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丽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腰硬联合麻醉主要是将腰麻和硬膜外技术进行联合应用,可以延长麻醉时间、控制药物用量以及具有起效快、手术镇痛效果好的优势[1],故而可以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布比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而罗哌卡则为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能够降低药物作用对患者心血管和中枢神经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下腹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120例患者进行麻醉使用效果讨论。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特性以及安全性。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科室检查,开展下腹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120例患者进行麻醉使用效果的讨论。其中男56例,女64例,患者年龄在24~70岁,平均年龄(42.60±3.50)岁。体质量在40~100 kg,平均体质量(56.90±4.80)kg。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对于严重肝肾疾病、脊柱侧弯或者药物过敏的患者进行了剔除,患者对麻醉方式表示知情,可以配合各项医护工作的开展。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躺在手术台上,观察好心率、血压指标,建立静脉通路。随后选择腰椎L2~3或者L3~4进行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开展需要行硬膜外穿刺并进入到硬膜外腔,在实施腰麻针经过硬膜外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从腰麻针注入麻醉药物[2]。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其为0.75%布比卡因2 mL+葡萄糖注射液1 mL,根据血压和心率等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如果患者心率低于每分钟55次,可以注射阿托品0.3~0.5 mg,必要时面罩吸氧[3]。观察组则为罗哌卡因,即1%罗哌卡因2 mL+葡萄糖注射液1 mL。在手术中注意常规的鼻导管吸氧,以及血压控制,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
1.3 评价标准 本次试验需要进行麻醉前后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心率指标,并通过改良Bromage评估法评定观察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效果与恢复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问题并展开改善治疗。在痛觉测试上,采用7号针记录患者镇痛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在运动阻滞测试上,以无运动阻滞作为0级,1级为不能抬起下肢,2级为无法完成屈膝,3级为不能屈膝踝[4]。在麻醉效果上可以分为麻醉失败和麻醉产生了轻微的牵拉痛、以及牵拉反应严重,关注腹肌的放松情况和镇痛效果。最后,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在心率、SpO2、MAP的指标上做好不同时间点的分析,更好地对比麻醉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4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麻醉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过程中,以SPSS25.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对比中,首先对两种方案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试验中,针对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达到Bromage所需时间等方面采用计量统计,在不良反应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质量与效果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为(3.82±2.51)min,对照组为(3.52±1.86)min,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T10节段镇痛时间上为(146.24±1.74)min,对照组则为(114.58±1.63)min,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上,观察组为(271.36±1.52)min,短于对照组的(224.36±1.29)min,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上,观察组为(73.60±7.60)s,对照组为(62.30±3.90)s,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上观察组为(223.24±1.52)s,对照组为(158.63±1.89)s,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改良Bromage评估法的总评分上,观察组为(1.65±0.54)分,对照组为(1.95±0.5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达到Bromage所需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min,)
表1 两组患者达到Bromage所需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min,)
2.2 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呕吐、恶心、低血压和头痛等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后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0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 7%(7/6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 在HR、SpO2、MAP的指标上,麻醉前和首次注入麻醉药后,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是在给药后5 min和给药后10 min则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起效快而定优势,可以促使患肌肉放松,组织效果好,并可以延长麻醉时间,方便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与经腹盆腔手术可达到较好手术预备效果。