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维度理论的视角下中西方生活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以电影《少女小渔》为例

2021-11-13 04:35王卫群王进祥
戏剧之家 2021年36期
关键词:马里奥个人主义西方人

王卫群,王进祥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300)

《少女小渔》这部电影是由严歌苓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它主要通过主人公小渔和江伟在海外的艰难生活表现了中国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向海外移民的生动镜头。

中国女孩小渔为了帮半工半读的男友江伟分担压力,到美国纽约做劳工。江伟为了让自己获得美国永久居住权并加入美国国籍,就让小渔与居住在纽约的意大利老头马里奥做假结婚的交易,以便获得美国绿卡。

迫于移民局的不断追查,小渔只得搬到马里奥家和他同住。小渔在了解了马里奥的悲惨经历后,开始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对小渔并无好感的马里奥也被她的单纯打动。两个人在相处中,从刚开始的时有冲突,到最终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并渐生微妙的感情。当小渔顺利拿到绿卡时,马里奥却生病了。小渔不忍离他而去,想留下再照顾他一段时间,却遭到江伟的竭力反对。最终,小渔第一次对江伟表现出了强硬,一句“阿伟,你别逼我”预示着她的选择,也标志着其人物形象的蜕变。

《少女小渔》的主角小渔因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去了美国,随后引发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故事将我们拉回30 年前,回顾了故事年代背景下中西方人民经济生活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冲突,以及建立在人性相通基础上的相互妥协。本文将借助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一、理论基础

文化维度理论是由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用于衡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

1967 年,霍夫斯泰德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员工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其公司开始了一项有关文化价值观的调查。通过历时多年的调查和分析,得出衡量价值观的六个维度,分别是: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自身放纵与约束。其中“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这三个维度在电影《少女小渔》中的体现最为明显。

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高权力距离与低权力距离在婚姻价值的差异中的体现

权力距离是指弱势群体对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不同社会对权力距离的概念不同,这导致中西方国家在价值观的文化维度上存有差异。主角小渔代表着20 世纪90 年代的中国妇女,其婚姻观体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文化维度差异。[婚姻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但中西方的婚姻观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是终身大事,是两个人的捆绑、两个家庭的融合。古代民间常流传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导致大多数人在婚姻中是没有选择权的,只不过是门当户对、传宗接代,甚至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个人情感。中国千年来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念作为基本人际原则,因此女子从小就学习了在夫家要做到“三从四德”。在家里以自己的男人为重,以男人为天,要照顾好他们。在婚姻中她们不属于自己,只属于这个家庭,没有自由,一心一意地为这个家庭付出。

就像电影中的小渔,她来到纽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心中的“家”和“男人”。在小渔的婚姻观里,江伟就是全部。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婚姻是个人的事情,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人可以进行干涉,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服从。他们的婚姻都是建立在个人感情的基础之上,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婚姻,父母不太会去干涉他们。同时,在他们的观念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不需要对方为家庭而做出牺牲,他们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自己永远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那部分。他们的婚姻是开放的,虽然保持着婚姻关系,但仍然自由,不会被家庭所束缚,就像马里奥不会把自己的妻子Rita 困在身边,任由她去享受自己的生活。这就让江伟和小渔的捆绑生活与马里奥和妻子Rita 的开放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男性化与女性化在性别价值的差异中的体现

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是一个评价男性品质与女性品质多少的尺度。一个社会的男性度指数高,则该社会偏男性化,否则反之。电影中的江伟和马里奥均为男性,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男性品质还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男性的典型特征便是大男子主义,身上有着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就像江伟,他占有欲强、自私、霸道,要求小渔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容不得小渔对别的男人有丝毫动心。在小渔和马里奥的关系处理上,江伟没有征求小渔的意见,直接作出决定让小渔与马里奥假结婚。当看到小渔和马里奥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时,江伟内心又不平衡,开始怀疑猜忌小渔。江伟看到她和马里奥一起回来时,怒斥小渔并且殴打马里奥。在小渔选择留下来照顾身患重病的马里奥时,江伟冷漠地开车离开了。江伟就是典型的中国男人,电影把这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江伟对小渔拥有占有和控制的欲望,而从不会考虑小渔的感受,更别说征求小渔的意见。在江伟的心中,小渔只是他的附属品,像一件听话的工具。他不仅不了解小渔,也不尊重她。

在西方国家,西方人讲究的是个人主义,不论男女,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自我主义意识。在小渔认为江伟背叛自己,不想办绿卡时,马里奥非常尊重小渔的决定,告诉她要为自己而活。在西方人的眼里,做一件事情只看自己的个人意愿。他们非常注重绅士风度,绅士的重要评判标准就是不论女士的年龄如何,都要对女士好。对于他们来说,被女士说自己的行为不够绅士,那是莫大的耻辱。虽然这个所谓的绅士风度也是一种大男子主义的体现,但是这种大男子主义是对弱势的保护。就像电影中的马里奥,即便是对小渔发火时也会一直说“please”,对小渔帮他收拾房间不满时也不忘说“thanks”。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生活方式差异上的体现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衡量社会成员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注度。个人主义更侧重自己以及小家庭的感受,集体主义则更侧重于社会、群体的发展。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不同让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是一个喜欢交际的国家,崇尚友好和平。《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些交际之道也一直被人们口头传颂着。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依靠的,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请朋友帮助。所以中国人喜欢集体生活,喜欢大家凑在一起的热闹,喜欢有人陪伴自己。中国的群体性文化,突出了对朋友、亲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因此大多数中国父母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家太远,关系要好的朋友们也总是喜欢住得较近,以便交往。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偏向集体主义。

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喜欢独来独往。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独立自主。他们的价值观偏向个人主义,严守个人空间和自由,而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别人打扰。“互不干涉”便是西方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西方人的独立性是非常强的。西方的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就没有抚养孩子的义务,而在他们年老时也不需要孩子们的赡养。这种中西方文化之间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碰撞,在电影《少女小渔》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马里奥喜欢自由,所以他不在意居住环境的凌乱,小渔喜欢干净整齐的环境。在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渔、江伟和朋友们围着在家里涮火锅的热闹场景以及马里奥一个人在家里孤独地吃饭睡觉,两种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体现出了中西方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三、中西方的文化融合

中西方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但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西方的文化已经开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中西文化两条互不相交的河流已经开始有了交汇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国年轻人过着“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平安夜互送苹果、圣诞节赠送贺卡、情人节送花这些活动在中国已经广为流传,可见西方文化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汉语,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吸引着他们。中餐馆、汉服等中国文化符号在国外的普及也都体现着西方人在感受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电影《少女小渔》中,小渔和马里奥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面的互相关心,他们逐渐接受了对方。小渔用自己善良、独特的东方女性形象感化了存在着种种差异的马里奥。马里奥开始尊重小渔,在意小渔的感受,会给晚下班回来的小渔留灯,为小渔修好客厅的闹钟,在小渔睡觉的时候会主动调低电视音量。马里奥给远在异乡的小渔一种家的感觉,让她享受到了女性的尊严。在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各种差异时,小渔发扬了东方女性的真善美,主动尊重、接受西方文化,通过马里奥,小渔明白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也值得被人尊重和关心,而江伟也不是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小渔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是在西方文化的带动之下实现的。

四、结语

电影《少女小渔》不仅给观众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融合,更是给予了观众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一些启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跨文化交际也会日益频繁。因此,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我们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对西方文化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同时,我们还得学习西方文化中好的部分,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具备活力。

猜你喜欢
马里奥个人主义西方人
“Forever Young”
马里奥闯世界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超贱小幺鸡
超贱的小幺鸡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