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超脱的人生价值观

2021-11-12 11:18刘居清新疆库车市第二中学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方山画技旷达

■刘居清/新疆库车市第二中学

使人苦恼的往往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自己的“心结”,从至交起伏跌宕和抑扬升沉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中参悟不幸,似乎是命途多舛的苏轼必须完成的人生命题,参悟沉淀后,苏轼开悟,超脱的人生价值观使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安于岁月静好,欣然接受命运安排的逆境与不公,去激愤,淡功名,存旷达,知丰足,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终结了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内心的痛苦与憔悴,终结了曾追求生命的繁华和岁月的浩荡而带来的累累伤痕,开启了他们风平浪静、安稳旷达而又淡泊洒脱的人生之旅。若无俗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复杂的社会中,方山子、文与可、庞安常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放下,能在平淡的日子里活出了精彩。在咀嚼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失意中,苏轼通过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彻悟生活的本质不能受心情的好坏的影响,生活中的困苦、磨难,只是对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处事的考验罢了,钢的韧度就是在自己经历的逆境中不断地自我调整练就的。如果不幸是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的人生经历,那么这种经历却会让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旷达和淡泊,如果说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的旷达和淡泊必须经历沧桑的话,那么这种沧桑就是一种成熟。这就是《方山子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游沙湖》带给苏轼和师生的启示。

一、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成就了方山子

写方山子,作者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精心设计情节和细节,文章第一段,看似简介方山子生平,实则重点交代因何归隐,这位文武兼备、武艺超强的有志之士,欲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终不遇”三个字是全文的落脚点,内涵深刻,突出方山子在成为隐士之前的异于常人之处。方山子自少年时代侠气十足,正义凛然,心怀大志,受人崇敬,理应是个驰骋疆场、平定边事的大英雄,然而武备不兴的北宋却一味求和,方山子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只得改弦易辙,弃武学文,读书求仕方可报效国家,有所作为,然而满腹经纶,却依旧于事无补。方山子的辛酸苦辣一言难尽,都饱含在“终不遇”三字里。

第二段承接文章第一段,写方山子的“终不遇”,作者贬官黄州,偶遇方山子,原来方山子真实的名字是陈慥,是作者的老朋友。命途多舛,多年不见,各有苦衷,互道心曲,当方山子得知苏轼谪居失意境况时,“俯而不答,仰而笑”,这七个字的细节描写,妙笔生辉,深含弦外之音,更深一层地揭示出方山子内心的痛苦,也表现了方山子放下荣辱得失后的释然,丰富了方山子的形象。“答”则没有放下,一言难尽,“不答”更符合隐遗不仕的形象,“此时无声胜有声”,方山子看破不说破,是自己远离尘世后的沉淀,沉淀下来的智慧足以成就自我。社会本就很复杂,很多人因为没有放下,使本就复杂的生活更加复杂。方山子“呼余宿其家”,苏轼见到方山子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惊异于方山子人生道路上的另辟蹊径,并开始解读方山子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淡泊不代表退缩,超脱也不是认输的表现,而是一种更好地处事方式。受制于整个时代的桎梏,只有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拯救自己的良方,“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唯有淡泊超脱,方可愉悦自己。方山子之酒正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黄州同为“不遇”苏轼与方山子产生了共鸣,也为方山子这种与世隔绝的清苦生活产生“自得之意”。

第三段用倒叙的手法刻画了方山子往日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气宇轩昂、本领超强,有志于用世,再加上“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但方山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荣华富贵非方山子所求,功名利禄非方山子所欲,怀才不遇,志不得展,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强烈对比,暗含苏轼对世道不公的极端不满和怨恨。

二、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成就了文与可

写文与可,作者突出两点:一是高超的画技,二是清廉超脱的志趣。二者看似无关联,实则互为表里,清廉超脱的志趣是“里”,高超的画技为“表”,正是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成就了文与可高超的画技。

