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韩佳雯
特殊儿童也是完整的个体,他们同样渴望老师的表扬、同伴的交往。只要教师能换个角度看特殊儿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了解、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给他们提供相等的机会,他们同样也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他们也愿意不断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第一,走进特殊儿童的世界。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地观察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告诉我们他的需求是什么。这就好比我们观察一盆植物,植物本身并未讲话,却能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孩子所做的一切举动都是在给我们发出讯息。这些讯息告诉我们他需要什么,而且这些讯息来自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
第二,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教师大都接触过特殊教育的知识,也知道存在这一类特殊儿童,当教师遇到特殊儿童时,需要观察其行为。例如,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我观察到一名幼儿的思维和行为相对于其他40 名幼儿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刚入园时,这个叫璟璟的小朋友嘴里一直反复说着:回家、回家……我们反复安慰他,用别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都没有明显效果。到了午睡时,他嘴里开始发出大分贝的声音,吵得其他小朋友都无法入睡;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比较分散,喜欢东张西望。
第一,学会尊重幼儿的想法。教师要想整个班级的幼儿都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事先了解和尊重幼儿的想法很有必要。幼儿教师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多从幼儿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做正确的示范,发挥行为育人的功能。
第二,与幼儿等位沟通。个别教师用命令式的语气和幼儿说话,真正给予幼儿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并不多。其实,教师不恰当的言语和举动,都会让孩子在心里渐渐设起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教师更要把握好度,只有与幼儿进行等位的沟通,幼儿才会愿意听、愿意说、愿意做。
第三,用心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我一直相信,每个幼儿身上都有闪光点,只不过有的幼儿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通过观察,我发现璟璟的记忆力特别好,有一节课,我请小朋友上来表演节目,我看到璟璟看别的小朋友表演时,眼神能够盯着他们看,就请璟璟也上来试一试。我提出让璟璟随便唱一首自己比较熟的歌曲,他并没有回答我,我就帮他选了一首相对简单的歌曲,璟璟竟然一字不差地唱了出来。接着,我又选了一首难的歌曲,他也唱了出来,而且音调都特别准。这让我不禁思考,原来璟璟能够默默地将音乐记在心里,可想而知,他在这方面有天赋,而且对唱歌感兴趣。之后,我常常会与璟璟聊天,有时他只会回答几个字,表达肯定或否定,但我会尽量地给他补充。和他聊天时,我能够从他的眼神里看到流露的单纯和欣喜,我想,他此刻是快乐的。我鼓励其他小朋友和璟璟一起玩,慢慢接触他,学会主动关爱他,让这种关爱变成一种习惯。教师与伙伴的理解和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现在璟璟的身边有很多向他靠近的人,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展现,变得爱动、开朗、快乐,找到了自我,和其他小朋友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第一,营造一个舒适的精神环境。对特殊儿童来说,一个舒适的精神环境非常重要,他们需要适应这个集体和生活。精神环境又称心理环境,它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一切对人产生影响的人、事、物。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给予友好的同伴交往。在集体生活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伙伴,开展自选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知识、本领,显示自己的能力,部分特殊儿童在这里面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幼儿能感觉到这类儿童与他们的不同,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些幼儿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他老是不画画,只是在那边讲话?”“老师,他喝水的时候又插队了。”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就会有部分幼儿疏远他,不和他一起玩游戏。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处理特殊儿童和同伴之间的交往问题,无须刻意用语言指导,而是通过一些集体活动进行引导。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主动交往、合作。在分工合作活动中,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如果存在一些特殊儿童不太擅长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从旁协助指导,慢慢地,幼儿就能够体验交往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特殊儿童的行为得到同伴的肯定、欣赏之后,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