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功
摘要:对初中的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能够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良好成长,有利于学生以我国家的发展为自身的目标,有利于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有利于培育学生崇高的道德。 本文据此分析了核心的价值观念渗入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路径及方法,以期为历史与社会的授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初中历史与社会; 融入路径; 教学策略 ;
引言
在现行的历史与社会授课环节中,具备核心的价值观念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形成的,更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需要历史与社会的授课老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总结方法。争取将学校、父母、社会等众多教育力量一起合作、互相配合, 共同为培育学生的核心观念而不断的努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历史与社会的授课经验,简单谈一下历史与社会授课环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入。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授课中核心价值观念渗入的重要作用
初中的历史课程对于培育健全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促进性和积极推动作用,在课堂上对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初中时期的历史课本内容很多、差别广泛,不论是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的历史,不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其他国家的社会和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可以被当做是进行核心的价值观念教育的一些典型的素材。所以,在历史的授课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历史课本中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念,也可以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整理、补充、加以丰富 ,还可以在实际的授课环节中让学生践行核心的价值观念, 也可以借助实际的案例、历史片段、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等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念。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自身情感的教育是历史授课环节中不能缺少的一个方面,但这却不是历史授课的全部内容,教授历史的老师还需要注意一些知识的讲述以及学生思维的指引,这样对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授课环节中,老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自身的修养,坚持正确的历史授课的原则,最终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转换为自己的基本品德。把发展和培育核心的价值观念加入到历史与社会的授课环节中可以发挥历史与社会这个科目的独特功能,这也是历史与社会授课当中的一个闪光点。从某一角度而言,这也是提升我国实力的一个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路径及策略
2.1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与社会的授课环节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使历史与社会的授课内容更丰富,又利于更好的实现教育的价值。
2.1.1“富强、文明、民主、和谐”渗入到历史授课之中
“富强、文明、民主、和谐”是从国家的角度体现了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的具体载体。上个世纪我国的历史是有史以来的一次血泪史、侮辱史和探索史。老师应培育学生的爱国思想,指引学生关注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培养学生与国家同存亡、共发展的热情。比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的时候,老师应下意识地给学生渗入我国核心的价值观念,指引学生了解到,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有一大批爱国的人士揣着创建伟大中国的理想,并为此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激励学生以能够以国家为主,奋发向上。
2.1.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渗入到历史授课之中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角度的价值观念,也是我党积极分子的一个远大的追求。尤其是自我党诞生以来,为传承这一核心的观念,再接再厉,奋勇向前。比如,给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成果是如何被盗取,讲解我党发展的伟大历史,陈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人民共同理想和社会普遍追求,详细讲解这一观念的性质。法治因素是核心观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在进行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着很多的不足,如“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国法治方面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对学生认识发质的重要性提供了很好的事例。我国提出要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建设成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从此依法治国成为一个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丰碑。
2.1.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渗入到历史授课之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衡量当前人们道德水平的一个规范。我国的发展史不能脱离众多爱过人士的努力,这也是我国不断发展和向前的基础与力量。初中的授课环节需要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利用我国古大的四大发明、五四运动以及众多爱国人士不断的奋斗与牺牲来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如今的美妙生活是多么的难得,激起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能够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敬业是我国最传统的一个美德,也是我党为人民不断服务的重要体现。在历史的授课环节中,可以通过找出一些人物身上存在的伟大精神来让学生所了解。诚信也是人民的一种美好的品质,老师可以通过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诚实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让学生能够具备诚实的品质,才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友善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更好地加入到班级的大环境中。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有很多友善的例子,老师应该善于运用这些例子,让学生学会友善的对待他人。
2.2课外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多彩的一些形式和课外的活动,通过课堂内部和外部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树立以社会为核心的价值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和掌握的知识程度,有效地组织一些课外的授课活动。比如,开展历史与社会教育讲座、学生讲历史故事、开展历史辩论会等,让广大学生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历史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也可以去参观一些有关历史的纪念碑、博物馆、有关历史文化遗址,观看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电视剧等,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通过开展历史与社会的课外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更好地把核心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授课环节中,让学生都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实现以史育人的效果。通过课内和课外的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历史见识,使学生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更深的体会,进而更好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作为历史老师,应注重运用历史与社会的授课环节培育学生的正确观念,让广大学生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发扬人; 让学生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把学生培育成祖国的伟大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谢亚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模式探析[J].读写算,2020(19):9-10.
[2]钱玉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模式探析[J].读写算,2020(13):27-28.
[3]汪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