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砚涵,党安坤,张 栋,陈 峰,邢林林,李春蕾,王 敏,兰邹然
(1.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2.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烟台 26420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广泛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影响宿主的生殖系统,造成患病宿主流产和不孕不育,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食用被污染的动物产品等途径传播[1-2]。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3]。迄今为止,已经鉴定出12 种布鲁氏菌,其中羊种布鲁氏菌(B.melitensis)、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和猪种布鲁氏菌(B.suis)是人类和动物中最流行的菌种[4]。我国最为多见的优势流行菌种是羊种布鲁氏菌,其致病力也最强[5]。在家畜中,牛羊感染布鲁氏菌最为频繁,猪也可感染和传播布鲁氏菌。布鲁氏菌还可以传播至野牛、麋鹿、野猪、狐狸、野兔和驯鹿等野生动物,因而给世界畜牧业和经济型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6]。布病不仅能在动物之间传播,也可传播至人,因此一旦在养殖区域内存在病原,就可造成牲畜与饲养者共同感染,既影响人身体健康,又影响畜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畜间布病在我国已流行多年,至今未得到完全控制,仍以小范围、点状、分散形式流行[7]。畜间布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免疫和检疫扑杀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国际上彻底消灭布病的国家都同时采取了上述两种方式[8]。布病作为牛羊的主要疫病之一,在山东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缓解,但零星散发临床病例依然时有出现,对全省牛羊产业发展仍具有一定威胁。2016 年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为有效遏制和净化布病提供了依据。为全面了解山东省家畜布病流行情况,对2016—2020 年家畜布病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布病防控和净化策略提供依据。
在“全国动物卫生监测平台——疫病监测系统”数据库中,下载2016—2020 年山东省各年度的布病血清感染抗体监测数据。每年的监测数据均由山东省16 地市根据各年度国家和省级以及各地市的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中的布病监测要求,采集未免疫布病疫苗的牛羊猪等血清样品,开展血清感染抗体水平监测。每年监测时,采用估计流行率的采样策略,按照5%的预期流行率、95%的置信水平、5%的可接受误差进行采样数量计算。样品初筛按照国标GB/T 18646—2018 中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对初筛阳性的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检测结果按月汇总上报监测平台,对存在复检阳性1 份及以上的采样场点定义为阳性场点。
所得数据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使用卡方检验(χ2)进行相关数据比较,P<0.05 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年份的血清抗体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2016—2020 年共检测场点26 296 个,场点总饲养量为9 150 273 只/头,共检测样品1 025 069 份,检出阳性3 599 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35%;检出阳性场点367 个,平均场点阳性率为1.40%;各年份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70%、0.53%、0.24%、0.28%、0.19%,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07%、2.13%、1.04%、1.02%、0.86%,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点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2016—2020 年各年份布病血清检测统计结果
不同家畜种类的血清抗体检测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羊、奶牛和其他品种牛(肉牛除外)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43%、0.29%和0.07%,平均场点阳性率分别为1.75%、1.37%和0.42%,羊个体阳性率和场点阳性率均最高,猪和肉牛中均未检出抗体阳性,但不同家畜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点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2016—2020 年不同动物种类布病血清抗体检测统计结果
不同类型场点的血清抗体检测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种畜场、散养户和商品代场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63%、0.33%和0.31%,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50%、1.42% 和1.20%,不同类型场点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点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种畜场个体阳性率和场点阳性率均最高,而屠宰场和市场样品中未检出阳性抗体。
表3 2016—2020 年不同类型场点布病血清样品检测统计结果
布病导致的影响和危害十分广泛。据报道[9],全球每年约新增布病病例50 万人,被WHO 称之为“再度肆虐”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制定与实施家畜布病防控计划,最终将布病的危害控制在极低水平或己完全消灭家畜布病。英国、日本、海峡群岛、挪威和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向全世界宣告彻底根除了布病[10]。我国畜间布病已流行多年,目前仍以小范围、点状、分散形式流行,如广东省2019 年发生一起因饮用生羊奶而导致的布病疫情[11],甘肃省兰州市2020 年发生3 245 人布病血清学结果呈阳性的事件[12]。目前,布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按程序进行疫苗免疫和定期检疫扑杀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总体来看,山东省2016—2020 年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35%,场点阳性率为1.40%,处于较低流行水平,说明全省开展的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效果较好。
从不同年份看,2016—2020 年布病个体阳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仅2019 年略有升高,但2020 年又出现明显下降,表明山东省实施的强制免疫措施和布病净化策略逐渐取得成效。从不同家畜种类来看,羊和奶牛的个体阳性率比其他物种略高,但也均低于0.50%,而猪和肉牛未检出感染抗体,说明羊和奶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较高,需要继续加大检疫力度,提升防控效果。从不同类型场点来看,种畜场的个体阳性率略高于散养户和商品代场,但是阳性率水平较低,而屠宰场和市场样品中未检出感染抗体,说明山东省的布病防控措施实施比较到位,动物产品卫生监管力度较大,肉奶产品的卫生安全有保障。
目前全国还未达到布病彻底根除的标准,因此山东省还需继续加强布病免疫和检疫,持续加大监测力度,发现阳性立即扑杀,同时积极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和基层技术/兽医人员培训,加强外来牛羊引种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积极探索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和区域化管理,争取早日彻底根除布病,以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山东省近5年家畜布病流行率较低,总体防控效果较好,疫病发生大流行风险很低,但仍存在疫情散发风险,提示应该继续加强布病防控,积极做好免疫和检疫扑杀工作,加大引种/调运监管力度,全面提升防控能力,持续推进布病净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