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悲剧

2021-11-13 03:24:01方思语
名家名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方思语

一、菲茨杰拉德与盖茨比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平息不久,稳定的政治局势使美国社会醉心于一夕成功的梦境之中,构建出迷离浮华的众生相。然而狂飙突进式的经济发展已经背离了轨道,资本洪流中隐含着大厦将倾的信号,菲茨杰拉德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病态,在他的人生体验中提取出繁华年代中理想主义的幻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以悲剧性的情节展现了盖茨比的梦想破碎的过程,全面而丰富地反映了“爵士时代”的繁盛与脆弱。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盖茨比展现出强大的财力与惊人的魄力,在派对上营造出盛大的气势。菲茨杰拉德在描写盖茨比时显然融入了个人生活,不难看出菲茨杰拉德实际上并不排斥奢华的生活,但作为文学家的敏感又使他难以忽视荣华背后潜藏的危机,他本人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可见他的内心也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与精神的异常焦虑之间摇摆,折射在作品中则成就了盖茨比矛盾的一生。

菲茨杰拉德与妻子泽尔达在20世纪20年代纵情享乐,频有出格的行为,而在十年后的大萧条时代中,他家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打击下散尽家财,他本人似乎就是盖茨比的原型,而他笔下的盖茨比也反映出作家对自己的认知。菲茨杰拉德通过艺术的手段处理盖茨比这桩时代的悲剧,试图给自己奢华但迷惘的生活找到方向。他在盖茨比的死亡中遣发内心的痛苦,在悲痛中感知人性的单纯与崇高,在伟大感与神圣感中重新获得自然的、生命的、希望的力量。悲剧意识流贯于整本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既是作家的自我表达,也是作家的自我救赎。

二、金钱与阶级

与同时代典型人物不同,盖茨比对金钱的追逐并不完全来自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贪婪,虽然小说中大量描绘了盖茨比生活的精致奢华,但他仍然保持着纯洁的灵魂,始终清醒地跟随着自己的目标。菲茨杰拉德用“绿光”来代表盖茨比的梦想,与浪漫主义的“蓝色花”有异曲同工之处。“绿光”象征着盖茨比追寻的一切,它美丽、虚幻、可望而不可即,代表着极高的审美追求。盖茨比在人生每个阶段都追求着不一样的事物,它们相互连结,又成为完整的“绿光”,表达了盖茨比理想中的世界,引导他逆水行舟。

盖茨比企图改变命运、追寻幸福,而财富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时代衡量个人成就的重要指标,自然也就吸引了盖茨比的目光,他牟取财富不仅是为了获取物质保障,更是对自我的超越。过去的爱情让他“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上”,黛西因与他贫富悬殊,嫁给了汤姆,这无疑是盖茨比人生中的重大打击。盖茨比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金钱才能重新连接他和黛西之间的爱情,于是陷入对资本的极端崇拜中。他沉湎于梦想,并逐渐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化了,即使使用非法手段敛财也要跻身富商大贾行列,他的生活像空中楼阁一般脱离了理性的支持,在欲望的驱使下接近疯狂,也给生活增加了不稳定性,为他的悲剧埋下了隐根。

在这种意义上说,盖茨比的梦想相当可悲,他执着追求的是被资本诱导畸变的“绿光”,他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却追逐着“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金子投射出的浮光掠影,对精神审美的渴求转变为对物质审美的追逐。“‘美国梦’本代表着美利坚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却不自觉地变成对金钱、成功、身份的追求。”传统社会结构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扭曲崩碎,贫富分化让富人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也压榨尽穷人最后一滴血,在这样的社会,或者被推向巅峰,或者被踩在脚下。盖茨比虽然成功地挤入上层社会,却在不知不觉中与初衷背道而驰,正如作者所言:“他的梦似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远他而去,把他抛在后面,抛在这个城市后面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在那里合众国的黑色原野在夜色中滚滚向前伸展。”

三、黛西与“绿光”

