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冥想正念评分

王 霞

(丹东市第三医院 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0)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类型,又称抑郁障碍,患者有情绪低落以及自卑等情绪表现,病情严重患者有自杀倾向。现阶段,抑郁症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疾病发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结果,例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抑郁症患者大脑内部负性认知状况明显,患者倾向于信赖、选择负性信息,患病期间患者生理、心理变化明显,初期阶段就有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加重,睡眠障碍越发明显,并加重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1]。目前,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是考虑病情发展与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需给予患者有效引导,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临床工作中发现,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96例抑郁症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分析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对其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抑郁症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04±5.01)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中学23例,大专以上23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2~56岁,平均(38.32±5.09)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中学18例,大专以上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分类》中抑郁症诊断标准。②治疗时间>1个月。③意识清晰、沟通正常。④患者家属知悉本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缺陷患者。②颅脑创伤患者。④严重外伤患者。③拒绝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即用药护理、安全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有效沟通与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

1.3.2 观察组 实施不同时间段的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具体如下。①第1周:和抑郁症患者沟通中向其灌输正念冥想训练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正念冥想内容、方法、注意事项。②第2周:指导抑郁症患者放松体位、深呼吸,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于舒适环境下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医疗人员以话语引导抑郁症患者冥想,想象置身于水流潺潺、鸟语花香的森林中。③第3周:指导抑郁症患者进行味觉、听觉、嗅觉以及视觉、触觉正念冥想训练,例如味觉上冥想日常喜欢的食物,听觉上冥想喜欢的音乐,嗅觉上冥想最爱的食物味道,视觉上冥想喜欢的景色,触觉上冥想喜欢的触感,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强烈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以及价值,鼓励患者宣泄情绪,以欢愉的状态面对疾病与康复治疗过程。④第4~6周:以上基础上进行训练内容巩固、集中训练,每次30 min,2次/周,根据抑郁症患者的进步予以其鼓励,将正念冥想训练用于生活中,以正念冥想接受疾病、接受自己、适应环境、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SDS评分评价护理前后抑郁状况,20个项目,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超过72分,采用SAS评分评价护理前后焦虑状况,20个项目,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超过69分[3]。②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认知状况、希望水平:采用MCQ-30评分评价护理前后认知状况,共30个项目,分值越高,患者元认知偏差越高、病情越差[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价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从睡眠质量以及入睡时间等方面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4]。采用Herth希望量表评价患者希望水平,包含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希望水平越好[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DS、SAS、PSQI、MCQ-30、Herth希望量表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情绪改善明显,且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MCQ-30、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状况、希望水平改善状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组间护理前各项指标评分接近P>0.05,组间护理后比较护理前情绪改善,且观察组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MCQ-30、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MCQ-30、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精神科中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患者有明显心境低落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有悲观厌世、自杀行为表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以及自杀、自残率较高特点。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需予以患者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脑部特定区域脑神经结构以及功能明显有别于常人,增加认知功能损害风险,且有明显的负面认知偏向[6],所以,基于疾病的特殊性,治疗工作与心理状态干预工作同样重要。而常规护理侧重的是对疾病本身的护理,并未考虑患者的个体状况和护理需求,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尤其是抑郁症这一类精神疾病[7-8]。临床工作中发现,正念冥想训练源于东方佛教禅,是心理治疗方式,通过指导患者冥想训练,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自我负面情绪,在了解患者负性情绪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患者的潜在正面情绪,帮助患者认识和接受自身状况,从而更佳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加速患者康复[9-10]。正念冥想训练用于抑郁症患者临床工作中,通过予以患者第1周灌输正念冥想训练知识,第2周指导放松体位以及深呼吸,第3周指导患者味觉、听觉、嗅觉以及视觉、触觉正念冥想训练,第4~6周巩固训练内容,可以帮助患者强烈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以欢愉状态面对疾病,接受疾病,适应自身环境,从而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13]。分析可能原因可能是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将抑郁症患者与外界、现实生活暂时隔离,加深患者自我察觉,帮助患者纠正抑郁情感与认知歪曲,改善患者负面思维图式,提高患者认知控制水平[14]。本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症患者MCQ-30、SAS、SDS、PSQI、Herth希望量表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王春霞[16]研究结果接近,由此说明,正念冥想护理训练满足抑郁症患者护理需求,在改善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昝婷睿[15]研究指出,正念冥想训练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是有效的干预方法。

综上所述,抑郁症具有较高患病率,患者心理负担较重,进而形成病情恶性循环。基于抑郁症疾病的特殊性,予以患者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配合正念冥想护理训练可以减轻其情绪加工强化特征、端正疾病认知,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希望水平,进而建立患者康复信心,加速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冥想正念评分
花朵的冥想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蓝的冥想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我给爸爸评分
《冥想》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