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起跑线》中的现实关怀和讽刺

2021-11-13 04:03王康媚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电影文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拉吉起跑线阶层

王康媚(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一、影片视觉元素设计的现实讽刺

“电影《起跑线》不仅是一部有关教育的影片,透过教育表现印度社会的痼疾是编剧更深层的用意”。电影的主题叙事主要是经营服装厂的社会中产阶层男主拉吉和夫人米塔,为了让女儿皮娅获得更好的教育,未来取得高于现在父母社会阶层的地位,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根据印度社会对教育大环境的主流趋势,他们不得不展开荒谬、夸张、不可思议的手段获得贵族学校的认可,因为这样才能遵循游戏规则,取得某种意义上的“入学资格”。“现实主义影片与类型片,在过去的理论语境中常被表述为‘现实主义的倾向’与‘造型的倾向’”。《起跑线》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其叙事过程中通过镜头语言和场景造型对印度社会现实进行了讽刺,真实地上演了儿童“上学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视觉元素在影片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叙事作用,通过感官对比和逻辑冲突,共同塑造了《起跑线》耐人寻味的社会教育议题。

(一)贫富差距讽刺

贫富差距的问题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社会阶层固化不再是新闻,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社会阶层的高低取决于其对社会资源掌握的数量,金钱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其拥有者的社会地位。社会阶层的高低注定了人们所看到的风景不同,生活模式的差异,甚至还有下一代教育理念的偏差。电影《起跑线》中的男主拉吉和夫人米塔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虽然出身低微,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阶层,但由于服装店经营有道赚取了丰厚的资产,其社会阶层定位在中产阶级。在镜头中,拉吉和米塔穿着考究,腕表、装饰品十分显眼,背景衬托二者的印度本土底层人民穿着朴素,皮肤黝黑。此时拉吉一家因学区房的关系需要搬走,平民邻居们都流露出不舍的情感,视觉元素所传递出的信息是,贫富的差距并未影响到旧市街和睦的邻里关系,视觉表象(冲突)与现实逻辑(和谐)的不匹配塑造了底层人民淳朴真挚的人物情感,为后续男主自我救赎剧情埋下了伏笔。

拉吉一家为了女儿接受贵族教育举家搬迁到了富人区,冷漠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为了改善这一尴尬的局面,彻底从“暴发户”转变为上流阶层,夫人米塔大张旗鼓宴请邻居举办宴会,其间出现的视觉元素分别指向了更深层次的含义:鱼子酱(饮食文化)、莫吉托鸡尾酒(品位)、高脚杯(身份)、英语(阶层),不适应这些的拉吉为了调节气氛与女儿跳起了热情的民族舞蹈,这在上流阶层的人们看来是一种笑话,边缘化、平民化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底层人民与生俱来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嘲笑、冷漠等眼光随即而来。此时的贫富差距和阶层的冲突得到了爆发,与之前热情的平民邻居相比延伸出了另一层思考,那就是真实而不虚假的“人情味”,镜头叙事似乎在有意触碰上流阶层虚假情谊的遮羞布,讽刺了富人阶级故作姿态、假意谄媚、人情淡薄、清高而不自知的廉价价值观,反观旧市街充满人情味的朴素面孔,贫富差距所凸显的“幸福指数”问题浮出水面,导演通过影片开头的视觉元素设计讽刺了这种社会现状,并为后面“善”与“恶”的阐释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问题讽刺

