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群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因工作、学习等压力导致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心理咨询中的帮助策略和方法,为心理受困者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咨询;基本原则;沟通技巧
说到心理咨询,有些人会避如蛇蝎,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有些人对这个专业名词理解不透,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更多的人对于心理咨询仍然存在许多的误区。如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经过简单的心理咨询可以解决所有的烦恼,他们还存在诸多顾虑,害怕心理咨询师看透隐藏在其内心的心思,担心泄露自己的秘密。通常来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大多是因为失恋、失业、疾病和婚姻失败等陷入痛苦不堪和焦虑不安状态的人。还有些是处于人生的转折时刻的人。例如即将走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为了使自己重新获得良好的状态,他们也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其实心里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其核心要素是人际关系:通过良好关系的人际关系来达到帮助来访者的目的,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走出困境。所以,在心里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这种良好的帮助关系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咨询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活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承受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这样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接受心理疏导是很正常的一个过程,不要有心理负担。而作为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1)保密原则。这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咨询人员或辅导者对来访者或学生的所有资料予以保密;要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要在大庭广众中谈论和公开他们的资料和信息,如姓名、单位和住址。2)实事求事原则。咨询人员或辅导者在咨询或辅导过程中要以客观、中立的立场评价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不能对他们随意进行批评和指责。3)主体性原则。咨询中咨询者要逐步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再进一步提出建议,并使来访者转化为自己的行为。4)教育原则。要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鼓励其树立积极向上、努力拼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原则都是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础,是咨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用共情、尊重和真诚架设沟通的桥梁
由于心理咨询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心理咨询者的角色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说过: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人员的态度和知识技术起着主导关键作用。而罗杰斯则认为心理咨詢基本条件是:1)共情。共情就是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共情最重要的特点是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出发,亲身体验他的内心世界,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还要用准确的言语表达他的内心体验。2)尊重。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观点,他认为要以接纳、关注、呵护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即要尊重来访者的一切、包括现状、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和人格尊严等。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因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务必尊重来访者,必须为他们保密,尊重他们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建立起绝对信任的关系,咨询工作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育工作中“亲其师,信其道”也说明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刚才所提咨询中重要的保密原则。3)真诚。关于真诚的含义,我想借用孟子的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咨询者在辅导过程中要真诚地对待来访者,不允许有丝毫的虚伪、狡诈和算计,要做到“将心比心”和“以心换心”,不仅要给来访者一种安全感,还要给来访者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发自肺腑、自然流露的真诚能起到感染和暗示作用,来访者也会如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坦露自己的心声。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的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包容的人生态度。若要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真诚。那就是以平等、诚实、宽厚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或学生,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帮助关系,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三、把握沟通技巧,善用言语和肢体语言技术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成功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要靠的是专业技术,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说明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心理咨询的沟通技术有言语沟通技术和非言语沟通的技术。言语沟通技术又包括同理、提问、鼓励、释义、情感反应和概述。同理即理解意识、感受到来访者或学生现在或过去的感情、想法和体验行为,而又以客观明确的方式充分传达出该情感、想法和体验的行为。例如老师要尽快让学生表达他们的理解,准确说明他们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地自我暴露。在提问时应注意来访者的年龄特征,如是一位孩子应尽量用爱心和真挚的童心去取得他们的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传递的介质。语言对人的感受和情绪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与来访者的谈话中,要多提问题,少加评论;要多启发,少说教;要多鼓励,少指责。通过提问清楚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对来访者谈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的可以重复,或是使用某些词语,如“嗯,好的”、“原来是这样啊”、“后来呢”。或配合肢体语言以点头、注视等表情来鼓励来访者进一步讲下去,可以引导来访者的谈话向某一个方向的纵深部位进行,使咨询者迅速抓住来访者问题的重心。在面对小学生时,我们在鼓励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要适合儿童,拉近彼此的距离,必要时可以抚摸他们的头,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用两种表达尊重的语言,如“增进”及“赞赏”。“增进”就是对对方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进行表扬,直接表示对对方的欣赏之意,如“你表达得非常好”、“你很棒”等这些赞语。切忌在交谈中总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发现对方的话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咬住不放,不是直言地赞赏一个人的优点,而是更多的指责和批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会影响帮助效果。另外,肢体语言沟通的技术也很重要,特别对于涉世未深单纯的小学生,目光间的真诚交流,一个真诚的点头,一个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等,还有表示关爱、同情的手势双手向上等,都有助于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在学生面前,辅导者或教师不要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感觉,要注意双方坐立的位置和姿势,要考虑到孩子的身材比大人矮小一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注意到上述要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它由不同的步骤、阶段组成,在各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整个过程都需要咨询者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共情的态度、沟通的技巧来维护这种良好的帮助关系,使来访者自强自立,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就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81-87.
[2]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02).
[3]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02):4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