民歌

江淮地区的民歌为典型的过渡、混合型色彩区。其中以先后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五河、凤阳、巢湖民歌最具代表性,且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丰厚。

(1)五河民歌

五河(今属蚌埠市)地处淮北平原和皖中丘陵交界处,属淮河中游下段。因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同时受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的浸润,体现了多元的交融性。因而五河民歌既有淮北的侉腔侉调、豪迈粗犷,又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过渡融合性特征。

①总体音乐形态研究

作为五河民歌的典型特征,其“过渡、融合性”也是诸多文论关注的焦点。余亚飞《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中国音乐》2019年第4期)以传统音乐结构学腔音列理论对五河民歌进行剖析,探寻其“南北融合”结构基因生成原因;朱家席《五河民歌过渡性的时空特征辨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与王敬《五河民歌中的外来音乐元素研究》(《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则分别从历史及外来音乐影响的视角,阐释五河民歌南北过渡性特征。

此外,王敬《五河民歌旋律与方言》(《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8期)和王喆《五河民歌的腔词关系》(《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等文章还探讨了五河民歌的腔词关系、歌词修辞、衬词特点。

②单曲《摘石榴》研究

小调《摘石榴》作为五河民歌,乃至安徽民歌中在全国流传最广的优秀作品之一。20世纪80年代经蚌埠市文工团歌唱家马留柱和曹新云演唱,并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后红遍大江南北。朱逢博、吴琼、魏金栋、阎维文、张也等众多歌唱家都曾演(翻)唱过。

王焰安《<摘石榴>百年发展史简论》(《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陈亮《论<摘石榴>的民歌特性及发展现状》(《西昌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张永芳、王敬《论五河民歌<摘石榴>的审美特征》(《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等文章分别从民歌的形成、传播、历史和发展现状等方面围绕围绕《摘石榴》进行了研究。

此外,鉴于石榴母题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蕴,以及同类与“石榴”民俗文化相关的民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也都有流传。施咏《相约南园——母题学视域下的五河民歌<摘石榴>分析》(《音乐与表演》2021年第4期)一文即从“母题学”及“同宗民歌”的视域,分别从“采摘母题”民歌的起源及种类;“石榴母题”的民俗背景与叙事类型;“摘石榴”母题民歌的表现内容、句式类型及其同宗传播,探讨了与《摘石榴》表现题材(即借助相关采摘劳动场景,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逗趣、恋爱、邀约幽会的主题)相关的若干母题的关联。

(2)凤阳民歌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民歌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凤阳歌特指宫调式及商调式凤阳民歌各一曲(以20世纪初分别由周璇、黎莉莉演唱的《凤阳花鼓》与电影《大路》插曲的《新凤阳歌》为代表);而广义的凤阳歌则指产生于本地,后因当地人躲避战乱,以及淮河水灾泛滥而逃荒卖艺传播全国,包括其他曲调在内的凤阳民歌。凤阳歌对诸多的戏曲、说唱、器乐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个较为典型的传播现象。

有关凤阳歌的著述主要有夏玉润编《千年沧桑凤阳歌》(珠海出版社2005年),夏玉润主编、《凤阳花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凤阳花鼓全书·词曲卷》(黄山书社2016年)。而在外文专著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姚锦新的《花鼓歌及其他中国歌曲》(1943年由美国纽约The John Day Company出版),作为一本中国民歌曲集,第一部分“花鼓歌”的文字介绍中,作者根据地方志详细地介绍了凤阳近300年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然灾害与凤阳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坚毅性格及其与花鼓的关系,成为凤阳民歌流播海外的宝贵资料。

①凤阳歌系传播研究

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传播学理论为音乐学研究所借鉴,以及冯光钰“同宗民歌”概念的提出,学界也随之将此理论运用于对凤阳歌系的研究之中,而使得凤阳歌的传播流变研究亦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学术热点。

