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21-11-18 08:53贺仲明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学者文体

贺仲明

本期“前沿观察”发表黄万华研究香港和澳门文学历史的文章。文章有非常扎实的资料考证,视野也很开阔。这也是该栏目第一篇将观察视野投向大陆之外文学的文章。确实,“前沿”不应局限于国内文学,也应该包括海外乃至世界文学。

“思想圆桌”讨论的是散文文体问题——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诗歌文体,之后还会有计划地对其他体裁的文体文体展开讨论。栏目由著名前辈学者孙绍振领衔,著名散文学者兼作家王兆胜和两位优秀女学者吕若涵、陈亚丽加盟。四位都是长期致力于散文研究的教授、研究员,相信能够带给我们很好的思想启示。

“粤港澳文学瞻巡”中,本期重读的经典作家是著名散文作家秦牧。陈剑晖是专注散文的知名学者,由他来剖析秦牧散文,自然是最合适的。文章的分析也确实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知人论世的研究特点。

这一版块还刊登了著名学者严家炎对香港作家潘耀明著作的评论文章。严先生年近九旬,还有如此精当的评论,诚为学界之幸。此外,叶君对王十月的评论也非常全面客观。

本期“青年作家小辑”的评论对象是北京作家石一枫。三位评论者岳雯、徐刚、相宜与石一枫基本上属于同代人,甚至更年轻,但都已经在批评界崭露头角,几篇文章都写得非常出彩。

“作家作品评论”版块的作者都是国内的著名评论家。孟繁华对作家作品的剖析以細致精当著称,本篇也不例外;朱寿桐对《惊潮》的评论角度很具新意,结论也发人深省;吴义勤的文章则是一如既往地充满智慧和灵气,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学功底。

还值得特别指出王鹏程对余华《文城》的批评文章。我们刊物一直非常欢迎敢于直面问题的文学批评,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得当,无论观点是平和还是尖锐都一视同仁。文学批评本来就应该有多种风格,不能都是一团和气。

“作家语录”刊登的是胡学文和张欣两位作家的创作谈。胡学文前不久创作了长篇小说《有生》,在文学界有很好反响,这篇创作谈非常真切,可以透视到作家的某些创作思想。张欣的小说一直关注城市女性,这篇创作谈展示了她对这一问题的独到思考。

本期“广东文学蓝皮书(2020)”是对广东年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评述。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学者文体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另类文体巧谋篇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程门立雪
大学者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