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

2021-11-13 09:44:55许红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教学

许红军

摘要: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展开研究。从培养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意识、提升体能训练形式趣味性、提升体能训练方法自主性、适当提升体能训练内容难度与优化体能训练教学评价五个角度,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

引言:

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对其开展体能训练,强化其身体素质,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及时与时俱进,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不断强化体能训练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体能训练中得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多种能力的综合性提升,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乃至终身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意识

当前,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与兴趣,是阻碍高中体育教学强化体能训练的重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做好体能训练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联合学校,全面借助班会、家长会、家长联系平台等渠道,向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加强体能训练宣传教育,提升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是一项长远的教学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完成,为保证体能训练能够常态、长效地开展下去,应不断强化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主体性,激发其锻炼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为前沿、新颖的体能训练方法,将这些体能训练方法不遗余力地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同时不断创新体能训练计划与体能训练方式,加强对多种教学资源的应用,使体能训练更能够为学生所接受与喜爱,带领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训练之中。

二、加强提升体能训练形式趣味性

当前的高中生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长大,再加上正值青春期,一成不变、乏善可陈的体能训练活动往往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的,但新奇的事物却能够保证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把握学生的年轻特点、个性与爱好,不断增强体能训练形式的趣味性,以此促进高效训练。例如,教师可将专业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训练,以多媒体示范与教师亲身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让体能训练教学更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定时对训练方法实施创新,让训练手段的趣味性不断提升,避免一成不变的训练为学生带来枯燥的感受。例如教师可隔段时间便更换一批体能训练得背景音乐,为学生带来无穷的新鲜感,同时也可将小组竞赛等形式引入到体能训练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始终在生动、娱乐的氛围之中完成体能训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加强提升体能训练方法自主性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加强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强化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让课堂更能够与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发展联合起来。因此,教师还应当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入手,强化体能训练教学,将体育课堂的自主权适当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逐渐树立起稳固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可延续性,引导学生形成牢固的体育锻炼习惯,助力学生终身的成长与发展。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不同,给予有层次性的体能训练建议,实施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强化教学效果[2];其次,教师可依据班级学生的体能状况,设计具有层次性与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可选择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实现高效教学。例如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需求,设计不同的平衡训练、长跑训练、柔韧训练项目,满足不同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再次,除依据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设计层次性体能训练项目外,教师也应当重视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体能训练项目。对此,教师应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再在结合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体能训练项目;最后,教师也可将体能训练项目的设计权交给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训练项目,可逐步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设计,而教师则只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保证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效果与安全,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四、适当提升体能训练内容的难度

心理学家赫布在其所研究的“理想水平说”中这样指出:“不论是何种机体,都存在着‘理想的唤醒水平’,激发身体锻炼的动机水平也正由于此,太弱或太强都无法使人很好地完成任务。”由此可见,为提升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所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水平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当适时、适当地提升体能训练内容的难度,保证体能训练内容能够恰当地满足学生身体的“理想唤醒水平”,让学生的体能在科学的训练内容的帮助下稳步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体育锻炼需要,适当调整体能训练内容的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挑战感与成就感。教师可将那些较容易达成目标的体能训练,专门安排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初期,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能进步情况,通过分阶段的方式,逐步增强体能训练的难度,适当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体能训练中,逐渐得到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增强,培养出一定的锻炼意识。

五、加强优化体能训练的教学评价

优化教学评价,也是强化体育课堂体能训练开展效果的必由之路。首先,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学生体能水平与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对于因身体因素无法很好参与体能训练的学生,教师应当加强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避免学生进入自卑状态。对此,教师应重视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手段,在适当时为学生实施心理辅导,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有所提升;其次,教师应当明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德育价值,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适当融入教学评价之中,借助体能训练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能够越发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让体育锻炼真正成为与学生相伴一生的良好习惯,助力学生今后人生的成长与发展。

結语

综上所述,为强化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加强从多个角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自主性,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不断深化学生的体能锻炼意识,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助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国蓉.探讨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J].新课程,2021(36):181.

[2]张秀林.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J].新课程,2021(23):179.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教学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 21:47:15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8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3:36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