作者记叙与文与可交往的第一件趣事就突出了文与可的脱俗淡泊,即“不自贵重”。虽才情过人,却从不沽名钓誉,不屈从世俗。厌世俗求画,无拘率直的他将缣素“投诸地”,骂曰:“吾将以为袜材。”鄙弃名利、率性洒脱的个性跃然纸上。文与可是一个纯粹的心无杂念的画师,其精湛的画技源于无任何杂质的热爱,基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如果文与可脱不开物欲,为名利而累心累身,就不可能有纯净的内心,也就无法做到“成竹于胸”、“振笔直遂”和“兔起鹘落”,更不可能在画法研究上有所突破。率真的文与可与苏轼分享自己的洒脱与可爱,戏说“袜材当萃于子矣”,苏轼不愧是文与可的知己,知道文与可若随从世俗,可能会风光一时,最终也不一定快乐。坦荡,真实,自重,自警,睿智,洒脱,不求闻达,享受心如止水的快乐,陶醉于“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的创作,才能水到渠成地获得惊人的成就。于是苏轼围绕着竹叶画法的“神似”诙谐地与文与可互动,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突出了文与可高超的画技和“胸有成竹”画论的卓越实践,也暗示出文与可竹画受人青睐、尊重和推崇的原因,并引出“筼筜谷诗”失笑喷饭满案的趣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文与可没有奔走到拥挤的名利路上,看淡名利、宁静致远,当太守期间,没有脱下苦行僧似的袈裟,虔诚于“渭滨千亩竹”中,开后世“湖州竹派”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淡泊超脱是情致远达的舟楫,在此种心态下生活的人,没有猥猥琐琐和惊悸不安,唯有心灵的满足和灵魂的典雅,故而成就了真正的王者文与可。

三、超脱的人生价值观成就了庞安常

“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作者带着一身的郁闷在谪居之地看田而得病,这个“病”可能多半是心情不好造成的。心病不好治,因与和作者“皆一时异人”,庞安常将其治愈了。庞安常是“以眼为耳”的神医,却隐没于穷乡;苏轼是“以手为口”的才子,却贬居僻壤。同病相怜,治好心病,就得给原本消极的事情赋予积极的东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庞安常虽“聋”,却“颖悟绝人”,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活出了自己的独立不倚,苏轼豁然开朗,原来人生最大的包袱不是拿不起来,而是放不下去,超脱不了;人生注定有缺憾,超脱荣辱得失,让心归零,方可断开烦扰。超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战略和低调的智慧,超脱的人生价值观让不健全的庞安常赢了自己。苦中作乐,笑看人生困境,“异人”所见略同,既然紧握的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不如松开双手,放下,世界就在你手中,自己的战争,打赢就靠自己运筹帷幄。《游沙湖》重点不在记游,而在感悟。

世间之事,皆为无常,每一种变故,都是一种沉淀,不患得患失,不自悲自弃,乐观之人不负赘,旷达之人不受伤。超脱让两个“异人”在得到与失去中换来了一份开悟,修炼出一份笃定和从容。

四、结语

在经历了“得”与“失”的洗礼后,探讨人类永恒的困境似乎是苏轼的宿命,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给身处困惑的苏轼留下了处世的范本,使苏轼懂得如何处理个人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关系,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意愿与纷扰的生活的关系,懂得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内心。《方山子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游沙湖》这三篇散文启示我们得与失相克,有选择就有放弃;得与失相生,东隅失之,桑榆收之。在失去名利的过往中,在荣辱兴衰的经历中,苏轼的认识日渐明朗,思想趋于透彻,精神渐臻伟岸,内心达到平和,舍弃激愤,放下怨怒,舍常人、俗人之难舍,方能得常人、俗人之难得,心胸平和,心态淡定,方能“也无风雨也无晴”!患得患失可能是被喧嚣和熙熙攘攘的世界裹挟着的红尘之人心里上过不去的坎,《方山子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游沙湖》中超脱的人生价值观解决了包括苏轼在内的人们的通病,紧紧抓住一些本该失去的、不属于你的东西而不松手,失去的不仅是自我,可能还有未来和你整个的人生,看开比看透重要,得之淡然,失之释然,得一时坦然,失一时豁然,通透而又超脱地看待官场的输与赢、沉与浮,彻悟精神的快乐和内心的酣畅是方山子、文与可和庞安常留给苏轼的生活法宝和思想红利。

猜你喜欢
方山画技旷达
《方山子传》中人物形象“异”之探究
如方山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小编一起画“金猪”
小编一起画“金猪”
油画行思录之三:狭缝之间天地宽
解读《方山子传》中五个问句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