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文化自信

2021-11-14 03:57刘绪义
清风 2021年9期
关键词:士人文化

文_刘绪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对未来的信心。中国古代以汉唐为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时过千年,海内外华人仍然乐以“汉人”“唐人”自称。那么,唐朝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经验?

政治统一

唐朝是承续隋代而建立的,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就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袭封唐国公、太原留守。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边地部族长期袭扰中原的历史和长达270 年之久的国家分裂。唐太宗李世民“华夷一家”的自信正是基于大一统的局面,以唐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也由此形成。

统一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变化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经过大冲突、大碰撞、大交融,历史上形成了为大一统政权服务的新文化体系。其中心便是形成三教并行,多元、融合的意识形态。因此,这一新生政权的面前,呈现的是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

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暂,却为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文帝一面大力扶植和提倡佛教,改革佛教的管理,集政、教于一身,一面对儒学从实用主义出发,要求儒学直接服务于社会,以快出人才,出可用之才。隋炀帝本身好学,又有文才,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尤其重视江南文化,为南北文化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建立之初,秉承隋代风气的余韵,很短时间内消除了各地武装割据,重建统一秩序,恢复经济,安定社会,带来了民族大融合。唐都长安成为世界最大城市,西域商人、日本遣唐史、朝鲜半岛各国留学生云集于此。据史家研究,前来朝觐、留学、进行学术交流和经济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300 多个,真正是世界之中心。唐朝疆域广泛、幅员辽阔,以开放的胸怀吸引各国来的人才,有些外国(族)人还在唐朝做官。

尊崇传统

唐代承续隋代的制度和文化政策,思想上以儒家思想来维系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同时,唐代皇帝认亲老子,追认其为李氏的祖先,科举要考《老子》,官员必须读《老子》,道家享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至高无上的荣耀;唐玄宗还将《老子》列入官学,有不少名臣还是通过“道举考试”得以出仕。唐代还承续了南朝时流行的佛教,产生了华严宗、净土宗。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和尚从长安出发,步行前往印度取经,历时17 年,历经千辛万苦,其故事感动了当时的中国。

三教并举的文化政策,开阔了士人的视野,形成唐朝士人明显的包容心态,许多士人自由出入儒、道、释之间。中唐时期,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之称的韩愈打起复古的旗号,引领了一场社会思想运动。他认为,儒家的道统自孟子以后中断了;因而,他主张恢复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挽救世风和社会危机。以道统论为新思想,以古文运动为载体,以反对崇佛为武器,以弘扬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培育健康的精神生活为号召,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实际上是一场儒学+文艺复兴运动,展示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百业兴旺

唐朝人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强大的国力特别是经济的支撑。

唐朝实行土地公有制,即授田制,史称均田制。隋朝末年因为战乱产生大量无主田地,使均田制得以可行,稳定了农业的发展。政府依户籍授田,区分公、私两区,公私折中。连和尚道士、尼姑女冠都有授田。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有所放宽。同时,唐朝还实行职分田、公廨田和公廨钱制度。职分田就是将一部分土地授给士兵和官员,士兵依靠种田取得军费(府兵制),官员根据职分在职分田内领取俸禄。公廨田是为保障地方官员的生活和幸福感,按官署等级划出一片田地供官员租给农民耕种,以所收地租充作办公经费。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养兵养官模式确保了政府财政收入和满足了官员的生活需求。

财税制度上则实行与授田制匹配的租庸调法。租庸调按丁征收,政府为民置产,因其产而缴税,故没有重征累民之弊,又可防止兼并之风。同时,土地与户籍挂钩,开征户税和地税。地税是按调交纳粟、麦、稻二升,充实义仓;户税根据户内丁男多寡分成九等开征。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严重,逃户增多,财政出现危急,唐肃宗时宰相刘晏实行赋税制度改革;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按田亩的多少收地税,按户等的高低抽户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唐朝的整体税负比较低,大约只有隋朝的三分之二,相当部分财富集中在民间。

旅游成为唐代时尚。官员宦游,富商市游,僧道玄游,士人漫游,平民郊游,形式多样。唐代社会氛围相对宽容,节假日众多,鼓励休假游乐,因而出现了许多旅游达人,如唐玄宗、李白、刘禹锡等。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节假日郊游,成为唐代一景。由于严格的户籍管理,唐朝政府“斥远游,主近游”。城市的人文景观、周边的自然山水成为人们郊游的好去处,活跃了旅游经济。唐代甚至还出现女性游乐的风景,女性出游之风遍布都市和乡村。唐代女性可以主宰自己的婚姻,《太平广记》记载,唐魏博大将的女儿聂隐娘“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丝路很畅通,海外交通所能抵达的范围已及于新大陆发现之前的世界大部分地区。唐朝江海沿岸有许多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政府特别设置“市舶使”,管理蕃船的进出以及征税事务。尊重外籍商人的习俗和信仰,一些境外货币还可以在唐代流通。陆上丝路,唐代贾耽《皇华四达记》记载有10 余条商路,直到“安史之乱”才被迫中断。

士人进取

唐代的建立最初是依靠关陇贵族势力的支持,统一后,唐太宗为巩固政权,一面打击关陇势力,一面用科举起用寒族士子。这样,门阀制度的堕落,科举制度的初兴,迅速激发士人的上进之心。

唐朝承续了秦汉以来的身份等级制,并且形成了严格的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但是,到唐代中期,商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流动性大增。不服法令自动迁移者越来越多,称为“逃户”。大历元年(766),唐政府不得不承认逃户的合法性。社会对富人的容忍度大大提高,富民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士”主要就在富民阶层中兴起,地方精英、文官家族大部分来自富民,士转型成为世家大族。新兴士阶层之崛起,出现新型伦理,旧思想与秩序传统被打破,以新兴进士取代士族门阀。

科举制度打开了人才的进路,使人才选拔的标准多样化。不需背古代儒家经典的进士科格外受青睐,由过去比拼儒家经典转而比拼诗词歌赋,士人对现世的关怀大大超过了对古代的关注。社会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有的人向往林泉丘壑,沉潜山水,崇道修身,不拘传统礼法;有的人为显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殁而犹生。

科举制改变了以门阀地主为政治中心的格局,极大地刺激了文人从政、书生报国的理想、抱负与自信。一时间,书生济世、寒士报国,形成激昂奋进的唐朝精神、蓬勃进取的气韵和刚毅雄浑的民族强音。

唐代科举取士录取率低,落第者众,即使及第,也未必能马上入仕,因此强大的边防需求,激发了文人投笔从戎、支边求功,而边塞将领可以自己用人,又为文人入幕提供了制度条件,留下了2000 多首边塞诗,是一曲曲雄浑的报国乐章。即使仕途坎坷,依然痴心不改;无论战争多么艰苦,仍然矢志不移;哪怕路途遥遥,只管一往无前。

猜你喜欢
士人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壁画资料追考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文化之旅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