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美伶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产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及繁荣稳定。建筑类大学生是建筑产业的主要从业人员。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关系到建筑产业的长远发展,对建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引导有助于其成长成才。本文对所带的建筑类高职院班级进行的就业引导实践为基础,介绍了建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引导思考及探索。通过就业取向调查结果,教师可以较为清楚每位学生的就业取向,因此就可以在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框架下,因人而异地开展一系列培养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学生毕业就业的引导。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学要求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的班会活动。[1]主题班会可澄清是非和提高认识,能有效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有助于相互了解。考虑到目前建筑企业面临严重的困境,建筑类学生就业困难,可通过以建筑发展、建筑类学生就业、自我认识等作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建筑的前世今生,了解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规划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规划自己的就业目标,调整心态,有条不紊地面对毕业时的就业问题,有助于学生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间进行培养方案框架下的补充学习,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就业。开展主题班会有助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2]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成长。笔者开展职业规划的主题班会后,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大部分学生能够以就业者的角度思考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获得的能力,整体效果良好。
用人单位是毕业生的求职目标,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的要求对学生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工作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专业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有必要经常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并及时传达给学生,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学习行为的鞭策。笔者通过调研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领导座谈交流,用人单位期望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较好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学生培养单位也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以及学生毕业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基本素养等,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
校友作为就业过来人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对本专业的就业现状、岗位能力需求和行业情况比较了解,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校友了解本专业就业及工作情况是最直接、最客观的方式。笔者通过邀请已参加工作的校友回校讲座并与学生现场交流,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工资待遇、行业发展前景等。通过校友回校讲座,与学生分享其求职经验、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就业观念、价值观念等,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大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总会抉择不定、难以选择,个别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就业恐惧症,因此在临近就业期间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面临的问题。对当年本行业情况、就业情况、就业渠道、招聘单位及注意事项进行较全面的辅导,并积极引入求职案例,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进行择业,处理好学习和就业两个问题。笔者对本班级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全面的就业辅导,第一次主要内容:就业单位介绍,本行业情况介绍,就业渠道、就业注意事项介绍、求职案例介绍等;第二次主要内容:根据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就业经验。毕业生工作的专业相关度较低,尤其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应该转变狭隘的“就业定终身”观念,应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实现多角度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引导过程中,作为高职校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就业行情,经常关注就业信息,不留死角地与学生分享。
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就业取向呈现多样性,一对多的形式难以覆盖所有学生,因此有必要在整体就业辅导基础上进行单个辅导,并进行敦促。在学生就业期间,通过交流平台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学生一起分析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同时,手机二十四小时保持畅通,随时接听学生的就业咨询。对就业不积极或就业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解决思想或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理性择业。
目前建筑行业面临较为严重的困难,建筑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如何让建筑类学生在大学期间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就业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一位建筑类专业教师、辅导员,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