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摘要:在国家高度关注和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幼儿教育当中,能够使幼儿在学习节气习俗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就此,本文便从家园共育的角度,从节气教育的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入手,就如何将节气教育引入家园共育实践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节气教育;家园共育;幼儿园;幼儿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34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人岁自然规律的探索,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尚浅的幼儿园幼儿来讲,其对二十四节气几乎一无所知。进而在现今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将节气教育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融入家园共育,不仅是对新时期教学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对幼儿教育资源的丰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针对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实际,就节气教育融入家园共育进行实践论述如下。
一、注重节气教育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吸引小朋友们参与各项活动的原动力,在组织开展幼儿园节气教育课程时,也要和幼儿家长携手,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爱好为其发掘有趣的教育素材,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其可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节气知识的积累,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古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在古老的传说中说在“秋分”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而天文学家也做了讲解,秋分这一天的白天和晚上是平衡的,鸡蛋树立起来的稳定性最好。进而在秋分节气到来这一天,幼儿教师便可以提前与幼儿家长沟通,让他们为孩子准备一颗生鸡蛋带到幼儿园来,并在晨间活动时,带领小朋友们开展“竖蛋比赛”,看谁能把鸡蛋竖起来,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鸡蛋竖起来,也看看谁的鸡蛋可以坚持更长的“站立时间”……从而借助竖蛋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小朋友们在感知传统游戏乐趣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一些科学道理,并在收获快乐情绪体验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自身对节气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注重节气教育的综合性
节气知识力不仅蕴含着古代人民在农业生活、生产方面的智慧,还体现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在实际的节气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和家长一起,教育幼儿学习节气知识,还要注重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引入综合性的教育知识,使幼儿在学习节气知识的同时,能够尊重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一到就代表着寒冷的冬天就要开始了,在这一天北方又吃饺子的习俗,幼儿园便可以将中午的午餐食谱调整成饺子,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过“立冬”。同时在回家之后,也可以让家长们给孩子讲一讲“立冬吃饺子”的寓意: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所代表的是秋天和冬天的交界,所以在立冬這个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立冬还是古代社会的“四时八节”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会在这一天开展祭祀和饮宴活动,对此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带领幼儿观看相关内容……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节气知识教育来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注重节气教育的实践性
《3~6岁儿童成长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进而在家园共育理念的引导下,幼儿园节气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实践性,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知识引导,以使幼儿在真切的体验和实际的参与中加深对节气知识的学习印象,促成节气教育效果的事半功倍。
例如,“清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清明之后,气温逐渐升高,是农民伯伯开展春耕的大好时机,同时清明也是法定节假日,是“祭奠先祖、缅怀先烈”的日子,进而在清明假期,教师们便可以组织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主题教育活动。即首先组织幼儿和家长代表到当地的烈士陵园为烈士们鲜花,为其讲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然后再带领小朋友们到附近的公园或者广场开展放风筝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比一比谁的风筝放得最好、最高……以带领幼儿享受清明之后春光的美好,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清明节气的认知,教育幼儿懂得感恩,能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实践证明,将节气教育引入新时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当中,在丰富和拓展教育资源的同时,可以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知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进而作为幼儿教师便要在家园共育理念的指引下,与幼儿家长一起带领幼儿有效学习节、深刻认知节气,使其能够乐在其中、悟在其中,助推幼儿优良个性和情感状态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俊平.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课程实施[J].山西教育(幼教),2019,(03):56-57.
【2】王娇.二十四节气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12):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