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监测联合体位指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急反应的影响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恶心体温胆囊

周 琪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江西 丰城 33114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技术成熟的微创手术方法,能有效切除病灶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1]。但是术中体温过低的发生率约为65%,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凝血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也是引起患者术后寒战、切口感染、躁动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手术顺利开展[2]。同时手术中为充分显露胆囊床,患者采取反曲式位,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不利于患者恢复[3]。因此进行体温监测和保温工作、体位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对象,探讨体温监测联合体位指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7.49±5.77)岁;病程1~28周,平均病程(14.39±3.63)周。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6.97±5.86)岁;病程1~29周,平均病程(14.08±3.23)周。排除麻醉药物禁忌证;伴有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疾病;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体温监测和保温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将温度监测器与心电监护仪连接,于鼻咽部放置温度探头,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及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详细记录不同手术时刻体温指数。②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在24 ℃,湿度控制在45%左右;使用充气保温毯铺在手术床上,并用保温毯盖注患者的下肢。③静脉输入前先对溶液进行加温,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手术开始后采用输液加温仪保持溶液的温度与体温一致,手术中使用的腹腔冲洗液要需要进行加温处理,保持冲洗液的温度为37 ℃。④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用38~40 ℃的温水进行足浴,每日1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体位治疗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吸氧、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对照组术后带枕平卧,观察组术后取半卧位,保持上身抬高与床成45°。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10 mg甲氧氯普胺静脉注射。术后12 h下床活动,次日进流食,指导患者术后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PONV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症状(PONV)分为I级[4]:无呕吐、恶心症状;Ⅱ级:出现轻微的恶心,无呕吐;Ⅲ级:出现明显恶心呕吐症状,腹部出现不适;Ⅳ级: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胃内容物吐出。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ONV比较 观察组PONVI级、Ⅱ级、Ⅲ级、Ⅳ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PONV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心肌缺血、手术部位出血法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出现低温现象,常见的因素包括手术的环境、手术时间长、输入的溶液温度低、术中出血量多等。患者出现低温现象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伤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术后伤口出血量、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造成药物代谢的延时,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5]。因此手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给予保温措施,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使用的人工气腹会使患者腹内压会升高,对肠胃脏器及神经丛造成压力,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术中使用的CO2气腹和术后残留的CO2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使患者的颅内压升高,脑血管发生扩张,血流量增加,引起恶心呕吐症状[6]。此外,手术中CO2气腹及术后残余CO2会直接对胃肠器官造成压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这也是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主要原因[7-8]。本研究中,给予患者麻醉后,将体温监测仪与心电监护仪连接,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术前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预先将静脉输入溶液和冲洗液进行加温,使用保温毯和保温垫,术后用温水足浴等保温措施,降低手术期出现的低温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在体温监测基础上联合体位指导,指导患者半卧位,缓解患者疼痛,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降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PONVI级、Ⅱ级、Ⅲ级、Ⅳ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体温监测联合体位指导会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恶心呕吐症状会使患者的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及老年患者非常危险,甚至引起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并发症;恶心呕吐时剧烈的腹肌和膈肌运动会牵拉手术伤口,增加患者疼痛,引起胆囊切除部位出血诱发并发症;恶心呕吐症状还增加患者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影响手术治疗效果[9-10]。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尤为重要,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半卧位体位降低了腹部肌肉张力,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应激反应;半卧位会使腹内脏器位置下降,降低腹内脏器对心、肺脏器的压力,增加胸腔容量,有利于气道通畅,改善呼吸状况;另外心排量增加利于残留的CO2排除,提高体内氧含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体位指导可降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能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恢复。综上所述,体温监测联合体位指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同时降低手术期并发生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恶心体温胆囊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题出的太恶心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