1990年12月,在凤阳歌的故乡——安徽省凤阳县举行了“凤阳歌全国学术研讨会”,全国的专家学者云集凤阳,就凤阳歌的起源形成、概念界定、传播流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会后,杨春从与会人员所提交的论文中辑选了22篇以《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为名,交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其中,冯光钰的《从凤阳歌看“同宗民歌”的传播流变》(同时刊载于《音乐研究》1991年第2期)一文以“同宗民歌”理论下,探讨了凤阳歌的传播流变情况,以及与当地戏曲、说唱、民歌交融的情形。围绕凤阳歌传播议题的文章还有时白林《凤阳歌凤阳花鼓与戏曲》、施文楠《凤阳歌在戏曲中的流变》、原作哲《凤阳歌在山西的流变》、郭学东《山东曲艺中的凤阳歌》、陈道庭《凤阳歌在山东琴书中的应用和发展》等。此外,文集中收录的夏雨润《凤阳歌初考》、张仲樵《凤阳歌的缘起及胞波》等文章还涉及凤阳歌起源、概念界定等。作为一本凤阳歌研究的相关成果的集合,该论文集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将凤阳歌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凤阳歌系仍为学界持续关注。如许国红就此专题发表《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交响》2001年第2期)、《凤阳歌系研究》(《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凤阳歌的历史渊源初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等系列论文。探讨了凤阳歌跨地域、跨体裁的演变情况,并对凤阳歌名、歌词、曲调进行溯源,还阐述了凤阳歌与凤阳花鼓的关系。

此外,涉及到凤阳歌传播流变较具代表性的成果还有谢昭新《凤阳民歌的源流演化及其文化艺术价值》(《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王义彬《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吴凡《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邵彬《从<凤阳歌>的发展看俗曲向说唱、戏曲之流变》(《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等。

②单曲《凤阳花鼓》及其创作研究

作为一种载歌载舞、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凤阳花鼓”也被诸多作曲家作为重要的元素运用在创作中。影响较大者有瞿维的钢琴曲《花鼓》、刘北茂的二胡曲《小花鼓》、[美]弗里茨·克莱斯勒创作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等。

其中,以围绕瞿维《花鼓》的创作研究成果居多。在数十篇文章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吉提《踏雪寻梅第一程——作曲家瞿维创作析谈》(《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左霞《钢琴上的“花鼓”——钢琴曲“花鼓”诞生50周年》(《钢琴艺术》1996年第5期)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分析等角度对其展开探析。

而关于克莱斯勒小提琴曲《中国花鼓》的相关研究,目前最早的文论是罗传开在《音乐爱好者》1983年第3期上撰写的《<中国花鼓>漫议》。其后,樊海伦《克莱斯勒和他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析<中国花鼓>中的中国元素及艺术价值》(《音乐创作》2012年第7期)中对其中的中国元素及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此外,还有多篇硕士学位论文从小提琴演奏的角度对该曲进行了技术分析。

③单曲《王三姐赶集》及其创作研究

在众多凤阳民歌中,《王三姐赶集》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成为仅次于《凤阳花鼓》传播全国的凤阳民歌之一。它还曾被改编为二胡曲、独唱曲、合唱曲等多种其他艺术形式,其中以1961年曾加庆以其为主题音调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赶集》影响较大,1963年蒋巽风演奏此曲获得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一等奖。

关于民歌《王三姐赶集》的研究,分别有周熙婷的《论凤阳民歌的非遗特质和保护传承——以<王三姐赶集>为例》(《滁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和《中国经典民歌<王三姐赶集>考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施咏在《双鼓飞舞——<王三姐赶集>音乐分析》(《音乐生活》2018年第12期)一文中,除了对民歌进行了分析外,还在“创作传播”部分就二胡曲《赶集》对原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等方面的改编创作进行了阐释。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二胡曲《赶集》的研究,除了施文中以一定的篇幅涉及,还有《华乐大典·二胡卷·乐曲篇(上)》中由作曲家本人写的创作札记,以及蒋巽风写的演奏札记。此外,目前尚未有专文出现。

(3)巢湖民歌

巢湖位于安徽中部、襟江连湖,江淮之间。巢湖民歌体裁丰富、题材多样。其音域不宽(通常为八、九度),旋律平稳,多为三音列级进或环绕的四度进行,走向以下行居多,富有特色。1958年,吕骥、贺绿汀、周巍峙、李焕之等著名作曲家曾汇集于巢县采风并以其为素材运用于创作。

巢湖民歌相关专著有蔡善康先后于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巢湖民歌风韵情》(2013年)和《让乡音告诉你——巢湖民歌散论》(2016年)、申育林著《巢歌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①总体形态特征研究

学生自然想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推导方法不能通过类比得到,需要用错位相减法推导公式.将和式乘以公比并向右错一位,这时除首、尾两项外,各项对应相等,相减后,得(1-q)Sn=1-qn.然后,讨论q与1的关系,即得到求和公式,教师再解读公式运用的注意点.

