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诗的儒家思想

2021-11-11 21:24韩焕忠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2期

韩焕忠

(苏州大学 宗教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寒山子有些诗反映了他与儒学的思想关联。与唐代众多的读书人一样,寒山子也曾经刻苦攻读儒家经典,服膺儒家圣贤的教诲,希望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经邦治国上,但科举的失败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他最终由攻读儒家经典转向读诵道家老庄和究心于佛教典籍。所有这些,在传世的寒山子诗中都有非常充分的体现。

一 攻读儒家经典

隋唐实行的科举制,为出身寒门庶族的读书人提供了出仕为官的机会,同时也激发了青年才俊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的热情。在寒山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夫妇耕织读书教养下一代的场景。

父母续经多,田园不羡他。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過過。

拍手催花舞,搘颐听鸟歌。

谁当来叹贺,樵客屡经过。

这首诗首句“父母续经多”,项楚疑当作“父母读经多”,可从。由此也可以看出至少从寒山子的父母开始,他们就是以耕读传家的。寒山子的父母读过很多儒家经典,培养起爱好读书的家风,因此寒山子对于他人拥有田产庄园也就从无歆羡之意。他听着妻子轧轧织机声,儿子琅琅读书声,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情不自禁地拍起巴掌,拍出的气体鼓动身旁的花儿如同跳舞一样地颤动起来。他走到书案边坐下来,一边看着家里的情景,一边用手支着腮帮听鸟儿唱歌。寒山子门前时常有打柴的樵客们经过,他们看到寒山子家中的情景,也是赞叹不已,对寒山子获得如此的家庭幸福表示祝贺。我们说,寒山子所描绘的这种生活场景应当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广大寒门庶族读书人普遍状况的反映。

在另一首诗里,寒山子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

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他们一家人住在农人居住的茅草房之中,门前很少有达官贵人的车马经过,附近幽静的树林中聚集了众多的鸟儿,旁边宽阔的溪流里游动着许多的鱼儿,他有时带着儿子到山上去采摘野果,有时与妻子一道到山坡上去给庄稼锄草。他们家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满床的书籍。今天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们,由于正遭受着环境污染的危害,背负着种种的竞争压力,对于寒山子所描绘的这种耕读生活自然会生起向往之意,殊不知寒山子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贫困,他仅仅将这种生活状态视为自己人生的起点,因此难免会在诗中流露出抱怨和不满的情绪来:

六极常婴困,九维徒自论。

有才遗草泽,无艺闭蓬门。

日上岩犹暗,烟消谷里昏。

其中长者子,个个总无裩。

“六极”,项楚认为就是《尚书·洪范》所说的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等六种最困苦之事;“九维”,项楚认为是蔡邕述说自己遭际艰难的《九惟》之赋。我们由此可以推知,寒山子的生活里不仅有和煦的春风、和谐的田园、和美的家庭,更有各种各样艰难困苦的折磨,他无论对谁做任何的表述都不过是无人理会的自言自语而已。有才能的人被当权者遗落在草泽之中任其在贫困中自生自灭,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将自己关闭在破败的蓬门之中。就如同太阳虽然升起但岩下依然黑暗一样,就如同烟雾虽然消散但谷中依然昏暗一样,科举制度虽然给广大寒门庶族的读书人改变命运、出仕为官提供了机遇和途径,但为数众多的出身布衣的人们仍然过着衣不蔽体的日子。

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之中,寒山子仍然相信读书是有用的和有益的,是必须坚持进行下去的事情。他在诗中说: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揾蒜酱,忘计是苦辛。

寒山子理性地认识到,读书不能避免人生必然走向死亡的最终结局,也不能避免当下生活所陷入的极端贫困,但他仍然觉得识字是必要的,识字的人就比那些不识字的人强。在寒山子看来,男子汉大丈夫如果不识字的话,就无法获得安身立命的地方。读书学习可以给艰难困苦中的人们带来快乐,就像非常苦涩的黄连和极其辛辣的大蒜捣和在一起,使人们不再区分什么是苦味什么是辣味一样,刻苦的学习也会使人们忘记生活的艰苦。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寒山子出身于并不富裕的耕读之家,他且耕且读,实际上就是在为将来出仕为官做准备,因此他所努力攻读的应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不过也有人认为寒山子在这些诗中所说的经书都是佛教的经书,这大概是依据后来的寒山诗多说佛理来讲的。但在笔者看来,让与老婆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寒山子,让明显还属于年轻时期的寒山子,让刚刚开始为改变人生状况而奋斗的寒山子一上来就认真研读佛教经典,是不符合生活自身的逻辑的,研读佛教经典应当是在他经历过更多的失败,对世俗生活彻底失去信心和兴趣,孑然一身走向孤独和寂寞的荒野寒山之后的事情。

