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场感”为“好观点”赋能

2021-11-12 21:21程曼诗
新闻前哨 2021年7期
关键词:现场感评论员党报

◎程曼诗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毛泽东同志也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对于媒体评论员而言,眼力、脑力、笔力一直是长板,而脚力相对较为薄弱。

在“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且难辨真假,社会认知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播场景和传受关系已经不是过去的单一形态,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边界被打破。新的媒介生态,让处于交叉地带的现场评论拥有了一定生长空间。不少党报评论部纷纷试水现场评论这一新样式,通过强化评论员的“脚功”,让评论深入现场,让观点带着露珠,有效克服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的问题。

在价值多元、舆论纷呈的时代,舆论引导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更是舆论场主流声音的代表,直接影响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在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需要进一步积极践行“四力”要求,推出现场评论的创新做法,以思想力提升影响力,以“好观点”强化评论的“现场感”,通过现场感为言论赋能,让新闻评论沾上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息。

一、言论的一种新形态

“现场评论”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于2018年7月在评论版推出的新闻评论新栏目,打破了新闻评论传统的生产路径和生产范式,也标志着评论界的一次改革探索,为评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人民日报推出的“我在长江”“我在进博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与河长面对面”等系列现场评论,鼓励评论员以“组团作战”或者“单枪匹马”的方式深入特定采访场景。慢慢的,从人民日报到地方党报,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评论部纷纷开设现场评论版块。从选题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基层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党史学习等领域;从写作主体看,主要是评论员、地方记者站记者担任采、写、编、评主力;从传播途径看,主要是通过报纸、两微一端等进行融合传播。由此可见,现场评论让坐而论道的评论员有机会参与到现场,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社情的全面了解,锤炼了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让笔下文章“上连党心,下接民心”。

1.脚“深”方能文不“浅”

有了现场感,评论写起来就不一样。现场评论本质上还是评论,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过去评论中居高临下、官腔太浓、表达失焦空洞的“话”风。如今党报评论部一般年轻人居多,他们大多出了校门又进单位门,或者距离采访部门较远,离新闻前沿、基层一线较久,新闻采访的基本功被逐渐淡化。脚“深”方能文不“浅”,现场评论通过把评论员推到新闻一线,有助于让埋头书斋的小同志“墩墩苗”,老同志“接地气”。评论员在现场通过观察、走访、调研,获取第一手直接经验,向群众学习,感受更切实、语言更朴实、观点更扎实,着力选题创新、写法创新,有助于不断增强评论的贴近性、生动性。

2.以“我”的眼光洞察现场

过去的党报评论实践中,由于接触的大多是重要文件或者已成型的新闻稿,导致评论员站得离新闻现场较远,久而久之形成居高临下的话语方式,习惯以“俯视”的视角展开观点论述。而在现场评论的实践中,评论员直接与社会现实和调研对象面对面,以“我”的眼光洞察现场,犹如摄像机的镜头,在不断“推、拉、摇、移、升、降”的动态过程中展现“浸入式”表达,让读者对场景产生“代入感”。融合事实价值与评论价值,使故事线与观点线交织。有的现场评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外,更多关注民情民意,从广大群众的立场出发,就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件发表观点、提出建议,为受众服务,符合大众需求,获得好评。

二、现场评论的定位要清晰

现场评论是党报评论矩阵的“轻骑兵”,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部分模糊地带。在进行现场评论内容生产时,有必要厘清相关思路,清晰定位,才能推出更多高质量评论产品。

1.“在现场”不等于“有现场”,明晰“述”与“评”的界限

在现场实景中,采访对象与采访内容不一定到达预期目标,写作切口也不一定能找准。这就对评论员的现场掌控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让采访对象尽可能多提供素材。一方面是要“看菜下饭”,根据现场观察灵活调整报道主题,深下去、沉下来;一方面是要“下水捉鱼”,在现场目光四射、打开视野,找到鲜活的视角、细节,为读者呈现独到的、过目难忘的观点态度,察人之所未察、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同时现场评论区别于现场报道,不仅仅是新闻事实的简单堆砌,要体现言论增量,要明晰“述”和“评”的界限。例如《湖北日报》现场评论《山路之变留下最好见证》,评论员来到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探寻穷山坳变成富裕村的致富密码。在夹叙夹议中体现 “要想富,先修路”的评论主题,以新闻叙述代替过去“观点 +材料”的论证模式,兼顾现场的故事性和评论的思辨性,用道理的现实感带给受众新感受。需要注意的是,现场评论应当由“观点”来统摄新闻事实,包括第一手的数据、史料、细节、案例等,更多的事实本身就代表观点,做好取舍。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以此作为论证中事实选择的标准和依据,而非杂乱堆砌新闻事实,掩盖中心观点或者导致主题失焦变形。

2.现场评论不等同于成绩单,力求写真问题、真写问题

好的评论文章的特点大多是有问题感和思想深度,有论述的锐度和力度、写真问题、真写问题。切忌过度粉饰美化,成为简单的成绩单和工作总结展示。哪怕是谈经验成绩,也要保持相对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大视野、大格局中审视地方经验做法,由点及面,由具体到一般,提供借鉴和参考。例如《湖北日报》现场评论《激活不等不靠的奋斗基因》,评论员深入到三峡移民村宜昌市许家冲,了解问题突出、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发现当地通过政府好政策和群众勤劳的双手,大力发展茶叶、民宿、刺绣等产业,从现场采写到新鲜的观点——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这就提炼出了移民村、贫困村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启示。

3.用有代表性的“点”,反映整体性的“面”

现场评论在策划时,除了确定选题,还要确定采访地点。与新闻报道不同的是,现场评论选取的地点和采访对象需要考虑,是否具有参考性、能否以小见大,能否以点带面。现场评论囿于字数限制,不可能像长篇通讯那样大开大合、铺陈篇幅,这就要求评论员找到一个独特的支点,通过支点撬动评论主题。《人民日报》的现场评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现场评论·督战未摘帽贫困县②)》,语气平和,语言通俗。记者来到云南怒江,探访高山峡谷中的10万少数民族群众大搬迁的成效,发现脱贫攻坚路上,易地搬迁不仅是帮群众建新房、安新家,还包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群众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见,现场评论是说理的,不仅要思想深刻,还要能以理服人,找到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给更多类似地方提供治理方法上的参考。

现场评论是党报评论的新事物,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除了要把握“述”与“评”的界限,写真问题、真写问题,以“点”带“面”之外,还有些问题有待思考:比如如何平衡既有现场感又能体现时度效;如何平衡既做好“大开大合”的重大主题的观点阐释,又能收获新媒介生态下良好的传播效果;如何平衡既有思想穿透力的文字表达,又有图片、短视频、H5、直播等多样的可视化呈现……无论哪种方式的评论,都是为了提升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用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现场感评论员党报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