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条
摘要:与其它现代化教学模式相比,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游戏化”模式的合理化应用,不仅有利于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以此同时在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以及发展幼儿智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渠道。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践行策略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在优化教学课堂的前提下为幼儿全面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052
引言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阶段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工作者除了要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外,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幼儿时期儿童身心正处于发展初期,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课程教学中传统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甚至还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化发展,为此要想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整体质量,确保“游戏化”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现已迫在眉睫。
一、创建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活动参与度
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实施时,为确保实施效益的最大化发挥,首先教育工作者需明确新课程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为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紧紧围绕“幼儿”,通过增设一些趣味元素在营造良好游戏教学氛围的前提下调动幼儿活动参与度。就目前来讲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师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建契合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能有效调动他们课程活动参与度,从而在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锻炼他们知识运用能力。在現阶段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时教育工作者需加强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结合文本教学内容创建游戏情境,并在情景中增加一些趣味元素(科学探究小实验,动植物观察角等)和游戏元素(积木、拼图等),从而在烘托课堂教育教学氛围的前提下促使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由此既保证了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提升了幼儿园教育整体教学效果。
二、创新游戏形式,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阶段是幼儿各项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教育教学工作能否落实到位不仅关乎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成效,甚至还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为此要想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对游戏教学形式不断创新,由此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调动他们学习热情,并最终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条件。经调查在以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时,教育工作者普遍采取活动实践的方式,但并未对实践内容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久而久之教学工作形式化在影响整体教育教学成效的同时也对幼儿全面化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确保每位幼儿全面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在游戏开展前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幼儿实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制度,在帮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培养他们遵守规则意识,与此同时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游戏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情景创建、课外实践),而后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职责来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并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化指导,以此来全面提升课程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优化游戏素材,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
幼儿“游戏精神”的有效性培养从某方面来讲,是新课改下“游戏化”教学模式实施时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而在教学中“游戏素材”是否合理,对游戏化教学模式践行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为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精神,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对游戏形式进行不断创新外,对游戏素材进行不断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换言之就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尽量选用幼儿熟悉的素材亦或是可以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于在全面提高幼儿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确保他们自身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去搜集自身感兴趣的素材,然后通过与他们进行共同设计,由此在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语
概括而言,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儿而言,为改善当前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现状,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外,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实施时还要对落实手段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在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落实(构建良好游戏情境、创新游戏教学形式、优化游戏教学素材)的前提下,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黄雪琴,徐瑞华,张建新.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05):102-103.
[2]甘卓玛,李雯雯,徐海洋.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39):10-11.
[3]方艺,张志辉,张家鹏.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