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12 13:39:26陈敬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国学高中语文素养

陈敬华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与积淀,对国人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教育部门的主要工作。众所周知,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在高中阶段,故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国学经典的教育,教师要对国学教育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对于中小学生们激发学习现代国学的热情也需要及时加以充分引导和给予鼓励,让中小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深刻认识和真正领会现代国学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内涵外延,以便在初小中学阶段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学人生观与核心价值观,从而有效推动中小学生的更全面的自我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结合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并且能够很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字:国学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231

引言

文化自信的視角下,国学经典得到复兴。它承载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心思想,因此高中语文教育教师除了教书的基本任务以外,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国学典籍和高中语文知识的有效融合能够更良好的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纵观我国高中教育与国学经典结合的发展,其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工作。

一、高中语文教师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同样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一些信仰缺失、道德标准低下、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了不理的影响。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中存在着互相攀比、自私的利己主义等,正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却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荼毒,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种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身的修养欠缺。因此,学生非常需要接受国学优秀典籍的精神洗礼与文化熏陶,唯有如此方可有效提升每个学生的自身整体思想综合文化素养,并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身体全方位健康发展。

二、国学教育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学措施

前文已经对国学教育和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做过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为更好的推动新课程改革,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全体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革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想。切实的将国学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高效的结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懈努力。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综合文化素养,构建和谐良好师生关系

想要将国学经典内行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学习,对国学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注意老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学生有明显的向师性。故此广大教师在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不断利用国学经典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以此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一线语文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的语言学科知识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这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里所提到的文化知识就包含了国学知识,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并且不断的内化。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国学的兴趣,并培育学生对研习国学的民族荣誉感。

(二)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国学教育效果与品质

新课标改革实施后,高中语文老师要更主动的完成思维转变任务,在日程的教学中进一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以优化与革新。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学校教学模式,在国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诵读,还要指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的把握,对国学作品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自我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认识。因此在进行国学知识的教学之前,教师要对作者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做简单的说明。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老师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便取得事倍功的成效。最后,老师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但能够节约上课时间,而且提升了学习效果,而且能够为学生学习国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的开外活动,弘扬国学经典

在校园文化创建方面,要着重对国学知识进行宣传,一些壁画、标语、墙体图案等都可以用来宣传国学经典,总之,要重视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此外,还多举办国学演讲、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每日一篇诗歌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教育活动,来增强学生参加国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国学典籍的诵读活动,这可以很好的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读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作好笔记,这样还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做到学以致用。

结束语

国学文化对当代学生的发展和三观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新课程改革对广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故此广大的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与国学知识相结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国学知识储备,还要采用创新及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国学教育的水平。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11-13.

[2]朱厚霞.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开发[J].教育现代化,2018,5(08):358-359.

[3]李亚鹏.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国学素养的提高方法[J].教育现代化,2020,7(12):134-136.

[4]夏阳阳.国学教育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26):122-124.

猜你喜欢
国学高中语文素养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