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娅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同,主题式阅读教学主要是围绕阅读的中心主题,展开更加细致的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主题式阅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也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045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开展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存在模糊性
教学目标是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关键和方向,但是调查显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的现象。具体来说,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聚三反一”的聚合性思维,这就需要关注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和知识面的积累,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
(二)主题内容选择呈现无序化现象
教学内容与主题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强化主题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对主题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保主题内容有序。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障主题式阅读的有效展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主题式阅读教学内容的时候,由于没有相应的资料库,难以为主题阅读展开提供相关的材料。而小学语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不强,常常将目光集中在教材上,并未对其进行拓展,致使主题式阅读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刻板性,严重制约了主题式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开展路径
(一)提炼阅读主题
提炼出阅读的主题是主题式阅读教学开展的前提,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阅读教学,其主要特点便是在于围绕“主题”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借助“主题”阅读给学生的阅读体验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因此,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从教材的不同文本中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确定阅读主题,并且引领学生发现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章背后所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大相径庭。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的《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从改册教材中寻找相同主题的文章,比如《黄继光》与《小英雄雨来》都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且其中所表达的都是抗战英雄人物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虽然“雨来”与“黄继光”所处时代不同,但是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深却是相同的。那么,教师应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确立阅读主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式阅读,引领学生在明确的阅读主题下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以及不同之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确了阅读的主题,为小学生的主题式阅读指明了方向,打破了固有的按部就班阅读教学方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灵活多变。
(二)深挖阅读主题
在主题式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让小学生真正进入到阅读主题的文本探究之中,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深挖阅读主题的教学目标实现中,多媒体情境创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了阅读教学主题,可以给小学生打造出更加直观、生动的整体情境,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氛围,降低小学生阅读理解难度的作用。
(三)改进主题式阅读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说,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各种测评方式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衡量,具有极强的激励性、导向性。基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模式单一、滞后的现状,必须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方面,从教学评价的标准上来说,不能单纯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成绩,还应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教学评价的主体上来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还应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中,借助学生自我评价,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全面客观性。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0(2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