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声乐歌剧《一首桃花》的情感表达

2021-11-13 03:24甘晓芬
名家名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演唱者林徽因桃花

甘晓芬

我国民族声乐歌剧《再别康桥》中有一主要唱段《一首桃花》,这一歌曲的作曲者为周雪石,作词者是林徽因,是一首女高音歌曲。观众在欣赏演唱时,会感受到林徽因通过歌词对自己和徐志摩美好经历的回忆,无论是曲词还是情感都非常真挚,给观众带来美好的欣赏体验。在制作《一首桃花》时,对西方歌剧的表达形式有所借鉴,并融合我国歌曲演唱和创作等因素,从而成了歌剧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首桃花》的情感表达,能够将林徽因诗歌的内涵准确抒发出来。

一、作品分析

《一首桃花》的作词者是林徽因,歌词中体现出林徽因诗词的特点。深入分析歌词,即可得知歌曲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同时歌词中还蕴含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一)音乐美

《一首桃花》中蕴含音乐美感,其主要以歌剧形式来展现,因此作词时词句中会蕴含音乐元素。创作词句过程中,林徽因合理地掌控了韵脚以及节奏感,在许多小节末尾可发现词句韵脚,无论是阅读歌词还是演唱歌词,都会具有节奏感,非常适合歌剧演唱。

(二)绘画美

林徽因在创作《一首桃花》的歌词时,主要是想通过桃花比喻自己,以歌词的形式回忆和徐志摩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因而歌词中会蕴含少女内心的美好情感。在创作中应用了描写手法,听众欣赏歌曲时,能够通过品读歌词构建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画中美丽少女顾盼生姿,特别是“露凝的娇艳”“嫣红”以及“生姿的顾盼”等词句都可诠释少女情怀,将少女面对情感时存在的悸动和憧憬情感表达出来,使歌曲更具美感。

(三)建筑美

《一首桃花》的歌词,排列规整,长短错落有致,可体现出建筑美。在欣赏整部作品后可发现,其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歌词写实,可以较为舒缓地演唱,而后面部分歌词在演唱中会较为急切,需要两者合理搭配应用,更好地表达情感。

二、情感表达的途径

(一)理解歌词含义

演唱者在演唱前需要深入理解歌词,并通过优美的歌声将歌词含义表达出来,只有仔细研究歌词,才能够深刻地传达歌曲内涵。为了成长为优秀的演唱者,演唱者需要提升自身演唱技能,也要站在客观角度探究作品,只有将作品背景以及歌曲作词者和作曲者风格挖掘出来,才可深入解读作品。通常歌曲是先有词再有曲,在写好歌词后,作曲家结合歌词内容来谱写与作品符合的旋律,使词曲完美结合,再通过演唱表达出来,才能够成为观众欣赏的艺术品。歌词能够表现出歌曲内容,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地演绎,需深刻理解歌词含义,由此掌握歌曲的情感语调,例如悲伤、快乐、激情、徘徊、无拘无束或者是深沉,以此更高质量地诠释歌曲。歌词是演唱人员物质化的结果,也是演唱者流露内心真实情感的途径,因而演唱者需要具备理解歌词的能力,在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后,才可向观众展示作品。

(二)注重节奏律动

音乐中音符时值强弱、长短和重复可构成节奏,韵律和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节奏是人通过听觉跟随歌曲节拍和主题来感受到的艺术形式,其包括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具有严密性、分裂性。在音乐中,速度和节奏是灵魂,节拍指的是音乐旋律的强弱,而速度是指音乐旋律的快慢,结合这两者称为节奏。具有良好节奏感是唱好歌的必备条件,需要演唱者平时多想、多听、多唱,并注重呼吸、换气和停顿。节奏和声音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基于此来解决艺术和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每个曲子都具备基本的节奏型,演唱者演唱时需掌握这些要素,演唱者在数准节拍后需要感觉节奏,通过内心感受节奏律动,根据乐曲情境合理确定节奏型。节奏中韵律是其核心,在快速段落或者是有规律伴奏音型上韵律能够体现出来,为了演唱好歌曲,需要在内心感受节奏,体会节拍分组,掌控作者要表达的内涵。

