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峰,邱 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机械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51)
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文件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内容有了明确要求。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高职院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学时比例占75%左右,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专业课教师人数占到七成以上,本文重点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即专业课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学校在顶层设计方面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结合制度保障、激励措施,紧紧围绕三教改革,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采取针对性对策,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各职业院校已认识到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院校已从学校层面设计了课程思政架构,但未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及办学优势,存在“如出一辙”“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等现象。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将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工作落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研室的头上,思政课教师尚未结合到专业层面的教学,而专业课教师缺乏相应引导,部分甚至从内心里排斥“任务式”的思政元素挖掘工作,导致课程思政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处于“真空”或“流于形式”状态。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已成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团队,并已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两张皮”情况仍较为突出,开头“唱高调”,结尾“强升华”,中间“硬插入”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课程思政团队一味地在思政素材的搜集上下功夫,甚至于生搬硬套生产出一系列牛头不对马嘴的“元素”。一方面源于学校管理层面的压力,另一方面未能结合专业、围绕教学目标、聚焦知识点来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设计。
教材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思政和专业融合的桥梁,不少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包装,例如在自己主编教材相应的在线开发课程首页加上一段能够体现“爱国、敬业”的视频片段,也有部分教师在原先教材基础上升级,再版时增加几个二维码的思政元素标签,亦或是直接加上一个“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章节。
专业课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方法往往简单生硬。由于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长期从事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教学,很少涉猎思政方面的知识,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知之甚少,更无思政方面的素养,导致出现不少“课前5分钟看新闻联播”的事件,也有不少专业课教师现学现卖,觉得对思政有所了解,在课堂上大讲特讲思政相关内容,大有“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之趋势。
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施操作层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理论。不少学校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课程思政的号角吹了许久,就是听不见声音、看不见动静,没有引导、没有监督、没有考核,工作的推动进程缓慢。
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团队锻炼出了较多“写手”,思政元素的“资料库”“材料所”“生产车间”逐渐形成,建设过程中“留痕主义”有所显现,基于专业的课程思政大格局尚未真正实现,局部出现了同一思政元素出现在同一专业的多门课程中,课程思政在专业的整体设计中有待加强。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简单粗暴,考核结果的运用未能与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直接挂钩,课程思政的激励保障措施亦有待完善。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正式启动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从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系列制度作为支撑,到设立学院重点教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做了相关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2.1.1 营造整体氛围,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讨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党委意识到必须将课程思政工作尽快落地实施,由于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无先进经验可直接借鉴,经提议决定先行在各级党组织生活会上开展大讨论。在大讨论过程中逐渐厘清了“由谁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并在抓手方面形成共识,即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抓手,在“三教改革”过程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
2.1.2 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党组织层层落实
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相关处室及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教研室主任为第三责任人、课程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四级责任体系,形成各责任部门分工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按照“长计划、短安排、立即做”的原则逐步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制定了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同时又将实施方案具体化、阶段化,从细、从实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并于当学期付诸实施。
2.1.3 配套制度进行保障,发挥考核评价引导作用
学校出台《课程思政建设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发挥党委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作用,由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实施过程。学校党委将“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写进相关责任部门的年度发展考核工作,并纳入责任部门负责人年度述职工作“必选动作”。教务处负责统筹教学资源,制定并推行突出思政元素的教案设计模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等,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遴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办在教师教学考核过程中将“教案中的思政元素结合点、教学中育人功能”单列赋分,在一定程度上“强教师所难”进行推动。人事处负责制定“政治、师德、业务”的评价机制,首先将课程思政纳入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必修科目,同时把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教师等评优评先的考评中,并将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纳入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信息中心保障教学设施完备、总务处保障教学生活环境。充分整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等方面资源,以责任压落实,同时注意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合力。
2.1.4 设立专项委托项目,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
一是在办公条件、科研立项、评优选先等方面为课程思政教师先行者提供支持和激励。学校设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坚持对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体现竞争性、激励性、开放性原则,在全校范围内遴选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委托项目及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试点的开放性教学研究项目。二是制定课程思政教育优秀案例的具体标准,将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与技术技能培养紧密结合。首先选取10门专业课程,由校友基金会提供资助进行试点。经过一学年建设周期后,在项目中期检查时由项目负责人公开答辩,现场汇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方面完成情况。三是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设立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专项,成为全省高职院校中首批设立课程思政类教学比赛的院校之一。
2.2.1 以教师为根本,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首先是鼓励教师自己学,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先期自行发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在教师自己学的过程中,引导“如何学”是关键,需要在课程二次开发的需求方面达成某些共识,能够形成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其次是“请人教”,通过举办讲座、专家讲坛等活动,邀请权威专家深度解读课程思政方面国家出台的文件精神,逐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从理论层面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同时邀请校内外课程思政大赛获奖教师分享参赛经验,从实践层面提升教师的实战能力。第三是探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项目团队,将全校二十余位思政课教师分配到全校的专业群团队中去,使思政课教师的思政功底与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进行碰撞,在“相互抬杠”的过程中产生了方法创新,起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2.2.2 以教材改革为基础,推动思政和专业的融合
要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育人成效,教材改革是基础。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材有其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要能够体现教材的育人功能,必然要走专业课程教材的再次开发之路。而在专业课程的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还要做到不显山不露水,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它不能在专业知识体系之外刻意建造一套思政体系,而要对接岗位标准,融入“1+X”证书要求,在知识点中体现职业素养、道德情操、工匠精神、人文关怀、爱国情怀等特征,注入隐性的思政教育情愫,同时还要保证专业课程教材的政治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从学科的发展史、老一辈学科开拓者及奠基人的奋斗史、近代企业大家的创业史、大国工匠的成长史等素材中,发掘育人案例,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学科知识与思政资源的融合。通过激励教师编著体现思政和专业融合的新教材,一批能够结合学校实际、行业特点的示范教案、优秀讲义、校本教材等特色教学资源涌现出来,并逐渐显现系列化的趋势。
2.2.3 以教法改革为探索,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战性
起初,大部分教师由于不适应而疲于应付,出现了“课前5分钟讲时事政治”“讲1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五花八门的元素。“树典型、学模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返聘的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通过“爬5楼到宿舍叫醒一位同学眼里的学渣返回课堂”“用故事寓道理讲学术”等案例,使诸多年轻教师豁然开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中国重器”“大国工匠校友榜”“身边的无名英雄”等案例寓于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相互糅合形成“组合拳”,起到了百花齐放的效果。
通过近两年的培育,课程思政的氛围逐渐形成,教师能够接受并开始主动研究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发工作。“鲜活案例”“工匠校友”等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上逐渐生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逐渐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相关经验做法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