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芳
摘要:在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教学资源,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实施高水准、高要求的知识讲解,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引导,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知识讨论中来,全身心投入于课堂活动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培养策路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对历史事件的态度以及自身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纷繁的历史发展轨迹中,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明确历史事件的时序、位置,结合史料,通过探究寻求历史事件的真相,从而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形成辩证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提升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时刻影响着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合作探究激发历史观念素养
历史观念不仅包括历史时序观念,还包括历史地理观念,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客观认知。正确的历史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保证。历史学科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线索错综复杂,需要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思维,共同探究历史发展的时间、地点及相关过程,从而形成历史观念素养。
例如,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如可以根据问题“隋朝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这条运河是如何开凿起来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情?”设立主题“大运河的历史征程”,引导各小组去合作探究这个主题,结合多方面的文字资料、时间线索、历史事迹等,在明确历史时间段的前提下,学生能梳理出大运河开凿期间与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而在脑海中形成历史时序,明确重要事件的地点,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促进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以情境模拟促进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是历史进程中留存下来的客观资料,它能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了解时代背景。历史学科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学科,也是注化的搬进历史课堂,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情境,基于真实史料的记载,推理和论证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深刻认知历史意义,有效促进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
以《盛唐气象》课程为例,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的朝代,经济欣欣向荣、文学艺术万千,单从文字的描述亦能窥得大唐盛世的容貌。而书中的文字毕竟显得单薄,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史料证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将可视化的“大唐盛世”搬进课堂,塑造欣欣向荣的场景,同时引导学生提前搜集盛唐的相关史料,以佐证“盛唐”之说。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场景模拟表演的形式将搜集的证据资料展示给班级,以真实的史料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向班级讲述盛唐的故事。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情境模拟,不仅能感知盛唐的繁荣昌盛,更能学会寻找真实史料,从最真实的角度去感受历史、感知历史的意义。
(三)以文化赏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历史不仅体现了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还蕴藏着文化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读与赏析,学生能了解国家、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变迁,理解文化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从而深刻感知国家民族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赏析,引导學生对历史材料中蕴含的文化进行研读,分析文化的意义,增强学生认同祖国、重视亲情的精神品质。
以《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为例,教材中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为主体故事,带领学生初步感受了明朝的对外政治和文化。这只是明朝时期民族文化表现的一小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明朝文化,利用信息技术或课外书籍,探索明朝的内外政治文化、民俗文化、礼节文化等,在探索中学生能更加深入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事件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射出古人的智慧和信仰,学生在赏析文化的过程中也将被这样的智慧和信仰所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庭,促成完善的家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对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应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充分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汲取到对自身有益的知识和方法,认识到历史的科学内涵,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89-90.
[2]杨婷婷.情景教学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速[J].新课程,202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