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欣
吉林财经大学
众所周知,俄语语法尤其是词法的学习对于高校零起点俄语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极其复杂多变且困难重重。俄语专业语法教师在教授词法时面临课时少任务重的严峻挑战,俄语学习者在词法学习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大量的学习难点,如实词中的名词、代词和数词的类别,性、数、格的意义及变化;形容词的类别和性质程度变化,性、数、格的意义及变化;动词的体、时、态、式、人称的意义、使用及变化;副词的类别和性质程度变化等等。解决困扰俄语词法教与学的实际问题,需要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支撑。王新萍老师的学术专著《俄语词法学》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的问世为解决上述教与学的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在指导俄语实践语法的教学方面,《俄语词法学》基于作者25 年的高校俄语专业从教经历与体会,尤其是俄语实践语法授课的点滴积累与俄语理论语法钻研的自身感悟,形成了俄语词法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弥补了国内理论语法著作和教程对俄语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阐述简略的不足。著作系统地构建词的构成手段和方法,词的形态、变化类型和规则,词的形式的功能和用法、词的语法类别等。全书中心对象是词,从词法学视角研究词。《俄语词法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俄语语法形式的概念,语法形式的意义,语法形式的类型;俄语语法意义的概念,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的关系,语法意义与词的形式的关系;语法范畴的概念及性质,语法范畴的类别,语法范畴的常项选择;综合性语法手段和分析性语法手段;词类的划分准则、历史演变及词类转化形式。全书旨在帮助俄语教师和研究者系统宏观地把握俄语词法学,为俄语语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引领正确的理论方向。
在指导俄语实践语法的学习方面,《俄语词法学》深入浅出地指导高校零起点俄语学习者的语法学习与实践,为俄语语法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俄语学习者形成纵向历时的词法知识架构。全书全面细致地剖析了俄语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性质程度、情态性、确定性-不确定性等语法范畴,词缀法、语音交替、异干构形、重复、重音及内部屈折等俄语综合性语法手段,词序、语调及辅助词等俄语分析性语法手段,名词化、形容词化、副词化、代词化、前置词化、感叹词化和状态词化等词类转化形式。可以说俄语语法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在俄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等级考试,还是全国俄语翻译资格证书等级考试中,考察俄语语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题等都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且俄语听、说、读、写、译等言语技能的形成也离不开扎实的俄语语法知识,特别是牢靠的俄语词法知识。
俄语语法与其他外语,如英语语法相比,更复杂且更难理解。例如,俄语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过于复杂,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匹配到单词中还是很难记忆与正确应用。随着学习者接触到的俄语单词的增加,俄语语法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初学时能否建立一个相对条理清晰,涵盖全面的语法知识架构对于俄语学习者尤为重要。《俄语词法学》系统地阐释、科学地编排,内容由浅入深,语言易于理解,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俄语词法谱系,方便其学习掌握。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俄语语法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俄语语法内容庞杂,难以较为全面地、长时间地保持记忆,时常可能混淆相近却又有差异的内容,比如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具体使用规则。第二,语法理论只是理论,勉强可以应付各类书面考试,却没有真正化理论为实际,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口语表达障碍,以及书面表达时的选择困难。第三,特殊情况较多,使得俄语使用灵活多变,对这一问题应予以重视,特殊积累记忆,积累不够往往造成使用困难和理解困难,所以多看、多听、多学、多记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总之俄语语法学习过程中,将所有的知识强行用一般规则概括往往困难重重,所以一般规则的记忆再加上特殊情况的大量积累缺一不可,学以致用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第四,俄语语法学习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作指导,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中有清晰完整的语法理论框架支撑,通过大量的语法实践丰富语法理论的醇熟。
《俄语词法学》在指导俄语实践语法教学与学习方面,不失为一部力作。不足之处体现在俄语例证不是很丰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章节论述相较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章节篇幅过小。未来俄语词法学的研究可以扩展到与俄语其它分支学科相结合,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