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军
摘要:时间对于每一个初中生而言是都是最宝贵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障碍,打造出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全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深入地学习数学,同时让学生在解读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充足的乐趣和愉悦。教师要让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更加积极的态势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让自己的头脑中搭建起相关的知识网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169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需要将全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更加富有个性。所以,身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去革新思想和观念,彻底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地把握新课改的趋势和本质,让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得到实施,让多元化的课堂建构起来,更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实效,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全面的发展。
一、开展课堂解题活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较好的解题能力。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解题教学的开展实施,应根据数学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分层开放的数学习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解题活动,促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明晰解题思路和方法。
举例来说,在教授“有理数的加法”时,有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从未接触异号两个数的加法,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设置了课堂解题的活动。上课后,笔者首先对这节课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有理数运算规律的应用,等学生对有理数的计算有所了解之后,再为学生设置一些例题,让学生充分练习本节课程所学的知识,如:(-3)+(+2)=?(+3)+(-3)=?设置好例题后,笔者会给学生较大的解题空间,强化了学生加有理数的计算技巧。
二、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教师在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化学习时,不能罔顾现实,以一种异想天开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在合作的同时,更好地结合课本的需要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长能力和活力,且能让学生的学习智慧得到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教师要赋予学生更大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讨论和交流。
例如,在教授“探索平行直线的条件”这一课时,是让学生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法。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把学生分成10组,每组5人,分组时科学地划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各组的平均学习能力基本一致;接着,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体探究任务,以此来引导小组成员的讨论。笔者将在学生讨论时参與每一个小组当中,监督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完善课堂评价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一个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实现教育的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情因素,结合学科的特色,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水平评价体系,体现出学生的成长。主要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立足于课堂,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可以对学习的技能和内容产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找到错误,并且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对课堂学习进行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举例来说,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课程时,笔者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笔者把正面评价定位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表现,在课堂中形成一种相互竞争、你追我赶的氛围。此外,笔者也会给表现较差的学生激励性评价,主要是鼓励他们不断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都是低效、无效甚至消极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教学指导,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举例来说,课程教学中,笔者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学生的体验,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主动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具体情况。此外,笔者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消化已学知识,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总而言之,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足够睿智、清醒的个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和突破,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懂得:知识的获得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应该试着去分析自我的问题,也能在分析问题后,让自我实现综合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光红,宋方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45-146.
[2]郑定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