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燕
任何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都可能让一个学科身处危机之中,让旧有的理论陷入穷途末路,此时,理论的自觉就在于要么挑战传统、推陈出新,要么在旧的基本框架内补充新内容,前者意味着哥白尼式理论革命的降临。随着当代世界的剧变,我们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社会,这一切对理论新范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旧范式里踟躇徘徊、缝缝补补已不能适应世界的巨变。于是,我们看到,一系列新的理论应运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绝非凌空出世,而是以旧理论旧范式为根基,使其蜕去旧皮,以新的、出人意料的形态再世,为当下世界带来新的本质性决断。例如,齐泽克对黑格尔、马克思、拉康理论的再解读和新发展,对黑格尔从经验性现实到概念性结构的“精神进步”的认知,由此所形成的“视差之见”的理论新洞见。又如,桌面电影,被置于新媒体与传统电影、类型乃至吸引力电影相结合的理论视域里,概念和内涵的“新”离不开传统理论的“旧”土壤。
欧陆左翼哲学关于电影的研究再一次拓宽了哲学的概念领域,其哲学洞察反过来也为电影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地。德勒兹、巴迪欧、朗西埃、阿甘本、齐泽克等人在国内产生的广泛影响,掀起的研究热潮出人意料;后人类主义通过电影来探讨人类与现代技术高度发展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境况、人的主体性问题、生命治理形式、乌托邦以及人文科学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命题,在这一新的阐释框架里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加速发展,VR影像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从技术解剖、本体探讨、叙事与美学变革延伸到语言演进、感知革命、交互体验、具身性、观众重塑、创作转型等领域,呈现出数字加速主义时代电影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从数字技术、赛博空间重思电影的感知方式、影像法则、美学观念、本体论建构及现实主义内涵,探究虚拟现实与物理现实的复杂关系,是这一领域的又一热点话题;应网生代环境与受众而生的桌面电影,将用户与桌面的互动关系搬迁到电影之中,改变了电影的解读方式与视觉形式。目前,国内关于桌面电影的研究在技术观念、观看机制、情感认知等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与之相关的监控电影、编纂电影等概念也开始走入研究视野,这些电影理论不约而同地重新思考电影与新媒介在互动过程中的媒介特征,探讨电影的边界、时间、新视觉等问题,显露出电影作为不断发展中的新媒介的艺术魅力。当然,当下的电影理论热潮远不止上述列举,如斯蒂格勒关于电影、技术与时间的思考,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等,皆不断地被学者引入对电影文本或现象的发现、发掘和探讨中。
本期这组理论文章不可能将上述理论热点一网打尽,但仍尽可能关注前沿话题,试图重新解释理论或澄清理论的晦暗之处。《电影现实中的黑洞:齐泽克论实在界》《赛博现实主义:一种新的电影思维与美学观念》《具身性重塑与VR影像的情感机制》《画框、镜子、桌面:电影理论的媒介之喻》四篇文章讨论了上述理论热点中的部分话题。总之,理论,使我们对电影的热爱深刻,并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