围绕巢湖民歌音乐形态的论文论有申育林《巢湖民歌调式特点及调式中倾徵倾羽现象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李晓婷、李小舒《巢湖民歌中的数字解读——“时序体”与“数序体”巢湖民歌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李晓婷《巢湖民间小曲考述:渊源、形态与传播特征》(《合肥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等,分别从体裁、调式、歌词等方面进行研究。

此外,申育林《巢湖民歌的历史解读》(《安徽史学》2013年第6期)与张涛的硕士学位论文《巢湖民歌的民俗学研究》(安徽大学2018年)探讨了巢湖民歌的历史与民俗背景。

②巢湖秧歌研究

巢湖水域丰富,是稻米产区,水乡秧歌的传唱由来已久,秧歌是当地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插秧、薅草等)所唱歌曲的统称,也是巢湖民歌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其种类多样,其中以“喊秧歌”最受关注。

申育林曾先后发表《巢湖秧歌曲式结构分析》(《合肥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巢湖秧歌旋法特征分析》(《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巢湖秧歌进行分析。孟凡玉在《巢湖秧歌现状考察及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一文中对巢湖秧歌现状进行考察并提出保护策略。

皖西一般指六安,现辖三区,另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六安市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山脉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

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主峰白马尖即位于六安市霍山县境内。荆楚、中原和吴越文化三者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区位,使其民歌资源极其丰富,尤以“慢赶牛”“挣颈红”等山歌最具特色。同时,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地区还产生了大量宣传革命斗争的红色民歌。

大别山民歌的相关研究目前可见专著有赵敏的《皖西民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版),其它为期刊论文的形式呈现。

(1)皖西、大别山民歌总体形态研究

郭德华《大别山民歌的不对称句式结构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论大别山民歌的“五态”》(《当代音乐》2016年第4期)以及喻林、赵敏等人所撰文章分别从结构形态、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大别山民歌进行了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大别山地处皖豫鄂三省交界,而使得在一些相关音乐文化区的民间音乐研究中①也会涉及整个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案例分析。

此外,王安潮《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陈有才《从大别山民歌看民歌与民俗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等文章分别从地域特质、历史社会功能等方面对大别山民歌的文化特征进行阐述。

(2)大别山山歌

皖西大别山民歌中,尤以山歌最具特色。相关成果主要围绕平腔山歌“慢赶牛”与高腔山歌“挣颈红”展开。

如王义彬的《试从“慢赶牛”、“五更调”分析安徽民歌的地域性分布》(《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一文即是以“慢赶牛”为例来对安徽民歌色彩区进行区划。而王韵《安徽山歌“慢赶牛”浅析》(《民族音乐》2009年第1期),以及陆伟《“慢赶牛”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4期)等文章中,则是专事于“慢赶牛”的音乐形态分析。

“挣颈红”的研究文献,除了廖家骅《山花烂漫——大别山山歌巡礼》(《音乐爱好者》1983年第3期)、杨春《撩姐只要真山歌——挣颈红》(《歌曲》1995年3期)、崔琳《听山歌“慢赶牛”“挣颈红”——走进大别山》(《广播歌选》2010年第4期)三篇介绍性的文论中对其有所涉及。此外,沈炳毅、朱扬的《论皖西大别山高腔山歌“挣颈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沈炳毅、梁文昌的《挣红脖颈为何歌——大别山高腔山歌“挣颈红”管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等文章也分别对“挣颈红”的历史、产生的缘由及音乐形态进行了阐释。

(3)大别山革命歌曲研究

作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重要的根据地,大别山地区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歌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领域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这一方面目前可见较早的文献是廖家骅于20世纪70年代写作的《红旗滚滚过山来——介绍大别山革命历史民歌》《漫谈红军时期的大别山民歌》《大别山民歌唱红军》等四篇文章(收录于《红旗滚滚过山来:大别山革命历史民歌集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其立足于实地调查采访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与可信度。

此外,潘传柏在《浅谈大别山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民歌》(《中国音乐学(季刊)》1996年增刊)与郭德华在《大别山红色民歌形成要素探析》(《当代音乐》2016年第4期)等文章中也对大别山区红色民歌的形成因素、表现内容、曲调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4)单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研究

在大别山区众多革命历史歌曲中,《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影响最大的一首。曾伴随红军长征的脚步播撒传唱全国各地,1964年入选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后,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围绕《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研究多聚焦于其产生与传播。较具代表性的有廖家骅《关于革命历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产生和流传》,[2](P255-261)该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论证了这首民歌产生于大别山归属地的问题。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一文则在此基础上,从该曲的改编者、归属地以及与《八段锦》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探讨,进一步夯实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归属于大别山区鄂豫皖苏区的观点。

