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语言中的非精确表述

2021-11-12 21:21◎陈
新闻前哨 2021年7期
关键词:精准语言

◎陈 凯

一、非精确表述的概念

《新概念英语》中有一篇课文讲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题目叫作《确切数字》(The Facts),说的是一家知名杂志社的记者被派到非洲一个新成立的国家,采写一篇有关总统府的文章。记者不久就发回了报道,可编辑看了第一句就拒绝发表。文章的开头是:“数百级台阶通向环绕总统府的高墙”。编辑要求记者弄清台阶的确切数字和围墙的准确高度。这位记者立即着手去搜集这些“重要事实”,但不幸的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将这些数据寄出。原来他被关进了监狱,但最后他总算得到允许发了一份电报。电报中,他告诉编辑,当他数着第1084级台阶、通向总统府15英尺高的围墙时,他被逮捕了!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这篇“冷幽默”的文章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尤其是“准确”,不论哪个年代、不论哪个国度,都是衡量新闻语言不可或缺的尺度。但对“准确”二字要求达到什么个程度,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主张越精准越精确就越好,有的人则认为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一定的模糊度。正如课文中这句“数百级台阶通向环绕总统府的高墙”,“数百级”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但在读者心中已经能够形成比较具体的印象;而“总统府的高墙”到底有多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并不就那么关心。“1084级台阶通向环绕总统府的15英尺高的围墙”,如果文章修改成这样,固然提供了更精确更精准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对于文章的主题、对于读者的阅读来说,可能真的“无关紧要”。新闻的“准确”到底要精确到何等程度,要看报道的内容,更要看读者的需要。

这里就涉及一个概念——非精确表述。笔者认为,新闻语言必须是准确的,这一点不能有什么含糊。有许多新闻界同仁,认为新闻语言可以是准确的,有时也可以是“模糊”的,不少文章还探讨了这种“模糊写作”“模糊语言”的功用。笔者理解、甚至赞同这些作者的意思和观点,但笔者不同意所谓“新闻语言的模糊性”之类的说法。新闻是传播信息的,新闻语言作为报道的载体和形式,是为新闻报道的内容服务的,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同向的。也就是说,新闻传播信息,就是要消除和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新闻语言就是为确定信息的准确性,消除和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服务的,其本身就必须是确定的、准确的、无歧义的。换个角度说,新闻语言在坚持准确性的原则下,在大部分情况下其表述都应该是精确的;但有时在不影响读者阅读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不那么精确的;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则必须是不精确的。我把这后两种不精确的情况,称之为“新闻语言的非精确表述”。

二、非精确表述的分类

新闻语言的非精确表述,既存在于消息类作品中,也存在于通讯类作品中,但以消息为典型;它可以出现在新闻的所有要素中(5 个“W”、1 个“H”),但更多地表现为数字、时间、人名、地名、职务等具体细节。这种非精确表述,按其形成原因,可以进一步分为强制型和非强制型两类,前者是因为政策性因素所致,后者则是因为习惯性因素所致。

形成强制型非精确表述的政策性因素,包括新闻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因素。新闻宣传必须准确、全面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既要“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同时也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视信息安全。新闻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其所有的报道均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防止新闻泄密。新闻报道也要讲求职业道德,尊重被采访人和被报道人人格,保护好当事人个人隐私。这些政策性规定,就要求某些新闻事实的表述不能那么清晰、那么精确。这些规定,是带有强制性的,其所形成的非精确表述就是

强制型非精确表述。如:4月30日15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

在这一句陈述中,发射的时间、地点、方式、对象都是精确表述的,发射结果则是定性表述——“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至于是什么“预定轨道”,其具体数据如何,报道则是保密的。这就是非精确表述。这种保密要求按国家规定是强制性的,所以叫强制型非精确表述。

又如,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首次披露边境冲突全过程——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强制型非精确表述不同,非强制型非精确表述则是由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和读者的阅读能力所决定的。它不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同时尊重语言习惯,相信读者的阅读力、理解力。如毛泽东的两篇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文的导语分别是——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其中,“大约三十万人”“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3个数字均是概数,是没有精确、也无需精确的。这样的表述大气磅礴,与新闻的内容相互映托、互为表里,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如椽巨笔和中国文字的豪放之美。

三、非精确表述的作用

以上谈了非精确表述的两大分类,那么非精确表述在新闻写作中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笔者以为,非精确表述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即有助于体现和促进新闻的保密性、写意性、通俗性。

1.保密性作用。为了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保护集团和个人的正当权益,防止机要信息的泄露,许多国家的法律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媒体实行新闻保密。即使没有法律明文规定,新闻保密也是新闻政策或行业规定的重要内容。新闻保密有两种做法,一是不予报道,即毛泽东所说的“新闻从来就有新闻、旧闻、不闻之分”中的“不闻”;二是对新闻的某些事实和要素在表述上模糊化,即非精确表述。前文中,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等的具体时间在文中有意隐去,可以看作是第一种做法;而“某边防团”“某机步营”以及“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等,则是第二种做法。很明显,没有非精确表述手法的运用,则难以实现新闻保密。

2.写意性作用。如果把新闻写作技巧中的精确表述比作“工笔”或“写实”,那么非精确表述则可比为“写意”。虽然“写意”是艺术创作术语,但作为一种审美,在新闻写作中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得当,则可大大提升新闻作品的美感。写意俗称“粗笔”,用笔不求工细,讲究的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神态和意趣。在这点上,新闻写作的非精确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文中“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就是对新闻事实中过程要素的非精确表述,也是“写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3.通俗性作用。非精确表述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了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和读者的阅读心理,相信读者的阅读力、理解力,因而也就具有了群众性和通俗性。打个比方,我们说“太阳升起来了”,谁也不会认为这话有毛病。但如果有个人跳出来说,太阳系里太阳是不动的,是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公转,所以这话不科学、不精准,要改为“地球的这一方转向了太阳”之类,我们肯定会目瞪口呆、哑然失笑!但你能说这话不科学、不精准吗?那是相当的科学,相当的精准!但语言的科学和精准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更不一定为群众所接受。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好语言的根本是尊重语言的习惯。《新概念英语》中的那个故事之所以显得滑稽,也就因为这个缘故。

四、非精确表述的界限

非精确表述在新闻写作中有很独特的作用,但它不是没有边际的,如果运用不当,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具体来说,新闻语言的非精确表述有三大界限:

1.不能违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写作中的非精确表述,不能歪曲事实、隐瞒真相,掩耳盗铃,王顾左右而言他。

2.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非精确表述的实质,是以对非主要事实的“虚写”,来衬托主要事实的“实写”,用以更好地传播信息、突出主题。如果对新闻的主要事实和重要环节表述不清、笼统含混,那就违背了新闻的准确性,就不是非精确表述,至少是运用不当。因为这必然造成信息传播的梗阻、读者阅读的困难,从而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初衷。

3.不能有负于新闻的历史义务。今天的新闻乃是明天的历史和档案,新闻工作者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时代的记录者。这就要求新闻作品对当下重要事实的记载和记录要尽量翔实、具体,新闻写作中对事实的表述要尽量精准,全面真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固然不用为了“无关紧要”的数据等追求极端的“精确”,但我们也要尽量多地为历史留下今天精彩的细节。

总之,新闻语言的非精确表述,是在新闻语言准确性前提下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它的作用是明显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但它也是有边际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努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运用失当。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非精确表述”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否科学得当,还有待于新闻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精准语言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的打铁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精准扶贫二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