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缪丽芬
(作者单位系昆山市裕元实验幼儿园)
绘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或生动或有趣或形象或诙谐的故事,是伴随幼儿成长的一种读物。如何将目光聚焦绘本的美术视角,探索绘本与幼儿美术活动的关系,并以此开展大班美术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呢?
基于绘本的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审美性原则。幼儿天生具有看图说话的能力,让幼儿欣赏绘本,品味绘本的美术价值,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身心放松的美妙体验。因此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角度出发,绘本的选择要具有审美价值,让幼儿欣赏绘本的美,从而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二是兴趣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绘本的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渗透着“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才能真正吸引幼儿的目光,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教育的热情。
以绘本《糟糕的发型》开发的大班美工活动“有趣的发型”为例,教师从大狮子的发型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的各种造型的发型图片,让幼儿感知多种发型设计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萌发幼儿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发型的想法。教师提供了纸绳、拉菲草、毛根、彩色小棒、纸条等美工常见的材料,供幼儿进行选择、装饰和制作。幼儿通过卷一卷、折一折、搓一搓、捏一捏、粘一粘等形式为自己设计形象各异的发型,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基于绘本的大班幼儿美术活动目标的制订应注意两点。一是目标要切实有效,立足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这一目标上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兴趣的提升、能力的发展。二是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只有具体性、操作性强的目标,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现,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以绘本《红气球不见了》设计的大班美术活动“红色圆舞曲”为例,该活动目标为:根据绘本情节进一步发挥想象,剪出心目中的小红点;尝试根据小红点的外形特征进行内部添画和外部添画,感受添画的创意美。在“目标要切实有效”这一原则上,该目标的设计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内部添画和外部添画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方式,这两种全新的方式较好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点,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特别热衷于创作,而进行内部与外部添画恰恰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机会。在“目标要具体可操作”这一原则上,教师让幼儿进行剪画小红点,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用剪一剪的方式剪出自己心目中的小红点。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在剪一剪的过程中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师在开展大班美术活动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实施的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有教育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二是创造性,只有富有个性、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三是生活性,只有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才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也才能让幼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以绘本《花格子老虎》设计的大班美术活动《红、黄、蓝的构成》为例,自从阅读花格子老虎这本绘本以后,幼儿对格子特别感兴趣,于是教师遵循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一个美术活动,请幼儿欣赏了同样是由格子组成的蒙德里安的名画《红、黄、蓝的构成》,让幼儿知道添上红、黄、蓝三种颜色就能让格子变得更加变化多端。教师让幼儿作为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各种有趣的格子画。在幼儿稚拙的画笔下,花格子老虎变成了红、黄、蓝格子老虎;小姑娘穿上了红、黄、蓝格子的裙子;还有小猫、小鱼、小牛等各种小动物都变成了红、黄、蓝格子小动物。绘本与名画的结合,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却那么融洽,使名画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具有创造性。
总之,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大班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实践中,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充分开发和挖掘绘本中优秀的美术元素,将其运用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