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飞
(厦门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9)
近几年来,在教育竞争激烈的考试浪潮中,所谓的教育“内卷”向家长和学生渗透,学生不仅要完成课内作业,课后还要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各种线上课,明明身心疲惫,却不敢停下来,因为生怕被考试淘汰,被社会淘汰。曾经在课堂上调查过,一个50人的班级有40个学生有课外辅导班,一半以上同学有4 门以上的辅导班课程。学生心里其实害怕周末,害怕放寒暑假。对于还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来说,这种压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家长来说,周末不是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而是奔波于接送孩子去补习班,对于孩子的评价标准仅仅限于孩子的成绩与名次,同样也有极大的焦虑心理。社会在类似种种压力下也出现很多人不愿意生多孩的现象,在这些背景下,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双减”政策在出台了,目的为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双减”后,学生课外辅导时间少了,作业减少了,又不降低教学质量,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增效。本文就对初中生物学的几个教学环节如何高效实施模式提出一些看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科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当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目前使用的2011 版本的课程标准,2021 版本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很快会出台,这个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老师要认真研读,要在认同课程的基本的理念的前提下,研究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能明确课堂课程目标。针对即将出台的新的课程标准,教研组要带领老师有机会有步骤地进行认真研讨学习。没有认真学习的情况下就走进课堂是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学习,学生要得到获得生物学基本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每个老师要明确课程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但也要有较大的灵活性,才能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因材施教才能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课程标准是依据,它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上课过程中,需要老师教师针对每一节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去细化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2]。
生物课程是一门探究的课程,涵盖学生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内容,既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生物课程的教学资源是相对其他学科比较丰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奇心还比较大,逻辑思维还不够强的情况下,生物学教师切记不要把生物课上成“我讲你听”的模式,应该积极思考,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寻找适合学生适合本课堂的教学手段。教育资源包含了各种教育素材,视频,模型,标本等等,但是每一节课是有所区别的,教师要认真甄别,明确每个教育资源利用的方法以及目的,达到有的放矢。杜绝让课堂成为教育资源的简单堆砌。
今天新的“双减”令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课堂不仅要“有效”,还有要“高效”,教师要做好如何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高效”是在有效的基础上不仅达到了“有效”还要提高了“效率”,“高效”的第二个结果是缩短了时间,减少了重复机械性的工作,减轻了课后复习的压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由学习需要转化而来,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从“我讲你听”,“到我们一起学”的转变,要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喜欢怎样的生物学课堂?”从亦师亦友的角色入手,创设带着问题一起探究的学习课堂。因此,教师可以从寻找有趣切合课堂的例子创设情境,
在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多种多样,不同学科不同课时选择的教学策略也不一,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去研读课本,认真设计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一节课可以多种策略,但不管如何选择,都应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以下是几种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对于生物学的课堂来说,这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学科,但同时还有很多基础知识需要掌握,所以不能单一的选择某种教学策略,每一种都有它的优缺点,例如由于生物课堂上大多数教学活动是采用实物演示或实例说明,这种多样化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但是有些方法费时有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也是考验老师的内力的。
无论哪一种课堂策略的实施,都要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零散知识的堆积犹如学生看各种杂志一样,不成系统,难于实现思维的迁移。好的教学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忽视课前的设计。
作业设计可以分为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两个模块,课堂练习应该与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学习完一个知识模块就要又相应的题目作为效果的反馈,也是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现在文件明确作业总量全面初一初二初三每一个时间时长不超过就90 分钟。而对于初一生物学科来说,课后作业因为总作业时长的限制,周一到周五不要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但初二年的同学可以有两次短时间的作业。课后作业设计也是为增强课堂效果服务,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作业设计要覆盖课标要点,同时要重点突出,避免偏题错题,题目还要具有代表性,灵活性,创新性,多样性,应该要统筹安排,标注完成时间,减量不减质。形式氛围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
2.作业设计要有层次之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具体措施按照基础、拓展、提升三个层次,对作业进行分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外作业要求,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作业多以基础性的练习为主,力争达到学业质量合格的水平,对学习成绩居中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学生,适当增加提高性的练习,设置跳一跳能够够得到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基础比较好,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作业的开放性拓展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更高一些,鼓励学生探究
3.加强作业反馈,完善单元设计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具体措施作业批改,坚持4个“必须”。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批改的作业必须反馈,错题必须订正,错题必须有跟进练习作业。不可以让学生批改,不可以要求家长批改。教师要及时回收全批全改分析反馈作业,才采用集体讲评或者个别讲评的形式,加强作业反馈的有效性,强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杜绝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互改等形式,不得用使用侮辱嘲讽简单化的形式反馈作业。同时还要落实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3]。目前在单元教学的前提下,作业的单元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单元设计对大概念教学起着建构、深化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4]。可以从主题,体例,题量,难度等方面做好每个单元的作业设计。
总而言之,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生减负了,教师的担子其实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在不增加课时并减少作业的情况下,教师要利用现有的课堂,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研究,从备课、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到能在课上解决的绝不留课后,要做好作业反馈工作,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切实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只要每个老师每个学科共同努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人民的教育就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