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用电影解读艺术

2021-11-14 15:28古光辉
电影文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库尔特伊丽莎白艺术家

古光辉

(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无主之作》根据德国仍在世的最负盛名的现代艺术家——里希特的传记改编而成。导演多纳斯马抛弃了一贯德国历史影片的拍摄手法,没有正面鞭挞希特勒的极权及对人类的迫害,而是通过描述小人物在历史中的艰难成长,以温和的手法重新结构德国历史影片。影片最明显的特点:去主观性、去作者,没有审判与问责,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改写了历史影片的构成要素,以超验性诠释电影本身。无论从电影的艺术性还是电影的思想内核来看,这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让观众在这段“无主之作”的旅程中,感受现代艺术的超验与美妙。

一、艺术:个人与群体的联结

艺术是人类最复杂、最感性、最有活力的表达。“艺术有两副面孔,生物的和社会的,前者通向个人,后者通向群体。”艺术的特性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得以表达,他们的主观创造常常带着某一时代的精神。艺术作品的背后,是可以被大众捕捉的隐晦思想。正是艺术的这一特殊性,使艺术家常在特殊时期作为被审判的对象。在电影《无主之作》中,首先被审判的是库尔特的姨妈——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个热爱艺术的姑娘,她喜欢弹琴、看画展。音乐使她的灵魂自由,绘画为压抑的生活打开一个天窗。尽管生活在精神压抑的年代,伊丽莎白仍追随艺术的脚步。在弹琴时,她渴望摆脱一切束缚,于是以裸体的方式诠释艺术的真实与自由,却被希特勒医生诊断为“青年狂热症”,继而被送去了疗养院。在其他国家、其他时代,也许伊丽莎白也会被诊断为某某病症,但是绝不至于被处死。伊丽莎白的悲剧,是因为纳粹当时实行的种族优生制度。

种族优生制度(Racial hygiene),即最强健、最聪明和有道德的人才能培育后代。在电影中,纳粹将人用蓝色和红色划分,蓝色为需要做绝育的病人,红色则是没有价值的生命。影片中,并没有真正出现红蓝二色,而是通过颜色的心理体验促使观众心灵振荡。在人类漫长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下,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比如黑色总令人窒息、恐惧。这部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反其道而行,温暖的、代表着生命力的红色在《无主之作》中被象征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代表着永恒、真理、宁静的蓝色在片中则被划定为扼杀、绝育等含义。红与蓝的艺术生命力,被黑灰色的时代环境所抑制。电影的反讽意味,通过颜色的寓意得以实现。

为生命划定颜色的医生有了“上帝”的职能。他们手中的笔便是一把剑,它有杀死他人的能力。伊丽莎白先被剥夺生育权,后又被送进毒气室结束了生命。种族优生制度通过杀害优秀的艺术工作者,间接剥夺了艺术在社会栖息的可能,艺术在人与群体间的联结被切断了,艺术的生命力本身似乎也快要被绞杀殆尽了。

在电影中,舆论不止一次地评判艺术的多样性及超前性。通过批判艺术,使群体错误理解艺术家的思想。统治者相信这种批判、这种打压现代艺术的方式,可以对民众起到教化作用。伊丽莎白带着小库尔特去参观纳粹举办的“颓废艺术”展览。其中梵高、毕加索等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被标榜为“病态”和“违反道德”的垃圾。纳粹曲解艺术,使艺术成为工具,进而达到控制公民思想、巩固政权的目的。

1951年,年轻的库尔特在民主德国的印刷厂工作,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写标语。后又因出色的绘画功底得到了在历史博物馆绘制壁画工作的机会,人们在路过的时候都会对着壁画说:工人阶级万岁。此时纳粹政权已被取缔,但统治者仍通过艺术控制人的思想及行为。主人公库尔特看似已被控制了思想,艺术作品趋于同化,实则库尔特一直在探索真正的艺术——真实表达自我,而这恰恰是姨妈伊丽莎白所追求的。

二、艺术教育:在无意识下引起人的深刻变化

伊丽莎白作为库尔特的艺术启蒙老师,她带着幼小的库尔特在展览馆里畅游,她的钢琴声陪伴他的童年。伊丽莎白告诉库尔特,所谓的反叛艺术家都凭感觉作画,所有的一切,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不必因当下大多数人的观点而去推翻这些美好、真实的艺术。姨妈的这些话,小库尔特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这些话仿佛数粒种子,撒在了库尔特的心间。

库尔特成年后,有一天,他从树杈上跳下来,冲到父亲面前对他说,他不再固执地只要做一个艺术家,万物都是有关联的,探究这种关联同创作艺术一样,他以后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从工作和生活中他也能发掘出艺术来。相比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库尔特与伊丽莎白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她却对库尔特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托尔斯泰曾在《艺术论》中提出: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艺术教育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在无意识的影响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库尔特进入东德艺术学校学习。在校园里,他和一个与姨妈同名的女孩子相恋了。因出色的绘画能力,库尔特被老师委以重任,在历史博物馆中绘制壁画。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他拒绝了,绘制壁画并不能真正表达自己,他在寻求真正表达自己的艺术形式。伊丽莎白的所思所想所做,对他的人生选择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深埋着伊丽莎白在清晨被医护人员带走的记忆。伊丽莎白几乎是被五花大绑拖进车里的。她恳求亲人,恳求医护人员,她保证再也不做出格的事。为了压制她的情绪,医生不顾她的反抗打下了镇静剂。幼小的库尔特用手去遮挡这一幕,残忍且痛苦的一幕被虚化了,痛苦的感觉却被埋藏在了心里。

