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换种说法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读写教学所占比重较大,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常被忽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中,“听”并不是学生听老师讲课,而是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听高质量的音频资料。教师可以选择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优秀作品组成相关专题,进行音频视频整合,播放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讨论其价值,这也就顺理成章构成了“说”的内容。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听说教学实践,对此进行阐述。
一、转变观念,合理安排听书课程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大都通过朗读、复述和辩论的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张志公说:“学生朗读得多了,优秀作品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的确,朗读对学生学习语文、促进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教学中,通过朗读扩大阅读量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时间紧张,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各学科作业方面,阅读时间被严重挤占;二是阅读资源有限,无论老师找材料印制还是学生购买阅读书目,都是很大一笔开支,即使学校有图书馆,也很难做到整齐划一的阅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优秀的课程资源,组成相应的视听专题,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视听课程。
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听书和教育教学APP,如喜马拉雅、得到等,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很多领域的专家在网络上开辟思想传播渠道,设立许多优秀的学习专题,利用好这些音频视频资料,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众多的听书内容中,做好筛选,合理安排课程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严谨的“顶层设计”,即老师一定要提前听,保证音频内容发音标准,解读权威。经过教学实践,听书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每天听本书(古今中外名著解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论语通读》(古代经典解读)、《唐诗50讲》《宋词10讲》(古诗词解读)、写作素材(高考写作能力提升)。
二、精心设计,挖掘课程人文资源
整合出优秀的音频视频学习资料后,教师不能完全放任给学生,而是要设计有序的听说能力培养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研究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计划,实施听说能力培养指导。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探究听说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有效的听说能力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寻找听说能力培养的研究路径、操作方法,加强实践性,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课程实施,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可以结合相关课程,精心设计相应的学案。如在“每天听本书”中,《苏东坡传》(李想解读)的学案设计如下:
第一模块“边听边记”。要求学生在听书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听到的重点内容。
第二模塊“完成问题”。
问题一
1林语堂, 、 、 、 , 。
2.少年时原生家庭的生活,对苏轼成年以后的性格养成有哪些影响?
3.苏轼的一生中除了文章词作,还有哪些是他擅长的绝活?
4.苏轼对自己的评价是(用苏轼原话):
问题二
1.苏轼有哪些十分现代的生活方式?
2.苏轼是在怎样的境遇中发现能让他快乐的事情的?
3.在面对数以万计普通人的生与死时,苏轼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第三模块“听后感悟”。学生在听完名著解读,解答完问题之后,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写从解读内容中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自己的评价。
听书学案的设计,是为了以问题为引导,使听书和思考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听书氛围。
三、以说促听,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听和说的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落实听书课程,可以设计相应的“说”课程。
“说”的教学实践一是用好课前三分钟,以演讲推动听书课程的实施。学生可以把听书学案中的听后感悟分享给大家,也可以模仿“每天听本书”,向大家推荐好书。听书课程与课前演讲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听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启发学生感悟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交流、座谈,进行方法总结,将听说音频资料与语文课堂结合,开拓语文学习新的形式,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知识,提升素养。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将“说”的内容转化为文字稿,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语文教学中推进听说课程实践,有利于发掘多媒体资源的时代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