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木胜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经逐渐转向全面落实的效果,不单单要抓好城市小学的教育指导,同时还要注重于对乡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与改良。但目前,我国多数乡村小学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上,情况亟待改善。部分乡村学校在教改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对于乡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指导工作仍会流于形式,未能以核心思想进行发展。因此,本文就乡村小学如何更好地开展落实德育工作展开探究,提出一些举措,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小学;德育教育;实践;问题;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及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让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正向的、积极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是非常有現实意义的。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避免走向弯路,还能有效的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将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落实到小学生的教学指导方面,将德育工作的思想核心融入实际指导教学中,为小学生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该项措施,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基础,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成长轨道,为小学生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另外,新时代下,对于乡村小学教学的德育工作要多加关注,无论是从教学方面、师资力量、教学指导方面等都要做好理念与意识上的转变,不能只注重教学,而忽视学生德育。加强乡村小学的法制教育、学科教育,从小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乡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当下乡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质性渗透
现阶段,一些乡村小学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深层指导另外,由于乡村小学教学方法上仍运用传统式教学,这使得德育工作的落实成了“纸上谈兵”,形式化严重,因而导致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时,对学生的指导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些因素都间接到只了德育工作没有达到预先应有的效果,因此,就会从根本教学上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素养能力,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过于重视理论性指导,忽略了学生实践发展
由于当前多数乡村小学在教学方面长期受到传统式教学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从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关注力度和关心程度。同时,多数乡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方面的指导时,通常会以“强制性”的理论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指导落实方式不仅没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多德育理念进行吸收与思考,还固化住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能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二、促进乡村小学德育工作实践落实的措施
(一)教师教学要注重实践,增加趣味性
所谓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而乡村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最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就是实践。无论是那种学科,实践教学都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使其增加兴趣度。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这会使多数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而通过将带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堂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趣味性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放松了学生紧绷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得德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教师将趣味性小活动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现阶段,关于德育政策的具体落实质量,乡村教师的责任很重。因此,乡村教师需要在本质上提升认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去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仔细了解与深入研究上级所派发的政策任务。同时,教师在贯彻好深究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后,要从实际的教学模式上出发,将德育工作逐渐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模式当中,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可以通过教师间的相关交流与讨论,从而研究出一套更加完善的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实方法,并且要善于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准备。
(二)学科渗透,拓宽德育载体
除《思想与品德》这一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外,在其他学科加入德育思想也是很简单的途径。因为,不同的学科中,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名人名言、美食作品中的中国文化、音乐课堂中的吟唱国家大爱等的歌曲等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去进行关于德育理念的渗透,将德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综合素养以及思想水平。比如,在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统一思想,去从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对于祖国的崇敬之情;在比如,音乐教学中,在听过《黄河大合唱》后,音乐教师应充分挖掘资源,要把音乐美和品德美巧妙地结合,使学生在欣赏、歌唱歌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使每一门课都变成德育的有效载体。
(三)家校互动,构建德育网络
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学校与教师间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其中一项较为关键的因素。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教师、家庭三者必须形成一股育人“同盟”,构建一套完善的德育网络。学校可以组织活动,让每位教师走进家庭与家长进行交流。在充分了解学生综合表现的同时,教师还向家长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教师与校方负责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培养,家长则负责好在家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时,学校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教师及班主任可以在定期召开的家长会上,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将学校的重要通知和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让家长们得知,从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商量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双方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四)善用媒体,积累德育素材
在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下,教育信息化的规模已经初步显现。利用一些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课堂中的内容,更加直观且更具时效地展现到学生面前,从而使德育教育事半功倍。例如,根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安排“爱我家乡”主题教育时,在学生大体了解了当地的省情后,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对当地的具体文化、居住、饮食等状况知之甚少,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此时,教师可以把一些当地的名胜景地、优秀文化、特色民居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向大家展示,这让他们在直观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动情地感受到浓厚的家乡风味,最终在忘我的欣赏中,一种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在乡村小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关键性内容,其对于小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在接受教育的起步上,就有所差距。因此,无论是乡村小学的校方还是班主任再或是科任老师,都有着很大的责任义务,需要他们去不断探究和完善德育渗透的新方法,并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乡村小学的德育教学得到推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鹏娟.乡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满意度提升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杨慧.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3]田金雨.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