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瑞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学习模式等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完成和健全创新创业沙龙体系研究,实现从“学生自主”到“学管结合”,从而更好地为当下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活动的开展与管理提供新的尝试与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0-0116-03
1 引言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新工科发展研究工作,要求地方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1]。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必备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
创新创业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目前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部分。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重要思想,始终秉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创新思想。高校通过开展大创沙龙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所学到的内容更加深刻,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相关行业信息,针对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研究方向。创新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学习就不够深入。所以,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沙龙教育体系研究是特别重要的。
2 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在国家不断地提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各方面优惠政策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逐渐针对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了很多活动和竞赛,如举办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等类型的比赛。但是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各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宣传力度大但学生对其兴趣不高,存在学校深入研究政策较浅、开展的方式不够完善等现状,出现很多的问题。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思想贯彻不足
高校都在不断地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类竞赛活动,但是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没有深入,只是知道创新创业是做点产品出来的、是参加比赛能获奖的、以学生为消费群体的销售以及获得想应学分等粗浅的认知。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开展创新创业的重要思想是什么、未来用途是什么等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学生思想贯彻体系缺乏系统性。
2.2 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学习程度不足
大部分学生目前还普遍存在一种“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态度,没有参加创新创业的概念。即使是有创新创业意识,也是把创新创业当作一门普通课程来学习,敷衍了事。即使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但还是课时多、参与少、类型创新不够,学生没有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发现目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也没有了解国家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发展的重视。
2.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欠缺,与专业课程衔接较差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3];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4]。因此,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能力,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参与实践,使高校大学生触碰、感知到理解创新创业。但是现存的问题是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没有在生产一线实践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仍然停留在表面。
另外,创新创业通识课与专业和实践的分离。学生学习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后,只做结业测试,相应后续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衔接不上,不能将创新创业课程中理论应用到某一门专业课中,与专业课程衔接较差,不能达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2.4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活动开展的政策文件研究深度不够
各级有关部门下发的针对高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多,但是学校对于国家各级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较浅,不能够深入地为学生讲解其想法能够利用什么优惠政策,创新创业只是宣传力度大,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导致学生在创业时寻求不到帮助。
2.5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平台不够完善
高校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在资金资助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开展的场所、创业开展的地点和实验工具等一些便利条件,但因部分同学工具和物品使用不当损坏、丢失等一些问题,因管理不当导致高校资产流失,其他小组使用工具供不应求,没有针对创新创业平台的使用出台使用要求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3 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构建
在贯彻“大众创业,萬众创新”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创新创业沙龙教育体系进行构建,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怎样深入地贯彻文件精神,能够带动大学生提升创新性思维的活动;如何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活动的思想,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各方面的漏洞等,也是目前高校教师所研究的一个热门而又现实的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现在已经在国家船舶行业工作,在校期间参加了各种创新创业类比赛,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何使创新创业这门课程摆脱乏味的课堂,通过更多更有效的方式,带动学生提高对创新创业的思想、学习、就业、开展等问题的认识,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沙龙的教育体系,提出研究内容的主要解决办法。
3.1 加强贯彻创新创业思想,促进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沙龙
高校对创新创业宣传的同时,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思想的教育,不能光让学生认为参加创新创业就是在完成一个项目,应该深入地通过创新的沙龙教育模式让学生深入贯彻国家对开展创新创业的相关思想,创新创业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不论是在校上课还是步入社会的工作岗位,创业还是参与各类工程项目都离不开创新。要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扶持,企业对创新思维的注重都关系着自己未来的发展。所以,深入开展贯彻创新创业思想的体系构建尤为重要,针对本校的自身教育特色对以上重点进行规划构建沙龙体系,只有通过创新形式的沙龙模式,才能更有力地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2 探索课堂创新学习模式,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沙龙
将参加创新创业沙龙教育体系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中,让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时体验新的学习模式。创新创业沙龙可以多种模式进行,如规划一个通过已经结题并有经验的大创项目负责人或成员,按照规划定期与正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经验交流。已经结题的大创项目负责人在整个项目的开展、组织、申报、策划、实施、中期检查、实验测试、报销、申报专利、结题等一些工作均有具体思路,可以帮助正在参加大创的项目小组,还能让没申报项目大创训练项目的学生提前参与沙龙讨论中,提前对以后申报的项目有具体思路;定期结合聘用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为在校生开展经验交流报告会,不仅宣传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也学生当中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通过与大学生党员联系,开展“创新创业一带一”活动,还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更多地参与创新创业。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沙龙,去学校优秀毕业生所创业的公司或所在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毕业生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在学校开展项目的同时,去外面看看目前的就业趋势和创业趋势,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课程体系的建设及推广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理念,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设计、师资队伍培养、政策制度保障和整合多方资源等层面,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效果监控,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结合学校创新创业培育载体资源和不同类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结构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参与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通过实践进一步总结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形成系列成果并全面推广。
3.4 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沙龙
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文件很多,部分高校相关创新创业负责的部门人员较少,学习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因此应该及时地建立“123”体系建设模式:即“1”是指高校应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创新创业沙龙政策研究小组,并成立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中应有已经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和学生会成员,人员机制建设完善后,分工负责针对不同层面进行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建设智能归档系统,随时需要随时搜索关键词就能够了解相关政策;“2”是指建设“线上”“线下”的咨询体系系统,让学生能够在网上或微信平台查询自己需要的相关电子文件材料,在线下需要的时候,去创新创业沙龙政策研究小组进行寻求文件解读;“3”是指采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QQ群等方式,总结相关问题或经验定期发布,以此创新工作模式,方便指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创新创业沙龙。
3.5 完善平台基地管理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沙龙
创新创业基地是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实验场所,场所的管理、安全、财产等各方面问题也应该重视,由老师带领成立创新创业的学生组织,通过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管理,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帮助学校管理每个实验室的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每天都要去实验场所检查是否有违章用电,是否关窗锁门等,建立每个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仔细管理实验工具,建立完善使用借用系统,杜绝管理不当造成的资产流失等,采用谁需谁用、谁用谁还、谁借谁管的方式进行管理。成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能更好地管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因地而设的发展定向、受地支持的资源导向、为地服务的价值取向”明显特征,这些“接地气”“近产业”“重应用”的角色定位,最终的落脚点和突破口都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这根主线上[5]。基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理念,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學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为国家实现新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能支持。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效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进而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6]。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建设与发展新工科的迫切需要。
(4)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大学生通过提高自我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相对较晚,但未来对具备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重视的,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创新型职业学生最好的培养模式,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整理思路,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沙龙教育体系,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发展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真正目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潇潇,喻明君.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青春岁月,2020,36(02):173.
〔2〕张振国,吕全贵,郭俊先,等.新工科视域下校企合作农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农业工程,2019,09(11):90-94.
〔3〕王国亭.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24(02):7-8.
〔4〕吕勇,唐斌,刘举,等.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3(11):114-115.
〔5〕吕敏,李丹虹.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8,08(07):74-75.
〔6〕赵九州.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调整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