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2021-11-16 23:12陈俊雄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陈俊雄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化,教育部提出了培育小學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探究,旨在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一、让学生有问题思考,为他们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

启发性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提问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情境,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积极独立地思考,探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启发性提问的目的不在于答案,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寻找答案。一堂课涉及的知识较多,要问的问题不少,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相“矛盾”,随即产生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兴趣。这时教师恰到好处地提问,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矛盾”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新知识。

二、教学生合理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环节时才打开教材。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要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图意要求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三、让学生从感知入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数学课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课上,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教师应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表现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体形象的成分起主要作用,抽象能力较弱。用感性材料进行直观教学,能帮助他们独立思考,并可增强其空间观念,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活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自身思维,克服思维中的惰性,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张绪林.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 新课程,2021(26):207.

[2]陈兰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 读写算,2021(11):75-7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