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 张勇
1 安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2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肝胆科,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小儿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的婴幼儿,每年2~6月高发,少数HFMD患儿可发展为重症,继而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对HFMD患儿常给予对症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患儿康复。于元波[1]报道,中药外洗可减轻HFMD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患儿预后。为探讨中药外洗辅助治疗HFMD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05例患儿进行了干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10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2]中HFMD的标准,经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确诊;(2)根据《中医儿科学》[3]中医辨证标准,患儿为脾肺湿热型,主症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等出现疱疹;次症为咳嗽、恶心呕吐等;舌脉象为舌质红、苔黄腻,脉数;(3)年龄1~7岁;(4)患儿家属均签署干预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荨麻疹、带状疱疹等患儿;(2)血液系统疾病患儿;(3)精神异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男28例、女24例;年龄1~7岁,平均(4.05±2.02)岁;入院时体温36.2~40.2℃,平均(38.16±1.03)℃;病程1~6 d,平均(3.60±2.11)d。观察组患儿男31例、女22例;年龄1~7岁,平均(4.10±2.05)岁;入院时体温36.2~40.2℃,平均(38.23±1.01)℃;病程1~6 d,平均(3.55±2.04)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时体温、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如给予患儿开喉剑喷雾剂(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清水沐浴,26 min/次,1次/d;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甘露消毒丹外洗。甘露消毒丹方药组成:滑石、薏苡仁各25 g,黄芩、绵茵陈各20 g,藿香、败酱草各16 g,石菖蒲、通草、薄荷各9 g。上述中药加水煎煮至2 000 mL,冷却至40℃左右,于上午9~11点给患儿进行药浴,26 min/次,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1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积分 干预前、干预1周末,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疱疹、恶心呕吐、腹泻等进行评分,每项中医证候记0~6分,患儿评分越低表示其症状越轻。
1.3.2 炎症因子 干预前、干预1周末,分别采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罗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WBC)计数;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试剂盒[柏定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3.3 血清免疫球蛋白 干预前、干预1周末,分别采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2 600 r/min离心13 min,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试剂盒(北京世纪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疱疹、恶心呕吐、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末,两组患儿的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疱疹、恶心呕吐、腹泻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n,x±s)
续表1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WBC计数、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末,两组患儿的WBC计数、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n,x±s)
2.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末,两组患儿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g/L,n,x±s)
小儿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儿一般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以及掌根部出现红色的小丘疹或疱疹。目前,临床上对HFMD患儿一般给予解热、抗病毒、抗炎,以及以清水沐浴改善患儿皮肤疱疹、溃疡症状等对症治疗。研究结果[1,5]显示,中药外洗辅助治疗可提高HFMD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为探讨中药外洗辅助治疗HFMD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将HFMD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水沐浴,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甘露消毒丹外洗。结果显示,干预1周后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口腔溃疡、皮肤疱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外洗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HFMD患儿的临床症状。中医将HFMD归属为“疫毒”“瘟疫”等范畴,认为是由于疫毒侵袭患儿脾肺,小儿体内湿热,外邪湿热相互搏结,致使经络不通,最终导致皮肤疱疹、口腔溃疡等的发生。中药甘露消毒丹中,滑石清热利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黄芩清热燥湿,绵茵陈清热利湿;藿香化湿止呕,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石菖蒲理气活血祛痰,通草清热利尿,薄荷清热疏肝、利咽透疹,全方共奏清热和中之功[6]。
HFMD患儿的WBC计数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hs-CRP是机体在炎症刺激下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用于评估患者炎症反应的严重情况。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中IgA、IgG、IgM是机体免疫的重要抗体,其水平高低与患儿的病情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周末,观察组患儿的WBC计数、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甘露消毒丹辅助治疗能有效减轻HFMD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显著提高其免疫功能。方中败酱草对柯萨奇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拮抗机体致炎因子的释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薄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黄芩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