1.教育目的纯粹性

“电影《起跑线》挖掘的是严肃的社会话题,反映了当下印度社会种种现状:中产焦虑、阶级对立、社会不公等”。因此“起跑线”不仅指的是孩子的教育起点,更具有是父母佐证自身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的延伸寓意,是多种现状综合考量下的起点。从他们为女儿寻求名校的时候起,“教育”就与“资本”挂钩了,学校甚至开在了五星级酒店之中,全空调教室(基本设施)、欧式食堂(环境氛围)、恒温泳池(配套服务)均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出入较大,且与“教学”所必备的师资力量并无直接关联,更像是上流阶层维系身份的场所。此外还有英式风格学校,骑马行走在草坪上的“黑人贵族”以及宏伟的教学楼,以上均传递出印度社会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盲目效仿,且以教育精英化的唯一目的进行呈现,讽刺了这种极端的教育价值导向。拉吉夫妇最终将目光锁定德利文法学校,这里曾培养出印度最大的工业巨头(资本),政界人士(阶层)也多就读于此。除了考量资本和阶层外,儿童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全面发展、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要素均未在此体现。由此,叙事主体开始引导观众正确看待教育的目的性,讽刺了教育目的并不纯粹的这一类社会现象。

此外入学的条件也十分苛刻,不仅要考量父母的职业,还要对衣着品味,谈吐思维进行测试,与其说是生源质量的把关更像是社会资本的博弈,质量稍高的学校仅仅愿意招收上流社会的孩子,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资金和利益,这点也违背了学校办学的初衷,教学的目的不再纯粹。

2.语言歧视

语言的歧视是伴随着阶层的差距出现的。在印度上流社会中,人们对发达国家的迎合思想深入人心,甚至影响到了世界观并未形成的儿童们。拉吉的女儿生长在旧市街,和本土居民一样说着印度本土的印地语,看似寻常的语言习惯却在当地上流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第一次语言歧视发生在拉吉夫妇举办的派对上,不会说英语的拉吉一家备受冷落,于是成为上流社会圈子边缘化的人物。第二次语言歧视发生在女儿皮娅身上,皮娅因为说印地语,在贵族学校中没有人愿意与她交流,仿佛印地语如同平民身份的烙印,将幼小的孩童的身份逐级分之,正验证了拉吉穷人朋友希亚姆说的那句话:“我们的孩子如果都学会说英语了,就没人来伺候你们了。”似乎在平民眼中,被夺走公平教育的下一代正是因为是英文能力的缺失导致身份地位的低下。此时主题叙事正是讽刺了印度社会病态的精英追求现状,以母语的边缘化换来上流社会话语权的姿态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这不仅是国家教育的失败也是国民意识形态的落后。

(三)“善”与“恶”的重新审视

善恶的定义始终是现实主义电影耐人寻味的争论议题之一,在传统意义上,群众始终愿意相信当权者是以“善良”的正面形象出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因各种消极因素,或多或少与“恶”有所牵连。因为积极阳光的政府和领导者才能带领社会长治久安地发展。然而影片围绕印度教育资源的争夺向观众揭露了领导者们企图长期粉饰的精英教育现状,将其丑恶的内心想法剥离出来。校长洛达正是这样一名角色,她长期利用贫困生招收资格进行暗箱操作,通过控制抽签的方式淘汰那些真正的底层人民,中上层家庭的子女都会因富裕的家庭环境获得特殊待遇,顺利进入学校后,校长再将学生的贫困生身份转为普通学生,前期暗箱操作再无从查起。校长洛达坦言道:“不会有人来调查我们,因为相关部门领导的孩子都在我们学校。”这种官官相护的从容感引入了影片中底层人民对善恶的发问,“政客夺取了我们的粮食,资本家夺取了我们的土地,而上流社会的人正夺走我们的教育”。一贯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阶层以及看似人畜无害的中产阶级,此时均扮演了剥削群众的角色,配合默契地夺取当地教育资源,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恶人的戏码,固化手中的资源,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思考,他们正以教育资源的优势将底层群众的下一代永远安置在社会边缘,恶得理所应当,恶得大义凛然。

相较而言,底层的穷人更具备同理心,他们不会依靠抢夺别人的资源来成就自己,甚至会在某些利益冲突时礼让对方,穷人朋友希亚姆在诸多细节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人情味和社会正能量,并非刁蛮、刻薄的小人嘴脸,与背后操控的恶人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善与恶从金钱和社会地位中剥离了出来,成就了本影片借“教育”问题映射的人性问题。