二 服膺圣贤教诲

寒山子努力攻读儒家经典,长期沉浸在儒家圣贤的教诲之中,不仅增长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经世济民的雄心壮志,而且还为他提供了许多终生服膺的道德准则。如孔子及门下关于如何结交朋友的讨论,就给他带来深入的思考。

《论语·学而》记载孔子之言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对于这则语录中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很多人理解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包括孔子的弟子卜商(字子夏)就持这种观点,《论语·子张》记载他交朋友的主张:“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寒山子不同意这种见解,他在对此写诗加以推论道:

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

非愚亦非智,从此断相闻。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

焉能拱口手,端坐鬓纷纷。

其言下之意,如果对方是智者,是比自己优秀的人,那么对方按照这一观点抛弃我,不屑与我交朋友。同样道理,如果对方是愚者,是比自己拙劣的人,那么我就不愿与他交朋友。世上的人不是比我优秀,就是比我拙劣,优秀的人不愿与我交往,拙劣的人我又不愿与之交往,那么如此一来,我也就只能断除一切的交往,晚上只能一个人呆呆地对月而歌,与月为伴;到天明也只能两眼望着天上飘浮的白云,偕白云而舞。而明月也好,白云也罢,无非都是些无情之物,最后自己闭上嘴巴,垂下手来,孤独地端身坐在那里,任凭时光空过,白发生鬓,而这又让人情何以堪呢!在笔者看来,孔子的这句话可能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那些交朋友泛滥成灾的弟子讲的,应当与《论语·述而》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说法相互参照进行理解。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张就非常不同意子夏的这种看法,《论语·子张》记载了他对子夏的批评之语:“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寒山子非常赞赏子张的这种看法,他以诗阐发其意云:

他贤君即受,不贤君莫与。

君贤他见容,不贤他亦拒。

嘉善矜不能,仁徒方得所。

劝逐子张言,抛却卜商语。

如果因为对方是贤能之人而与之交往,对方是不贤之人而予以拒绝,那么对方也会因为你的贤能而与你交往,因为你的不贤而拒绝接受,如此必将导致无人可以交往的结局。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在交往中称扬、赞叹那些道德高尚的良善之人,督促和鼓励那些一时还乏善可陈的人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这样仁人君子们才能各得其所。因此寒山子劝导大家在交友时一定要遵从子张的说法,彻底抛弃卜商的那些观点。我们也可以站在尊崇儒家至圣孔子的角度上说,在寒山子看来,只有子张的观点才符合孔圣人的本意,子夏的理解是错误的。

儒家圣贤孔子及其门下关于如何立身处世的教诲还有不少。如《论语·颜渊》有“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说法,《论语·公冶长》有“愿无伐善,无施劳”的说法,《论语·述而》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说法,《论语·卫灵公》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说法,寒山子对此莫不终身服膺,而歌之以诗云:

不须攻人恶,何用伐己善。

行之则可行,卷之则可卷。

禄厚忧积大,言深虑交浅。

闻兹若念兹,小子当自见。

通过多年的攻读儒家经典,寒山子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没有必要攻击别人的缺点,更没有必要到处炫耀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在有道之世,获得朝廷任用,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如果处无道之时,自己无法发挥才能,也可以全身而退。俸禄丰厚意味自己要操心的事情多,责任大;双方交谈如果过于深入的话,要考虑到交情浅薄,还没有到可以推心置腹的那个份上。对于长者教导的那些至理名言,要常记在心,时间久了,年轻人自能体会到其间深意。这首诗既可以是年轻的寒山子用以自勉的座右铭,也可以是年长的寒山子说给后生辈的恳切语,而作者年龄的模糊不清正好可以说明此诗中的圣贤教诲是寒山子终身持守的道德准则。

