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意义探讨

2021-11-18 03:55张默魏莹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张默 魏莹娟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新课标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内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正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根据现有的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对基础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存在的不足的分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引言:在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教育部就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整体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有着极大的作用,其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为了解决当下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心理素质无法跟上教学要求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就凸显出了其现实意义,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现阶段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析

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我们可以看到让学生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承受挫折、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一些存在心理困扰或者是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加温暖的关怀和帮助,要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尽快摆脱障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展开了积极的实践工作,并将这些目标落实到了实际的心理教学中去,在课程设计时将其细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小目标:

(一)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考虑到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独身子女,其在家中习惯的那一套与人相处的模式放到班级里、放到校园中有时候会让学生感到不适应,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会和人交流,久而久之这些困惑和压力就在内心堆积,造成了心理障碍。目前常见的中小学心理问题多是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題。前者表现明显但是分数较少,后者多是隐性的潜藏在学生的长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多留意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积极的引导。

(二)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能量

就像 IQ会影响人的智力表现,EQ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潜能发挥,且EQ并不是先天就决定的,其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它会作用在人的性格基调上,影响着人对自身能力的判断从而间接影响人生的轨迹。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情商课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中小学生都将面临其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青春期。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对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教育,帮助其克服缺点,鼓起勇气面对身心上的变化,客观接受自己,悦纳自己,顺利度过每个青少年都将面临的剧变时期。

二、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的意义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学科教育,有着可以直观检测的考试,且课程的开展形式较之于传统的文化学科也更加丰富,不管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还是活动内容的设计,又或者是活动方案的选择和能力的要求,都有着极高的灵活性。为例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的功效,我们首相要明确活动目标以及内容综合性的重要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该活动是否能够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起到提高作用,要思考该活动目标时候能够对青少年的潜能激发起到刺激作用,要预想该活动目标能否真正做到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维护。其次在进行内容编排时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质,它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构成的,它所涉及到的心理和生理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活动设计中综合应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再次,不仅是内容设计时的综合考虑,在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注重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常是整合了行为训练法、自我陈述法、讨论法等进行的。最后,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多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这就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感悟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做出了考验。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中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在愉快的心境下感悟成长。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活动的“动”的特点去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借此释放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压力,使其能够感受到自由从而促进身心的发展。并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游戏环节,更加能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现阶段中小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措施讨论

(一)提高心理健康课程在教育大纲中的地位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光靠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可以满足的,必须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正式的学科教育并设定一定的考核标准,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堂去拉近学生和心理老师间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和老师校园生活中的比重,增强其时空占有度,给予健康教育充分重视才能收获预期的心理教育成果。

(二)提高心理健康课程和其它课程间的互动性

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诸如社会类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其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些领域内名人的成长经历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心理品质的宝贵教学媒介。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通过融入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在心里教育课上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超; 常若松.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育科学.2020(06)

[2]邓林园; 熊玥悦; 张玉; 周秀艳; 王工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制约因素及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04)

作者简介:

【1】张默,女,汉族,1982.6,籍贯: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宝鸡教育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宝鸡市金台区大庆路29号,721004,【2】魏莹娟,女,汉族,1979.7,籍贯:陕西省扶风县,宝鸡教育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本科,二级,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