1961年,库尔特进入了以先锋艺术而著称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尽管前辈们都劝告他,在这所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未来的艺术道路非常渺茫,但库尔特仍一意孤行选择了这里,他相信在这儿可以探寻真正的艺术。库尔特曾经学习的绘画知识与技巧,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完全派不上用场。这儿没有人正经绘画,所有人都在追求创意与创新。库尔特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煞费苦心地创作,随意泼溅、割破画布、纸糊铁丝网等一系列实验作品被教授评定为——没有真正表达你自己。“你要如何通过艺术找到自我”成为库尔特艺术道路最大的困境。

直到库尔特从报纸中得知,当年指使人种净化的头目——伯格哈德·克罗,终于在潜藏十多年后被捕。这则新闻,启发了库尔特,他找到了用艺术表达自我的新方法。他将报纸上伯格哈德·克罗的照片剪下,放大比例后重新绘制在画布上。继而,又将姨母抱着自己的照片绘制了出来。机缘巧合,他又用同样的手法绘制了岳父卡尔·西班德的照片。当年面对痛苦下意识选择虚化背景的方式,被库尔特应用在了作品中,心底的痛苦通过画流露出来。清晨,风吹了进来,风使岳父、伯格哈德·克罗与姨妈伊丽莎白的脸在一幅画面上重叠。观众早已知晓,岳父也是人种净化的重要一员,他正是将伊丽莎白送进疗养院的始作俑者。对此一无所知的库尔特,借自然之力完成了复仇。岳父恰好经过画室,他看见了这一幕,惊慌失措地离开了。电影中,导演为艺术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功能——复仇。这个桥段的设计,同时也使这部影片更具超验性与戏剧性。

虚化了的艺术作品,恰如这世间没有绝对的黑白。人类的牺牲也许就如一滴雨点落在地上,激不起半点涟漪。但在影片中,导演通过绘画的形式,以戏剧化的方式审判了施暴者。

三、艺术的作用:在艺术中寻找自我、治愈自我

库尔特的岳父卡尔·西班德教授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妇产科医生,作为电影中的反派角色,他是一个藐视艺术的纳粹分子。在他的眼里,不优质的血统不必诞生,不健康的人类不配存在。他认为库尔特的基因不够优秀,会玷污了他的血脉,于是以欺瞒的方式阉割了女儿和库尔特的孩子。妇产科医生的使命本是治病救人、迎接新生,可他却亲手杀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讽刺的是,这样一个刽子手,却在德国卫生部的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人民功勋医生”的勋章。他的信仰随统治者的变化而改变,这是他的自保方式。

而与之相对的是以库尔特和伊丽莎白为代表的艺术家。他们在每个时代都在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在高压之下,仍抱有追求真、善、美的热诚,这是他们常常痛苦的理由,但同时这也是他们超越常人之处。伊丽莎白永远追求艺术的真实,库尔特一直在绘画中找寻自我,他们在任何时代都渴望真实表达自我的权利。他们通过艺术创作,帮助人们寻回自由与自我。与之相对的是卡尔·西班德教授,他不喜欢自己的照片,而喜欢美化后的画像。这也反映了他更喜欢包装后的自己,无法接受真实的自我。有人在战争中需要通过粉饰自我的方式求得生存,而有人仍旧追求真实。

艺术令人无畏,让人敢于相信自己,坚定自我的信仰,它不仅使人不会轻易迷失,又作为一种内在动力在人与群体之间传递。电影借由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在公开课上的表述,说明了艺术的作用。“因为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只有艺术家才能在这场灾难之后,让人们重新获得他们追寻自由的感觉。在战争中人们失去自我,而在艺术中可以寻找自我。”艺术通过艺术家之手、之眼,帮助人们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通过主观情感的传递,由“借情”“移情”等多种因素,人们在艺术作品中找到共鸣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家们毫无保留描绘一个时代的意识与记忆,人们重新拾起被抛弃的信念,获得勇气走向未来。

艺术作为个性化的表达,宣泄人们情感的方式,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康复疗法。库尔特通过绘画,不仅找寻到了真实的自我,同样也通过艺术治愈了自己。姨妈伊丽莎白被无情杀害,父亲上吊自杀,战火在生活的城市蔓延。痛苦重新构架着他的艺术观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艺术则抚慰着他受伤的心灵,最终在临摹并虚化照片的创作中痛苦被消解。

同样被艺术治愈的还有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战争期间,教授作为空军的值机员,在一次飞行中被击落了。他被当地的农民从飞机残骸中救了出来,而农民生活的村庄本是他轰炸的目标。农民将油脂涂抹在他的伤口上,并用毛毡包扎。“那些油脂和毛毡,已经渗入到了我的体内,我是这么体会他们的,就像笛卡儿所理解的存在那样。”之后,他只用油脂与毛毡创造艺术,因为质朴的人用最原始的方式不仅治愈了他的伤口,还有他的灵魂。人通过物治愈了灵魂,人通过对物的艺术创作重新治愈自我。艺术是最好的自我疗愈方式,在艺术中人们治愈自己,从而疗愈他人。

《无主之作》的故事横跨纳粹时期、二战时期、东西德分裂时期,通过库尔特的艺术成长之路,重新解构了艺术与战争、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艺术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小库尔特从小便通过绘制黑白画表现他的内心世界,他把那些无序的图形、线条组合,随心所欲地画,这帮助他摆脱内心的苦痛。艺术犹如暗夜中的一道光,能照进生命的裂缝之中。它不仅给了库尔特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时帮助库尔特暂时从苦痛中抽离,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快感中。战争时期,库尔特通过艺术抚慰了心中的伤痕,找到真实的自我;和平年代,普通人则能通过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

猜你喜欢
库尔特伊丽莎白艺术家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库尔特·施耐德:YouTube音乐区的王者
库尔特Gen's血球计数仪低负压故障检修
少年鳄鱼帮
《少年鳄鱼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