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周绮蕴
摘要: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中,美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校本课程无疑承担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使命,它也为美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制定科学的校本课程更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其中,美术校本课程就承担起最直观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美术校本课程;美育
素质教育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向一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快速成长,转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参与者。而美术教师,作为素
质教育与美育的最前沿战士,在新课改中更是承擔着重大使命。2011年美术新课标的修订发布,给予了美术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组织者、参与者的巨大机会。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更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为素质教育和美育助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的教育,也是培养其通过感知美、爱好美而去自发创造美的教育。它是提升学生美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美育任重道远,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征程上,学校美育的力量不可小视,它是沁入式的在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校本课程对美育的促进
作为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校本课程与美育相结合,更能体现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兼具发挥多重作用:第一,校本课程不受学科学段限制,是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课程,它能为美育的实施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更多链接。第二,美育与生活贴近,学生自身所感受到的事物是最好的审美教育。而校本课程所汲取的也多是学生身边所相关的资源。从美育的高度出发,能更好地深度解释与开发这些资源。比如,我校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美术校本课程以行知教育理念为基石,以知美、行美为落脚点,把教育目标提高到科学、美学乃至哲学的高度,这无疑是一种有传承有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第三,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夯实“以生为本”,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美术学科是与各个学科都有关联的一个重要学科,而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是最能直观达到美育目的的。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通过系统的美术课程对学生进行美育,效果显著。学生从小对自然之美的直观感受,对社会生活之美的直观体验,对艺术创造之美的直观参与,在老师合理巧妙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去认识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既基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贴近生活,在国家课程的大框架下实现课程的总体要求与地方特色的平衡发展,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进而为美育打造更宽广的舞台。
(一)挖掘理论深度,全面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由陶行知老先生创办,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贯秉承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从生活出发,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它们必须紧密联系。且学校教育不局限于书本,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二)系统课程+社团活动,致力美术特色打造
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九年分高中低段管理,开发符合各段学生学情的课程,通过美术社团和工作坊,致力美术特色打造,使美术学科更具凝聚力和感召力,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学校文化特点。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对美育的渗透作用
美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学校教育中不是孤立的,需要各个学科的配合努力,也需要加强家校共育。美术学科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直观接触美的第一前线,更应不断开拓,为美育的渗透提供更大平台。
(一)合理引导学生,从感知美到发现美,再到主动去创造美
大自然、人类社会、人际交往等,无处不充满美,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陶行知老先生坚持“生活即教育”,就跟艺术一样,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美术课程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多学科,结合生活,去感知知识的美,去发现生活的美,并主动去创造属于他们的人生之美。只要形成对美的追求的良性循环,我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学习生活,自然而然越来越美。
(二)特色美术成果,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美术作为视觉艺术,能通过绘画手工等作品最直观的呈现思想情感,使观者受到触动。根据我校教育理念,用特色美术作品配合打造校园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学生走进校园,校园文化就能默默影响其行为和思想,学生走出校门,学校的教育观念还是能影响其在生活中的知美、行美。这无疑是美育的最佳阵地。
参考文献:
[1]李宗乐,陈实.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邹尚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5.
[3]唐弘容,刘杰.学校课程质量评价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