(5)桐城歌

桐城位于安徽中部偏西南(非严格意义上的皖西,因地处皖西南,本文权将其列入皖西板块之中),享有“文都”盛誉,是“桐城派”的起源地,也孕育了以“桐城歌”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学(歌谣)。有关桐城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曹松的《曹梦征诗集》,在明代冯梦龙的《山歌》中也收有24首“桐城时兴歌”。

桐城歌研究的相关著述有张志鸿、沈佳鸣、郭骊主编《吴楚遗韵·桐城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3年),张志鸿、郭骊、朱怀江主编《桐城歌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年)等。

鉴于桐城歌的古代俗文学学科属性,因而围绕桐城歌的研究成果(学者)以历史学研究居多,文学次之,音乐学研究最少。音乐学学科角度的相关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桐城歌的总体形态研究

王安潮《桐城歌历史形态研究》(《交响》2016年第1期)中分析桐城歌在其历史发展中既遵从整体性文化历史文化态势,又在本体素材的运用中挖掘语言、声调、节拍、韵律之长,由此形成形态上的个性特色。音乐形态的成果以徐慧俊的《桐城歌音乐特征探析》(《长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与王安潮的《桐城歌音乐形态研究》(《艺术百家》2016年第4期)较具代表性。

②桐城歌与黄梅戏

桐城地处黄梅戏之重地安庆,桐城歌与黄梅戏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联。许桂枝《桐城歌与黄梅戏》(《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2期)、查宗和《解说桐城歌》(《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2期)等文论围绕该专题展开。

3.皖南民歌

皖南,为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1949年5月皖南行署,下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四个专区和芜湖市。明清以来,皖南徽州腔和青阳腔(徽剧与目连戏)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皖南民歌亦是这一鱼米之乡、人文渊蔽之地的文化产物。

(1)当涂民歌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南)长江两岸民歌的总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已有当涂民歌的相关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北宋时期,长期生活在当涂的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

关于当涂民歌研究的专著有王红艳的《当涂民歌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2011年),张程刚、张韵《当涂民歌传承与创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两部。

有关当涂民歌历史研究的文章有王红艳《论安徽当涂民歌的三次兴盛期》(《音乐天地》2010年第4期)、汤家骏《安徽当涂民歌中国历史人文价值承载及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等。

围绕音乐形态研究的论文以王安潮《安徽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研究》(《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一文较具代表性,该文从旋律线条、调式特性及其逻辑关系、对称性结构原则、调中心游移的色彩转换等方面对当涂民歌音乐形态进行解析,以为其发展和改编提供思路。

(2)繁昌民歌

繁昌位于皖江南岸,地处“吴头楚尾”,繁昌民歌亦属“吴歌”,历史悠久。明代繁昌知县宋棠留有“九月将临衣未授,千家砧杵动吴歌”的诗句,可见当时繁昌民歌的兴盛。

目前专事繁昌民歌的研究以张雪丽的三篇文章较具代表,其中《历史文化变迁下的繁昌民歌特征探微》(《人民音乐》2013年第12期)探究了繁昌民歌地域分布、语言、音乐风格等特征;《繁昌“角调式”耘田歌特有现象的文化透视》(《人民音乐》2013年第4期)一文则聚焦于“耘田歌”(秧歌)角调式的独特性,并分析其成因为繁昌“圩区”特定地域与“皖南宣州吴语”语言文化孕育所致。

(3)铜陵民歌

铜陵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之畔,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有关铜陵民歌的研究多集中在牛歌,作为典型的皖南民歌,铜陵牛歌以逗趣、猜谜为主,属民间童歌“对歌”类。因其较高的艺术价值,1957年被著名作曲家时乐濛赞誉为“汉民族人民的天才创造”[3](P52)。

陈昌文、盛霞《安徽铜陵牛歌的艺术特征研究》(《中国音乐》2013年第4期)论述了铜陵牛歌产生的背景与社会影响,及其音乐特征、歌词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此外,盛霞等发表《汉民族人民的天才创造——铜陵牛歌》(《铜陵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铜陵牛歌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等文章,对铜陵牛歌产生、发掘与传播以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4)贵池民歌

贵池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隶属于池州市。贵池民歌又称罗城民歌,唐朝诗人李白游秋浦(今贵池)时所作《秋浦歌》中就有“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的诗句。此外,贵池民歌对当地的戏曲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关贵池民歌音乐特征的文章有王韵《池州罗城民歌音乐特征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池州罗城民歌曲调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刘自圣《池州罗城民歌音乐特征及演唱特色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等。