盖茨比为得到爱情,向金钱伸出手,一步步走进金钱编织的陷阱,渐渐失去了人的尊严,在不知不觉间无法自拔,甚至为黛西顶罪而死,然而即使做出这样的牺牲,他也没有得到爱人的肯定。盖茨比对黛西有着纯洁热烈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宗教般虔诚的爱,即使黛西在盖茨比和汤姆中选择了汤姆,他仍然对黛西保持着惊人的耐心和忠诚,当尼克在路上遇见他时,他仍然在月光下守望着,静静等待她上床睡觉。

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既纯洁又复杂,少年时的爱情永远镌刻在他的心里,是他的“绿光”。然而盖茨比追求的其实是他梦中的黛西,是他理想作用下的产物,与其说他爱黛西,不如说他爱的是美本身。盖茨比眼中的她是梦幻的,正如那些夜夜笙歌的派对,但他忽视了真正的黛西身上的缺陷,她虚荣、胆怯、没有真心,也如派对解散后一般空虚。盖茨比飞蛾扑火般追求美的女神,用金钱讨好她,在苦苦支撑的自我消耗中愈见疲惫,在心的磨难中愈见精神的单纯。但这种执着并没有唤起同等的爱,黛西背叛了他,金钱腐化了他,孤独也吞没了他。

“悲剧迫使行动中的人抗击无情的命运”,三重打击下,盖茨比抗击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忍受命运中用痛苦消耗自我,这也是克服恶的唯一方式。尼克对盖茨比说:“他们那一伙全放在一块都比不上你。”虽然盖茨比在错误的命运中死去了,但其强烈的爱与单纯的心证明了他精神的伟大。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是一个顽强崇高的、误入歧途的人,他对梦想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然而他的梦想也随着黛西离去而消逝,他年少时一文不名却志向远大,去世时家财万贯却无人吊唁,内质的美丽与外在的压迫形成一组悖论,盖茨比在生命的悖论中艰难地追求着“绿光”,并为之而死去,在死亡的悲歌中痛苦洗去了世俗的恶臭,积累的悲剧感也被释放,盖茨比最终穿透黑暗,剥离出执着勇敢的精神内核。

四、结语

盖茨比的悲剧是复杂的,小说表面上讲述的是盖茨比求爱不成的悲剧,但更藏匿着盖茨比对美的终极追求,审美追求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反差形成张力,驱使着盖茨比野心勃勃地侵略外界,构建审美意象中的完美世界。混沌道路与崇高精神之间的巨大反差尤其让人震动,也使死亡的悲剧感更加纯粹有力。金钱本会消解人物个性的高贵,但盖茨比的死亡弥合了灵与肉之间的悖逆,肉体消散但灵魂不灭。

菲茨杰拉德如盖茨比一样,身体沉浸于享乐,灵魂却纯洁自由,尼克和盖茨比都有一颗纯净善良的心,但个性不同,代表了他精神的两面:尼克清醒敏感,盖茨比狂热迷醉。他在小说中见证了盖茨比离世,似乎也预见了自己的死亡,这显示出作家内心的无力和悲怆,也是菲茨杰拉德对物欲困境的回应:只有永恒的死亡才能消解过去的荒唐放肆。菲茨杰拉德创造了两个对立又融合的人物,试图通过悲剧和泪水从罪孽的享乐中挣脱,安抚因沉湎其中而痛苦焦灼的心灵,最终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不过,悲剧的结局并不意味着盖茨比人生的悲剧,菲茨杰拉德并没有因为盖茨比死去而否定了他生存的意义,他用“了不起”(great)形容盖茨比,正是对他悲剧性奋斗的衷心褒扬,小说结尾写道:“我们奋力搏击,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冲退,回到了过去。”盖茨比此生都在逆水行舟,也总是被水浪冲回过去,他的追求始终没有完成,但是他最闪光、最“了不起”的正是行舟的努力与勇气。

猜你喜欢
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认真
完美无缺的作品
领导文萃(2020年16期)2020-08-28 11:25:11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兵器知识(2018年4期)2018-04-18 09:31:34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3:29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电影评介(2016年12期)2016-08-23 22:00:35
空位
读者欣赏(2014年6期)2014-07-03 03: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