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摘要:在当前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发展背景下,就要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所以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当前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角度来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加深刻地体会。小学生在日常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夯实,这样才能便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这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深刻地感悟,增强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传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474
引言
随着欧美文化和思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在当前显得衰微。传统文化中如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优秀品质在新时期很难看到,享乐主义、自我主义、纪律性差等问题在学生身上显得比较突出。整体来说,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正在消失,这样也反映出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未能有效地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题中之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将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在识字、写字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的理解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小学生的识字和文字认识基础。以此为前提,小学生有必要掌握汉字的写法和应用规律。读汉字的最高殿堂的是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氏》《千字文》《弟子规》,小学语文教师,教授识文断字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以另外一种形式引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例如将结合了古典故事的动画视频应用在授课中,让孩子反复观看并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还让其对更多的汉字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了解到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读和写,而是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文化内容与其引申的含义。在汉字板书教育的过程中,排版的美观也很重要。如果小学生想在书写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应该在高年级增加书法课程,这样可以提高书写的规范性。汉字文化的韵味,以“字写好,路走好,做好人”的汉字文化主题来开展活动,书法的欣赏和临摹课程的教育相结合,突破口为汉字的字形的规则,形义的特点,并将德育融入其中,中国的汉字是母语,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护自己的母亲,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爱护中激发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将其渲染课堂之上,让学生对书法产生浓浓的兴趣,“观赏”-“模仿”,从“字”-“章”法,学生识字和写字教授,能够正确掌握书写的法则,还可以掌握文化的精髓。在指导识字、写字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敏锐地抓住传统文化渗透的契机,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设置传统文化游戏
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极为鲜明,通过教学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形式,能够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也能够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并且也根据不同的文化有了独特的文化习俗。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传统节日的节日特色不那么鲜明,有一些学生甚至不了解传统节日,对此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从中讲解一些传统习俗的特色。端午节的龙舟和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和月饼、重阳节的登高、清明节的踏青,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蕴含着传统文化,可以从一些故事传说入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例如,元宵节的猜灯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在民族传统习俗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猜灯谜更好地了解这一民间习俗,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善于思考,更好地认识汉字。例如,前言不对后语“品”,格外小心一点(惊),明月伴人游(胖)等,通过这些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学生也可以自发地设计或者是查阅一些灯谜。教师举办猜灯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几个学生查找和设计灯谜,并且做成纸条放在箱子里,其他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回答灯谜,答对加分,答错扣分,轮流答题,抢答题、问答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能够让小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也能够在游戏中猜灯谜,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也能够认识更多的传统文字。
三、深入挖掘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
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较少,为了使其能够看懂教材中的文字,编者在教材中插入了较为丰富的图画,这些图画大多具有深刻的寓意。在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普遍采用了中国元素,并且使其得到巧妙运用。这样的教材编写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并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讲解到“天地人”“金木水火土”这个部分时,教材中插入的是傅抱石先生的水墨画作品,运用了山水写意以及留白的艺术手法,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得以体现。又如,教师讲解到“猜字谜”这个部分时,教材中的插图是具有古典特色的“灯笼”元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喜悦。再如,教师讲解到《神州谣》这篇课文时,教材中插入了万里长城的图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凝结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教师对教材插图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元素。
结束语
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學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要注重对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努力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二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92.
[2]张德忠.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J].家长,2019(32):91.
[3]张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8(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