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玲 徐爱光 黄嘉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广州市某肿瘤医院医师使用国家集采药品意愿的因素,提高医师使用集采药品意愿,为保证医院集采药品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分别按科室随机抽取广州某一肿瘤医院的医师作为研究样本,借鉴Venkatesh与Davis的技术接受量表自编问卷。分析医师使用集采药品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医师使用集采药品意愿受到医师的行为态度、感知风险影响,另外医师的性别、学历与职称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结论:通过提升医师对集采药品的行为态度评价与降低其感知风险性,有利于提高医师使用集采药品的意愿,同时也利于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对于国家集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采药品的用量以及价格对比的情况,缺少对患者或医师的主观使用意愿方面的调查。由于集采大部分为仿制药品,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双方的使用意愿。本研究针对医师作为患者的代理人,选择对应病情的药物,本文针对医师使用首轮“4+7”国家集采药品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医师使用意愿,促进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6月-10月,以广州市某间三甲肿瘤医院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该院拥有25个临床专科,现因疫情防控原因仅开放800张床位,本次调查按临床科室分层抽样,分别进行两轮调查。问卷通过医院医保办协助下发,第一轮派发原始自编问卷85份,收集了80份有效问卷,并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调整,再次派发220份问卷,最终回收204份有效问卷数据,回收率达92.7%。
1.2 方法
本研究应用UTAUT理论、TRA理论以及感知风险理论,首次设定了解程度、绩效期望、社会影响、行为态度、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维度,医师性别、年龄、学历与职称作为个人信息以及调节变量调查。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均使用EpiData3.1进行双录入,首轮80份问卷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问卷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效度分析)。本文研究医师使用“4+7”中选药品的意愿影响因素,具一定主观性,适合结构方程模型。
2 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变量设置了行为态度、了解程度、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4个潜变量根据模型匹适度检验结果与路径系数调整,得到医院医师对中选药品的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见图1。
由上图可知,在结构方程模型估算结果中,有两种估计值,分别为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估计值与标准化回归系数估计值。上图数值为标准化值,代表估计一个变量变化一个标准单位时,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标准单位数,主要用于比较影响力大小。结果显示,医师的行为态度正向影响医师使用集采药品的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医师使用集采药品的意愿,且行为态度影响力较感知风险的大。
3 讨论
3.1 影响医师使用集采药品意愿的因素分析
本文基于肿瘤医院医师使用“4+7”集采药品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中,研究结果与预先设定的潜变量维度不一,根据首轮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重新调整维度为了解程度、行为态度、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剔除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两个维度。实际原因考虑为根据相关理论自行设计的问卷未能完全贴合药品集采的实施情况,绩效期望维度主要调查使用者对使用物品情况对工作帮助程度,帮助程度越大,则使用意愿越大,而中选药品的使用有一定的用量硬性指标,且案例专科医院采取先完成中选药品的用量要求才可用同通用名的药品,可能为意愿调查中不能符合理论维度的原因。社会影响维度主要调查使用者感知周边群体对使用物品的人的程度,部分内容与行为态度维度有交叉,且因社会影响调查因素与个人态度结合密切,所以相关条目合并至行为态度这一维度中。
3.2 建议
医师对中选药品的使用意愿与感知风险成负相关关系。案例医院部分医师表示由于“4+7”中大部分为仿制药,担心仿制药的药效不及原研药,另外在采访调查中也有案例医院部分患者认为仿制药不及原研药,强烈要求使用原研药。考虑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选药品的遴选机制未能及时向大众普及,中选药品在竞标前需要满足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企业信誉良好,并确保能生产大批量药品等条件,需要让医患双方均了解中选药品的质量可靠,才更容易接受使用中选药品。另外,仿制药的药效确实需要时间验证,因为除了保障药品的品质之外,药效还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为保证医师及患者对越来越多的中选药品有信心,药品生产企业与政府需健全中选药品生产及监管体系,降低提供中选药品的风险性,增强对中选药品的使用意愿。
参考文献:
[1]何溪滢.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对药品价格的影响[J].中国政府采购,2011(10):77-80.
[2]陈文静,汤少梁等.放开政府定价后我国药品价格调整方向与国际经验借鉴[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01):29-32.
[3]沈洪濤.中国药品价格管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