尤值一提的是,在与贵池民歌相关联的成果中,还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围绕着贵池民歌与青阳腔(目连戏)、傩戏唱腔之间关系的文章,其中以孟凡玉的《两腔三调:荡里姚傩仪式音乐唱腔的原生分类概念及其文化内涵解析》(《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贵池傩仪式音乐研究三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从贵池傩戏唱腔<姑嫂行路>和<月子弯弯照九州>看民歌的传播与变迁》(《音乐艺术》2009年第3期)、《假面真情——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7年),以及周显宝的《论青阳腔的人文背景、历史地位及美学价值(上、中、下)》(《音乐艺术》1997年第3-4期、1998年第1期连载)、《皖南傩戏、目连戏及其青阳腔与仪式的原生形态》(《音乐研究》2004年第2期)等系列专题论文都对贵池民歌与相关戏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全国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5)徽州民歌

古徽州历史悠久,起源于隋末的徽州民歌还联袂着徽商、徽学、徽画、徽医等徽文化因素,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徽州民歌的研究专著有史一丰《徽州民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主要从徽州民歌田野调查及其音乐特征、音乐形态及其音声功能、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中期徽州民歌还被徽剧、青阳腔等地方戏曲吸收,并随着行遍全国的徽商而传播。从徽州民谣(民歌)中可以认识徽州人的生活价值观,而具有特别的文化认识功能与历史价值。因而,徽州民歌相关的成果中以“徽学”的视角观照者甚众。如逯慧硕士学位论文《徽州歌谣研究》(安徽大学2012年)、汪淑婷硕士学位论文《徽州民歌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安徽大学2018年)、田雅丽《徽文化视角下的徽州民歌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等都是从徽州的历史、宗族、徽商、社会文化功能及其在徽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释。

此外,孟庆惠《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陈捷、史一丰《皖南徽州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等文章则是从语言音乐学、音韵学的角度对徽州民歌与当地方言的关系进行探讨。

三、评述篇

通过前文对安徽民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可见,经过70余年来以安徽本土的民歌研究者为主体,以及外省(皖籍)乃至全国的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辛勤耕耘。时至今天,无论在研究成果(著作及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研究人员的构成规模上,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安徽民歌研究中所取得的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若干的问题与不足,在某些方面显现了不甚平衡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成果产出年代、年度分布趋势不均衡。

安徽民歌研究现状的不均衡首先体现在研究成果产出的年代(年度)的分布上。

迄止2021年3月,在中国知网以“全文”包含“安徽民歌”进行检索,在近900篇不同程度涉及安徽民歌的文章中,90%都集中在新世纪之后。此前每年的论文数都为个位数,从2001年起进入两位数后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安徽民歌研究相关专题性专著的出现也是始于2000年之后。

这一现象主要还是受到新世纪后全国非遗方针政策的推行之力,以及传统音乐研究中向“区域音乐”的学术热点转移所致。这一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学界研究热点、研究方法的变化,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相对于新世纪前民歌资料搜集整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早期安徽民歌理论研究基础的相对薄弱。

其二,成果涉及地区、歌种不均衡。

相对于安徽民歌的地域分布而言,其研究成果涉及的领域也体现为不均衡的态势。

首先,从大色彩区层面来看,相关成果依次都集中在江淮、皖西大别山与皖南地区,而有关淮北(皖北)民歌研究的成果数量则极少,以至本文对该部分的综述难以成章而略之。其次,就色彩区内的歌种而言,成果多集中在类似凤阳歌这一唱遍神州大地的音乐传播的典型个案等歌种上,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而对大别山、徽州、贵池等民歌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尚存较大的空间。

再次,就歌种内部的关注度也存有分布不均的现象,如大别山山歌中,相关成果都蜂拥集中在“慢赶牛”与“挣颈红”这两个歌种,而对同样韵味浓郁、各具风格,其艺术价值丝毫不在前两者之下的凄楚悲凉的“寒音山歌”、轻快优美的“快板山歌”、委婉抒情的“西路山歌”等其他的大别山山歌,则尚未见文论出现。关于秧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巢湖秧歌之“喊秧歌”,而对皖东、皖南的丫头调、风摆柳、刘姐姐、海棠花等其他的种类则几无关注。此外,对于如皖中地区外出沿门乞讨时即兴咏唱,所谓“望风采柳”的门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还被称为“唱新闻”“锣鼓书”)等富有特色的风俗歌曲,也关注不够。