二、影片叙事的现实关怀

(一)社会教育资源分配

在电影《起跑线》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身为中产阶层的拉吉也曾有过将女儿送往公办学校的想法,由此可见影片叙事对印度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并未全盘否定,仅仅是因为家长对孩子“起跑线”的执念,造就了精英教育理念的大肆发展。通过剧情可以发现,贵族学校和民办学校区别在于教学环境和授课理念,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对英语的教授上,印度长久以来的社会氛围让家长认为英语是孩子跨越阶层的充分必要条件,故在“起跑线”上为了获取英语课堂上的一席之地绞尽脑汁,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就预约学校,为了获得资格连续几个日夜排队获取入学申请表,拉吉一家也是想尽一些办法跨越上、中、下三个社会阶层为孩子某得贵族学校一个座位,看似搞笑荒唐的背后隐藏的是社会教育资源的失衡。如今发展中国家均在义务教育课程中加入了英语,一个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发展不可脱离国际视野,因此对于发达国家语言的掌握无可厚非,电影《起跑线》企图唤醒的是观众对于教育目的清醒的认知,以及教学管理者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影片中的拉吉夫妇所追求的精英教育归根结底是对某一项技能的执着,个别公办学校教育体系的缺失并非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低下,因此合理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起跑线”上的竞争压力。

(二)儿童教育观念阐释

1.正确的社交思路

影片中拉吉夫妇确实扮演了一对合格的父母,但他们不是孩子正确的人生导师。拉吉夫妇让孩子融入上流社会的方式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阶段,认为能够与这个阶层的人们毗邻而居,邀请他们来家中参加派对就是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了,并未教给孩子享受内心的富足。此外,当他们居住在平民区时,母亲米塔生硬地拒绝邻居好意分享的糖,这种凌驾于身份之上的优越感让她不断地“保护”女儿。直至作为父亲的拉吉,深刻认识到了分享和善良是穷人教给他以及女儿的,最终改变了极端价值观传递和错误的社交思路,完成了自己及家人的救赎,导演企图通过拉吉一家来传递儿童教育观念中的重要一环——正确的社交思路。

2.远离欺骗行为

电影《起跑线》中围绕“上学”这一话题制定了许多规则,其灵感均来自社会真实情况。拉吉在为女儿上贵族学校奔走无果后,听从顾问的策略转而向贫困家庭争取名额,根据印度教育部门的政策,每个学校要为贫困家庭按百分比设置读书名额,于是拉吉夫妇为了通过贫困家庭身份让女儿读书,举家搬入了贫民窟,在贵族学校校长到来检查之时通过伪装、欺骗的形式瞒混过关。在这个过程中,贫民好友希亚姆对拉吉的帮助让人为之感动,也正是这个角色最终揭露了拉吉一家的欺骗行为,使得拉吉幡然醒悟而后告发校长的暗箱操作行为,完成自我救赎。导演通过拉吉表达出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好丈夫和好爸爸的前提是做一个“好”人,最基本的是行得端,做得正,教育下一代不能依靠哄骗、欺瞒、撒谎的手段进行,否则获得的教育资格只会是本末倒置,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3.真实的成长环境

在电影《起跑线》中,米塔怕女儿被蚊子叮咬,在孩子衣服里喷满了驱蚊水,炎炎夏日给她穿上厚重的衣服遮挡太阳,在她玩滑梯前积极消毒。在家庭中女儿所感受到的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她在贵族学校所经历的,是自私、攀比、剥削和冷漠。被过分保护起来的儿童一旦受到了环境内的区别对待,其性格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畸形发育。“作为母亲她的爱无可厚非,但是却过多地进入了孩子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内心的焦虑形成了躯体化的转移”。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并不在少数,父母都想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往往想尽一切办法给予他们最好的,甚至倾其所有过着与身份并不匹配的生活,然而却忽略了儿童也有实践、探索以及认知能力,真实的成长环境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就如同旧市街出来的拉吉一家,女儿在这里学到的是分享、自立、勇敢,远比虚伪面具下的上流社会更加真实,这也是导演通过叙事主题想要表达出的现实关怀。

猜你喜欢
拉吉起跑线阶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沉默的英雄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