通过对蛛网膜下隙的阻滞机制,可充分阻滞腰骶神经、运动神经、感觉。但在麻醉中通常需要多次注入药物,以满足较长时间的手术需求,在麻醉后由于镇痛效果相对差,患者术后体验感差,有低血压诱发的概率。临床结合腰-硬联合麻醉的上述优缺点,通过对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的谨慎选择利用,尽可能的保留快速脊麻、肌松的优势,利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调节麻醉平面,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按需使用中保障长时间手术的局部麻醉剂量,且为术后镇痛打下了基础。从化学结构上进行对比,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目前市面上的罗哌卡因脂溶性普遍小于布比卡因,同时罗哌卡因的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布比卡因,针对于Ad和C神经纤维的阻滞具有广泛性的优势,临床在罗哌卡因的剂量选择上,应结合应用科室与手术形式而区分,常规罗哌卡因的浓度应在0.5%~1.0%之间,麻醉安全保障下,要求2 0 m L 溶液血浆浓度在0.43~1.95 mg/mL之间,罗哌卡因应用在产科麻醉中,溶液浓度通常为0.5%,起效时间在5 min后,感觉阻滞时间相对较长。由于布比卡因价格更加低廉,在推广上更为便捷,在美国较为推崇布比卡因这种性价比更高的药物,结合麻醉毒性与患者经济水平,可在我国的临床按需选择药物。布比卡因相较于罗哌卡因心脏毒性高出许多,在实际的麻醉中,低浓度的布比卡因缓慢泵入,毒性的影响细微,若在高浓度的阻滞需求下,临床应用0.75%罗哌卡因的安全性与效果就明显优于0.5%的布比卡因。整体总结,若在低浓度麻醉中,应用布比卡因性价比高且通过合理的泵注形式可减轻毒性,若在高浓度的高危手术中,还是以罗哌卡因作为麻醉药物更有安全保障,故此美国在高危手术下,应用罗哌卡因的概率相对偏高。在我国部分的医院医疗麻醉体系不完全,麻醉专业医师较少,为提升麻醉的安全系数,更倾向于罗哌卡因的应用。
结合历史研究发现,从麻醉中药物对心脏以及神经的毒性影响分析,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二者在腰-硬联合麻醉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基于药理学视角,利多卡因等短效局部麻醉药物需要重复增加剂量实现镇痛效果,一旦超出安全标线,不良反应也自然会增加,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利多卡因剂量的应用于起效之间的平衡性容易打破,因此认为利多卡因在长时间手术中应用镇痛效果并不理想。罗哌卡因在麻醉应用中应控制血药浓度,一旦超出标准值,可能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常用剂量的罗哌卡因基本可忽视神经不良反应。对于疾病危重或者抵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在麻醉之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酌情调整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的剂量,存在严重肝脏代谢疾病的患者,应避开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在重复给药中应较初次给药减少剂量,若患者在罗哌卡因麻醉期间同时接受其他局部麻醉治疗或者酰胺药物治疗,则应关注毒性的相互作用,避免多药物毒性累积。腰-硬联合麻醉无论是应用罗哌卡因还是利多卡因,均应注意体位摆放,腰-硬联合麻醉应关注药物作用下的穿刺效果,帮助患者呈现出后背弯曲状态以便于进针,麻醉期间可与患者短时间沟通,联合药物与患者依从心理,患者应保持姿势不随意活动,避免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局部麻醉药直接导入可能掺杂玻璃碎屑,应减少麻醉药液包装步骤,通过专业麻醉护士打开装有麻醉药物的安剖后,合理抽吸减少麻醉药物与空气的相融时间,过滤掉落碎屑,使得麻醉药物具有清洁度。注入罗哌卡因或者利多卡因后应注意回抽,避免药物意外注入血管、蛛网膜下腔,产生不良刺激,腰硬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或利多卡因的应用虽然看似简单,但各个环节都应小心谨慎,从药物的抽取应用、到剂量方法的选择,到局部麻醉药过滤器的应用等,都应在专业操作下完成。
布比卡因作为长效酰胺类麻醉药物,可以发挥不错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系统的不良反应,产生心动过缓或者手术中的低血压,或者抑制呼吸[5]。而罗哌卡因则属于新型酰胺类麻醉药物,其溶质性为混悬异构体混合物布比卡因的1/2,从而降低了毒性反应,麻醉效果也较为良,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用药推广开展。
通过本次试验探究,从感觉阻滞情况上看,罗哌卡因的时间相对较慢,但是差异不是很大。且从维持时间上看长于布比卡因。从运动阻滞情况上看,两种麻醉药物则有显著差异,罗哌卡因可以更好地维持机体活性,患者的机体循环更加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在手术后镇痛时间段,运动恢复情况好,能够防止由于长期不能活动而导致并发症以及情绪上的不安。与此同时,在麻醉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小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更低,这也是麻醉使用安全性的反馈。在总结中,认为在开展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罗哌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其有着明确的麻醉效果,具有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运动神经组织低,可以促使患者的下肢保持一定的张力,这对静脉回流具有帮助[6]。此外,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小,这也促使麻醉后患者的循环系统比较稳定[7],故而,不失为常用且有效的麻醉方案。
随着相关研究的跟进,罗哌卡因的用药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证实[8]。即在相关研究中,其具有安全保证,并可以降低心脏毒性,其发展应用空间大。即罗哌卡因是布比卡因的左旋异构体[9],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低,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还有学者指出,当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高浓度时,其可以抑制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跨膜转运,而如果在相同浓度下,布比卡因的毒性是较高的[10]。
综上所述,采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上更为安全、起效速度快,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便捷和保障,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早日恢复,是有效地局部麻醉用药,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