其三,成果质量优劣不均衡。

虽然不乏在凤阳民歌、五河民歌等歌种的研究中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成果,但就整体而言,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地区的民歌研究,安徽民歌的研究还是偏于薄弱。多数成果发表期刊的级别不高,蜂拥于对非遗项目的关注,相当比例的成果都集中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话题”②,且多停留于政策性呼吁,内容流于空洞,而导致其学术性欠缺(这一现象在全国范围内的民歌研究也都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虽然不少论文都冠以从诸如音乐地理学、音乐人类学、民俗学、语言音乐学等学科下对某(地)民歌之研究,但在文中实质性深入运用该学科方法者却较少,论述尚显单薄,而多有贴“学科标签”之嫌。

面对上述安徽民歌研究中三点不均衡的现象,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深入反思,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进,以冀对安徽民歌理论研究的提高有所裨益。

其一,增强研究的学术含量,深挖安徽民歌资源。

对于民歌音乐本体形态分析,应在音调结构、色彩区划、同宗传播、曲体结构、衬词衬腔、腔词关系等方面给予纵深研究。科学借鉴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方法,加强田野调查,以扎实深入的田野工作为基础,以避免流于笼统的口号式保护研究。

其二,拓展研究思路,加强民间音乐共生性研究。

民间音乐诸分支之间有着互融共生的关系,除立足于安徽民歌本身的研究,还应拓展研究思路。如鉴于安徽为戏曲大省,而可以多关注安徽民歌与戏曲曲艺的关系,以开拓高学术含量的选题领域,取得更高水平的成果。如徽州民歌与徽剧之间的关系,贵池民歌与青阳腔、傩戏之间的关系,桐城歌与黄梅戏之间的关系。并可以进一步关注安徽民歌与周边地区民歌之间,如河南、江苏等周边省份淮河流域民歌、大别山民歌、吴歌之间的传播关联。

其三,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安徽民歌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鉴于目前安徽民歌研究仍处较为分散的态势,各地市(歌种)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合作,未成体系。所喜近年以安徽师大音乐学院与安徽艺术学院两所院校为龙头分别筹划召开了安徽地方音乐相关的学术论坛。并邀请周青青、刘勇、田可文等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以拓展省内民歌研究者的学术视野。③

此外,还可将自2018年开始每年召开一届的“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持续常态化,发挥现有“安徽民歌研究会”的学会作用,定期举办以安徽地方音乐、安徽民歌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以此平台的搭建,更有效地联合安徽省内的研究人员与省外(皖籍),乃至全国其他的相关专家学者构成安徽民歌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在积极的学术交流中,互通有无,以共同的合力提高安徽民歌的研究水平。

结 语

新中国70年以来,安徽民歌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最初的总体概述性文论到遍及全省范围内大多数地区的诸歌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果不但丰富了安徽民歌自身的研究,还促进了作为中国音乐中地处吴头楚尾的江淮大地的区域音乐的发展,也为周边地区的民歌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在安徽民歌的世界里,记载着江淮儿女“身背花鼓走四方、淮河两岸情谊长、巢湖碧波泛轻舟、大别山下抒胸怀、皖南稻香飘千里”④的万千生活画卷,从古至今的历史沧桑。因水平、资料以及篇幅所限,本文中所涉及的前人相关成果难免会挂一漏万。冀本文中所回顾总结之得失,能对进一步更好地研究、继承安徽民歌的宝贵遗产有所启发,亦是达到了本文撰写的初衷。

①如李敬民的《论音乐文化的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年第2期,《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1999年第2期等河南境内的大别山、淮河民歌系列论文。

②鉴于有关民歌非遗保护传承类的文章虽数量众多,但大多偏于笼统。故本综述中对此类文章选择较少提及,略过。

③在安徽民歌界,这一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979年7月,就曾聘请上海音乐学院民歌专家江明惇在舒城县龙河口进行民歌专题讲学,以培训音乐干部记录整理研究民歌的素质水平。

④见施咏《可爱的安徽——安徽地方音乐名曲赏析》前五章的标题目录,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1]杨春.安徽民歌概述[A].乐海涛声[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廖家骅.红旗滚滚过山来:大别山革命历史民歌集萃[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方明光.铜陵牛歌:泥土里的珍珠[J].江淮,2008(5).

J607

A

1003-1499-(2021)01-0019-10

施咏(1971~),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03-20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凤阳大别山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走进红色大别山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编制探索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旧凤阳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