三、《一首桃花》情感表达的具体表现

(一)音乐方面的表现

上文提到为了将一部作品演绎好需要了解歌曲表达的内涵,需要了解词的内涵,也应精准掌握曲调,只有结合开展这两项工作才能够更加符合情境地演绎歌曲。演唱者在演艺作品前需要深入地理解和感悟歌曲内涵,了解歌曲中的故事以及作词者所要表达的心情、情感和意图。《一首桃花》歌词是作词者林徽因触景生情而写下的,当年林徽因卧病在床,在徐志摩来探望后写下这首词。作曲家周学时了解这一情景后,将曲结构分为两段,A段更注重吟咏桃花在静态时的韵味,以此来指代林徽因端庄清澈、传统高雅的形象。该歌曲节奏是每分钟六十九拍,比较舒缓,前奏共有十二小节,相对来说比较长,能够将欣赏者带入特定而美好的情境中,女子通过嫣红烂漫的桃花寄予相思之情,可体现出婉约、静雅、朦胧的感觉。作曲家非常巧妙地应用三连音,语调似说话,这可体现出静态美。另外,起始标是P,需要弱唱,开头歌词“桃花、桃花”与其相对应,在每句开头处进行切分和附点,可使人更快地融入情境中。而B段更注重表达动态桃花,这也是整个歌曲的高潮,速度不断加快,达到三拍子,并持续高潮,通过三连音展现桃花动态。具体来说,作曲者以张弛有度的曲风和强弱、速度的差别,配合适当节奏的优美旋律来展现少女的多情和端庄。

(二)语言方面的表现

为了将歌词表达好,语言是重点,语言能够承载情感,并传递思想,演唱者通过语言将情感精准抒发出来,与观众交流,使其形成共鸣。声音只是表现语言的工具,即使具备娴熟技巧和优秀嗓音也很难将歌曲情感表达出来,而演唱《一首桃花》具有较高难度,要求演唱者演唱功底深厚。演唱时需要结合应用高音和美声,以此将语言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演唱A段的“桃花、桃花”时,需演唱者的控制能力较强,发出与情境相符的弱声,像“桃”字,不仅难咬字,也很难准确归韵。特别是首字开头占据小字二组之d上,如果没有良好发挥,会出现发不出声音的情况,受众听不清歌词。另外,演唱过程中不应过分表现民族唱法,如果这样做会导致声音苍白刺耳,难以表现出静雅的魅力和意境。因此表演时需起于较高位置,确保咬字清楚。在演唱“朵朵”这两个字时需要开阔,并大跳八度,由小字一组转换至小字二组g,咬字过程中不应大口翕合,保证字尾清晰、元音纯正、气息拉紧,运用柔美声色将桃花静态优美的感觉体现出来,直到最后的“含着笑”,需紧密连接上句,确保一气呵成,在换气后继续唱下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展现出林徽因温婉多情的内心。而演唱B段时,需要加快加急,并在合理的时间爆发,唱到“看”字时,应拉住气息下走,通过元音来表现,演唱“一撇一撇”时,需缓慢,并逐渐进入高潮,这可将林徽因内心含蓄和柔软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演唱风格方面

对歌曲含义有一定理解后,无论歌词寓意多么深刻,曲子多么优美,观众赏析依旧会受到呈现效果的影响。对歌曲艺术来说,还是需要通过演唱将抽象艺术呈现为具体美感,和受众产生联系,这意味着演唱者需通过演唱形式呈现,这是二次创作。演唱者的表现需要使受众感受到歌曲情境以及情感,并联想这一故事。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演唱者注重自己所采用的演唱风格。演唱者对《一首桃花》进行演唱时,需具有较好的情感表现能力,从内到外展现歌曲,不应曲高和寡,也不应低俗。演唱者应该深入理解故事,自己也应融入情境中,需要演唱过程中极富诗意,并且渐渐深入,还有一定的忧伤情感。在歌曲两段的表达中,需要有所区别,A段应该进行清雅舒缓的表达,体现出林徽因内心婉约含蓄的情感,就像是柔美的桃花一样。B段可澎湃,就像海上浪花,不断拍打着海岸,但最终是平静的。热烈情感与静美情感相结合,突出牢固中的灵动,既奔放又克制,就像是在风中的桃花一般,从热烈中透出传统理性的静雅,由此刻画林徽因的形象,尽管她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渴望爱情,但也静婉和端庄。

四、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歌剧《一首桃花》具备艺术美感,无论是曲还是词,都可将林徽因丰富多情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歌词中用桃花来隐喻林徽因,表达其对于爱情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中具备含蓄的心情。为了通过演唱将这种情感准确表达出来,需要深入理解歌词、掌握节奏,进而从音乐、语言和演唱风格等方面来表达歌曲所呈现出的热情、静婉等状态以及哀愁、澎湃等情绪。

猜你喜欢
演唱者林徽因桃花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桃花眼
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喊桃花
斗牛犬“桃花”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林徽因的美,都在这里
此情只应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