孔子是相信命运的。弟子伯牛有疾,孔子自牖执其手,《论语·雍也》记其言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被围于匡,孔子有性命之虞,《论语·子罕》记其言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颜渊》记其弟子子夏之言:“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对于儒家的命运观,寒山子赋之以诗云:

死生元有命,富贵本由天。

此是古人语,吾今非谬传。

聪明好短命,痴马矣却长年。

钝物丰财宝,醒醒汉无钱。

儒家圣贤将世人忧虑的生死贫富等问题一概委之天命,将其摒除在主观努力之外,然后专心致志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寒山子肯定也感受到了个人的各种际遇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得了的,故而非常认同儒家圣贤教诲的命运之说,以至于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地将其传授给别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也看到不少聪明人未享长寿,许多痴呆人却活了很大年纪,有些人虽然愚钝但是资财丰足,有些人虽然精明却是缺乏资产。如此之类的生活体验,都使他对儒家圣贤关于天命的教诲深信不疑。

不过,对天命的信服,固可以给儒家圣贤带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定与勇毅,也可以使人产生放弃努力、及时行乐的思想和情绪。也许是遭遇到太多的人生挫折,寒山子对天命的服膺逐渐走上了及时行乐的价值取向。

有乐且须乐,时哉不可失。

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

寄世是须臾,论钱莫啾唧。

孝经末后章,委曲陈情毕。

在这首以儒家天命观为思想底蕴的诗中,寒山子表现出一种豁达但又有些颓放的思想情趣:如果有机会行乐,那就利用好这个机会去乐吧,要知道这个机会一旦丧失就没有再来的时候。人生一世,虽然号称有百岁光阴,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拥有三万天的时光,无论任何人,都是暂时寄居在世上而已,犯不着为了那点可怜的钱财去吵闹不休。而一旦生命结束,他在尘世上所能享受到的,无非是儿女们去实践一下《孝经》最后一章即第十八章所说的那些而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末章对如何送葬祭祀的详细描述,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尘世生命的终结。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可以隐约感受到,寒山子对儒家圣贤的教诲虽然非常认同,但其思想的发展必将逸出儒家范围,走向道家乃至佛教。

三 胸怀经国大志

寒山子攻读儒家经典,服膺圣贤教诲,怀抱着经世济民的雄心壮志,希望为国家为黎民建立一番功业。事实上,他在儒家经典的启发下,也形成了一些治国理民的想法。

寒山子主张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他在诗中说: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就好像要将树木种植在大地上一样。树木如果种植在肥厚的土壤中,就会长得枝叶扶疏,长成栋梁之材,结出丰硕的果实;如果种植在瘠薄的土壤里,就会变得非常憔悴,最终枯槁而死。因此种树必须将树根深埋在土壤里,不能暴露在外,如果将树根暴露,那么树枝肯定会憔悴枯槁,果实必然会先行坠落。捕鱼人决堤放水,虽然也捉到了鱼,不过仅此一次而已。《尚书·五子之歌》中提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论语·颜渊》中记载,鲁哀公曾问孔子弟子有若,年成不好,如何解决财用不足的问题,有若便建议他将税率由原来的十分之二变为十分之一,鲁哀公大惑不解,有若解释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尽心下》中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显然,儒家经典中这些以民为本的主张和观点,是寒山子这首诗的思想来源。

寒山子反对聚敛财富。他在诗中说:

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

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

无财亦无货,鼓翼青云里。

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财富,说是为子孙谋衣食,这就像爱护自己幼鸟的枭鸟,总是为自己的幼鸟准备食物,它哪里料得到幼鸟长大之后会把自己吃掉啊!贪人聚敛了很多财富,结果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寒山子指出,散发财富给百姓可以给自己带来福气,聚敛财富则将招来祸端,没有财富的拖累,才可能实现腾飞,青云直上。《大学》中有“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灾害并至”等说法,具有主张藏富于民的意味,是对以民为本思想的深化和落实,自然也是寒山子反对聚敛财富的思想依据。

寒山子主张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他在诗中说:

