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一、 在实践中融合生活化元素,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一定知识作为支撑,而对于学生来说最具象化,也最可靠的支撑物便是生活化的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元素以及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数学活动效率。
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过程中,课堂上先初步感知1吨。
师:1吨有多重呢?老师准备了1桶重10千克的水,请几位同学上来拎一拎,感受下这桶水的重量,说说感受。
生:非常重。
师:10千克的水就这么重了,如果让你拎2桶,3桶……10桶水,你们还能拎得动吗?
生:更加拎不动了。
师:10桶水是多少千克?那20桶呢,30桶呢……100桶呢?
生: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 000千克。
师:100桶水重1 000千克,也就是1吨。
接下来老师强化对1吨的认识。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每组,分别是一桶5千克的油,一袋10千克的大米,1捆20千克的书,请学生按照顺序拎一拎,感受下物体的质量。
生1:我可以很轻松地拎起5千克油, 200桶油重1吨,我感觉1吨的物体特别重。(课件出示200桶油,直观感受)
生2:我们组的材料是10千克的大米,拎起来很吃力,拎起来后站都站不稳,100袋的大米重1吨,我觉得1吨物体特别重。(课件出示100袋大米)
生3:我们组的材料是1捆20千克的书,将它拎起来感觉很重,50捆书重1吨,我感觉1吨的物体很重。
如果仅仅抽象地描述1吨的重量,学生是法体验和感悟。课堂上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化、可感知的物体与之联系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去感悟“吨”,具有更加直观且灵活的认知。
二、 在实践中深入探索,搭建活跃思维的桥梁
数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源于实践操作和对比,以及对活动内容所创造出的新的现象,而老师则需要在数学活动的设计上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師: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1:我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邻边。
生2:我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猜想是否成立?我们需要进行验证。我们先来验证第一种猜想。请同学们仔细看(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底边×邻边”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变了。
师:那第一种猜想的结论怎么样?
生:不成立。
师:如何验证第二种猜想?接下入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成立。
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自己验证的过程?
生: (边操作边说)沿平行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剪下的部分拼在右边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
师:新拼出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没有变,即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说得真好,通过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真了不起!
这种方式在引导学生利用实践与分析来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了实践是获得结果最可靠的方式,从而对数学活动的探索更加深入,认知更加全面。
三、 在实践中深刻感知,发展思维能力
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分析,提高其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若干个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摆出几种不同长方体,完成表格数据。(略)刚才很多小组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了方便观察,老师把这些数据记录了下来。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有发现吗?
生1:每行个数×行数×层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2: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是的,只要把每行的个数×行数,再×层数,就是小正方体的总个数,这里每行摆的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摆的行数相当于长方体的宽,摆的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
生(齐):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从而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贯穿生本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