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陶行知教育思想集东西方之大成,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又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是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道德发展的重要平台。美术课堂上,教师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指导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快乐成长。
一、 生活教育,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利用生活化的背景进行美术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受性,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让学生能发现生活之美,增长学生的生活情趣。
《走进春天》一课教学时,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分为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留住春天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学习。首先,在上课之初,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表述完成后,教师道:“如果让你们用颜色来形容,这些场景与意象都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基于刚才表述的色彩进行绘画作品的构思,将美丽的春天留在画纸上。如此设计,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回忆与思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增强了其对生活中艺术的感受性,提升了学生的美学修养。
二、 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以生活为教育,以社会为学校”。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树立创造教育的理念,尊重儿童的初始想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便于想象创造的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让其可以大胆表现自身的想法。
《“五谷”作画》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谷物,并组织学生进行简单色彩的搭配,通过动手实践,获得制作工艺画的技能与乐趣。教师在课前先组织学生回家搜集、了解种子,并在上课之初,为学生提供汇报展示的平台。学生汇报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种子可以怎么粘?如何能让它们更牢固呢?”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方法分享。接着,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方式,选择主题,以手中的种子为素材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对其大胆配色与塑形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自信,实现创造教育的落地。
三、 实践教育,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
陶行知先生认为应“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进行《设计文化衫》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主题文化衫设计的实践。让学生生围绕自己的班级文化,进行班服的设计与绘制,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选出大家最满意的作品,制成班服。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同类型的参考,讲解一些设计时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性知识的提升,促进“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学生在快乐的實践中获得了技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