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类研究生招生工作探索

2021-11-11 08:18张佩ZHANGPei陈扬霖CHENYanglin胡亚洲HUYazhou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夏令营导师研究生

□ 张佩 ZHANG Pei 陈扬霖 CHEN Yang-lin 胡亚洲 HU Ya-zhou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然而其增长速度远不及导师数量的增长速度。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生招生名额如何分配不仅是学校招生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学院层面不可忽视的关键课题,该问题在一些招生导师数明显高于招生名额数的学院尤为突出。如何选拔出优秀的医学人才,同时使优秀的导师能够匹配到优秀的生源,是招生工作自始至终的目标。因此,随着社会环境和招生政策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探索招生改革方案,优化招生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招生工作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困扰

1.院内招生指标的分配问题。研究生导师资格普遍为“终身制”,大部分教师一旦成为研究生导师即可每年享有招生资格。然而导师人数逐年增加的同时,大学配给的招生指标却相对稳定,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1]。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招生涉及专业和导师的利益,同时各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工作性质以及招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思路和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用简单的量化指标对其优劣进行排名。因此,如何在导师和专业间公平合理的分配招生指标是招生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2.招生计划制定与执行问题。招生计划通常需要提前一年制定。导师的招生意愿、科研经费和工作单位在计划制定后均有可能发生变化,而招生计划却无法及时更新。因此,对报考学生的安抚、解释和调剂等就成了招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如果将招生指标落实到专业,在录取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招生计划执行,这可能导致部分生源好的专业面对众多优秀考生无法录取,而生源不足的专业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却亟需调剂。

3.考生意愿与招生计划不匹配问题。招生计划制定时主要考虑的是学院内部的学科发展,但据此制定的招生计划并不一定能够满足考生的需求。现实中,考生的读研意愿有时与招生计划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部分就业前景欠佳的学科,学生盲目选择调剂,但入学后发现与理想专业相差甚远,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要求。

4.复试考核的方案问题。复试是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复试考核的项目如何设计,如何使考生的亮点充分展现给考委,如何评价和计算成绩,如何排位录取等每个工作环节都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严格的公平可比原则需要贯穿于复试的全过程,这也是招生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医院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探索

通过对招生工作各环节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并在工作实践中反复验证和磨合,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可操作性强、师生均易接受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1.导师招生资质严格、综合审核。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和就业等各个环节,导师始终贯穿其中。认真负责、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的导师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他们对研究生工作的总体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导师群体的总体质量,在每年制定招生计划前,需要对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含在研科研课题、近年的科研产出、培养学生的质量等,从而打破导师资格的终身制。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导师进行综合评价,将研究生获得学位、延期、就业和助研经费支出等情况均纳入导师招生资质的审核指标。符合上岗标准的导师方可纳入本年度可招生的范围,学院以此确保纳入范围的每一位导师能够满足基本条件和要求,据此从源头上把好第一道关。

2.招生指标动态管理,非“一对一”匹配。在学校层面,招生名额的分配需要考虑学院的规模、导师的数量、成果的产出以及学生培养的质量等多种因素。一个学校分给二级单位的招生名额要综合考虑该单位过去几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综合产出,将对一个学生的考核转化为对学院整体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在学院层面,随着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招生计划大框架内适当调整和改进招生指标分配方案已成为可能。在招生指标不能满足所有导师需求的情况下,不再用行政手段人为限制导师的招生,而是让所有符合招生资质的导师全部进入招生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招生指标与导师个人脱钩,即指标不再归导师个人所有。所有导师的个人介绍和招生意向都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布,导师可以在推荐免试、全国统考等招生方式中选择,考生也可以选择任何一位导师报考。一旦导师和学生互选成功,则从学院总指标中减除,周而复始,直至该学科或该学院的招生指标用完为止,最终按考生综合成绩排名进行录取,具体如下图所示。招生指标的动态管理机制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尊重考生的选择权,并有效减少招生工作中因指标分配导致的矛 盾。

图1 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录取示意图

3.预留指标用于优秀教师奖励计划。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培养单位要重视博士生导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学院预留部分招生指标用于当年优秀引进人才及杰出贡献专家等的支持奖励计划,这与一些学校为促进和支持某项工作的发展而设置的单列计划有相似之处[2]。该做法能够使招生工作更加灵活,同时兼顾学科的发展。

4.拓宽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打破信息壁垒。为促进举办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夏令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教育部于2014年明令禁止夏令营提前签约的做法。基于以上政策,医院每年定期举办暑期集中夏令营及日常的师生深度接触活动,举办夏令营的目的从单纯的“挑选优秀学生”转变为“增进学生与科室、导师的相互了解”。在夏令营交流期间,除科室介绍、师生互动、学术交流等传统活动以外,学院会安排在读研究生与参加夏令营的本科生“一对一”结对,共同度过研究生生活一日。该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自己的意向专业以及学院的学术氛围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对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和生活特点有初步的认识。通过上述活动,导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等。与此同时,通过夏令营的举办,学校的宣传视频和文字材料等也可以通过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传播出去。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积极拓宽招生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校内、校际间交流[3]。总之,以上多种举措的联合实施将对消除考生与导师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起到切实效果。

5.多维的评价指标。为充分反映考生的基本医学素养,确保医学类研究生的培养潜力,需要根据考生的不同报考类型确定考核内容,例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要涉及临床专业技能及临床思维,对科学学位研究生的考核需要注重科研素养及能力。此外,在研究生招生录取时,要根据高校统一安排确定成绩计算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成绩的计算方法。

6.择优录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公平公正是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原则,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尤为重要。公平公正的前提是公开,只有做到公开,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因此,由招生导师组成复试小组,对所有考生进行集体公开面试是保证公平公正的重要措施。在录取时,坚持按照考生综合评分由高到低的录取顺序,直至指标用尽。择优录取、双向选择的录取原则充分尊重了导师和考生的意愿,能有效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满意度的双向最优化,同时保证了录取考生整体较高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此工作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制度消除“找关系、托人情”等不正之风,引导考生将重点放在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现招生的公平与公正,给考生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实践总结

经过实践,上述基本方案使招生工作的运行更具可操作性,而且权衡了多方因素,既给予导师充分的机会,也能够激发导师招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招收到优秀的生源,从而在招生阶段即实现研究生素质的提升。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视实调整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与招生计划,例如当某些学科只有极少数可招生导师的时候,招生计划制定就会存在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招生指标是分配给这种弱势学科还是其他优势学科是需要学院根据情况来综合分析。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指标分配上注重向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科技前沿学科倾斜,经过实践并逐步完善,将实现“强者越强,弱者自然淘汰”[4]。

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尤其是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行业。随着医疗行业的改革发展,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医学类考研人数远大于其他专业[5]。医学院校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精力保障研究生招生工作,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招生工作方案,稳中求进的创造良好的医学人才培养环境。

猜你喜欢
夏令营导师研究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夏令营让我成长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