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年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因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朗读;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读”,而情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情感朗读教学前,可以先给学生们进行范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以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
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在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时,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一方式。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朗读目标缺失。教师也没有注重研究各种读法的作用,学生朗读时随心所欲,往往会出现该朗读时却默读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绪,该默读时却朗读而不能思考,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朗读课文,不能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意韵。此外,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对其他学生的朗读指导。有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优生的带领下,完成了所谓的“美读”,但更多的学生都是处于机械地模仿中,一点也没有朗读的个性,反而产生厌烦情绪,并没有加强朗读教学。
(二)没有营造朗读的情感意境
朗读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清楚地规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程序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但他们的情感流露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来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必须扎扎实实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使他们有了内心的体验、表情达意的感知,才能展现朗读的精彩。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感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把握朗读语调,掌握文章的节奏
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标点等掌握文章的大致节奏,不同的标点在不同的句子里面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要让学生掌握标点的使用技巧以及朗读技巧,这样在进行朗读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在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时,我会先给学生们讲解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一共有三个作用,分别是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句子的性质。每一个标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下面同桌之间进行合作,一起来朗读一下这篇文章,一定要注意的两点是:人物性格和标点符号。”接下来我会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到学生之间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如何把握文章的节奏。
(二)理解文章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般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都是作者记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或是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而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通过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时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要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字里行间所传递地情感,只要学生理解文章的意蕴,就能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就可以充分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会在上课之前准备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的图片以及历史资料,然后准备周恩来总理的照片和有关他的生平。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旧中国就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旧中国积贫积弱,军阀混战,民不潦生。各种势力不断被外国操纵,到处都是租界,国家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为了使中国不再受人侮辱,为了中华民族能够立足于世界舞台,不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当时的周总理只有十二岁,当魏校长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他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周总理小时候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呢?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才能让十二岁的周总理说出这样的话呢?下面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通过我的讲解以及刚刚播放的短片,可以更容易地帮助学生把握本文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进行朗读时脑海中会有相关画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背后所传递出的那种精神力量,一定程度上还会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加强情感朗读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朗读学习十分重要。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评价时,要特别注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特点。要允许学生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此外,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比如: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当然,在评价时,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中肯评价,更倾向于正面评价,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朗读,让学生敞开心灵,读出自信,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朗读教学,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积累与反思,在注重朗读的有效性指导时,还应充分摆正朗读的地位,明确每一次朗读的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使朗读在教学中永远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赵晓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2-83.
[2]张福友.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朗讀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42-43.
[3]王丽梅张立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