养子不经师,不及都亭鼠。

何曾见好人,岂闻长者语。

为染在薰莸,应须择朋侣。

五月贩鲜鱼,莫教人笑汝。

都亭,政府在都市中所设置的馆驿,用以招待过往的名流和长者。薰莸,即香臭,薰为香草,莸为臭草。在寒山子看来,养儿育子不经过师长教诲和训导,甚至都不如都市馆驿中的老鼠。因为都市馆驿是政府招待名流长者的地方,寄生于其中的老鼠自然能在那里见到许多优秀人物,听闻睿智长者的议论。人们在香草丛中待久了会染上香味,在臭草丛中时间长了也会染上臭味,因此必须有选择地结交朋友。如果一不小心,所交匪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许多坏习惯。这就像在炎热的五月里贩卖鲜鱼,会沾上一身的鱼腥臭气,难免要被人笑话一样。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家圣贤都非常重视教育,将教育年轻人视为政府在解决民众温饱问题之后应当优先考虑的问题,相关论述在儒家经典中有很多,此处恐繁不再一一引述。寒山子在这首诗中主张应为年轻人择师选友而教导之的观点,就是对儒家圣贤重视教育思想的继承和运用,同时也是他深刻意识到儒学教化可以影响社会和官府的集中体现。

寒山子主张以民为本,藏富于民,反对聚敛民财,重视对年轻人的教化和训导,这些思想观点都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结果。他攻读儒家经典,期待着将平生所学运用到经世济民之中,但当时实行的科举制度虽然给寒门庶族的读书人带来了出仕为官的希望,要真正步入仕途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徒唤奈何而已!

四 遭遇人生挫折

寒山子以耕读传家,并非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无法凭门荫做官,故而只能走科举入仕的人生道路。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寒山子虽然饱读儒家经典,也很有治国安邦的想法,但在科场上却屡遭失意,饱受折磨,无法获得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机会。对此他毫无办法,只能将满腔的抑郁和悲愤泄之于自己的诗中。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捡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三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书由于文字优美,语句流畅,叙事简明有致,写人形象生动,是中国正统史学的典范,因此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儒家思想的载体。寒山子自谓于三史和五经都曾下过功夫,但科场的失意却使他说不起话,以至于到了很大年龄的时候,再翻开他的户籍资料,依旧被归入到不识字的白丁之中。寒山子认为这是自己命运不好造成的,瞻望未来,他觉得就像《易》之蹇卦一样,乃山上有水之象,这意味着艰险在前,也许这是由于他出生的时候恰逢虚、危二星当值的缘故吧,所以有如此诸多的不顺。他感到自己的命运还不如河边的树木,因为河边的树木每一年都有一次发青的机遇,自己这么多年竟然都没有时来运转的机会。

在科场上连年的失意,除了给他带来不停的劳碌和奔波之外,还使他的生活陷入贫穷之中。

一人好头肚,六艺尽皆通。

南见驱归北,西逢趁向东。

长飘如泛萍,不息似飞蓬。

问是何等色,姓贫名曰穷。

隋唐的科举制度除了考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吟诗作赋的能力之外,还很重视考生的长相。寒山子自谓自己的身体面貌也还不错,有关儒家六艺的学问也都非常通达,但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他不得不一次次从家乡赶到京都,从京都赶回家乡,如浮萍和飞蓬般飘荡不息。这时如果有人问他属于哪一类,他真想回答说自己姓贫名穷。

寒山子说自己姓贫名穷,并不是牢骚话,他有时因为没钱购买食物,不得不饿着肚子。

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

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

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

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

这首诗简直就是寒山子写给自己的带有自嘲意味的自画像:不知是哪里来了这么一个失魂落魄的穷措大,时不时地来礼部考场所在的南院里来探视一番,看样子他已经有三十多岁了,国家每三年考试一次,他也差不多经历了四五次的考试了。除了随身携带的书箱里有几篇好文章以外,他真算是身无长物了,因此走到食品店前,他虽然早已是饥肠辘辘,但却是连脸都不敢扭过去,生怕看到那些精美的食物自己会感觉到更饥饿。

年岁渐长,寒山子发觉自己还没有任何的谋生之术。

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

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

未能得官职,不解秉耒耜。

冬披破布衫,盖是书误己。

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雍容尔雅、风度不凡的美貌少年,因为广读经史,学问渊博,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先生、学士。当时一心一意只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最终并没有获得一官半职,也不会操作农具耕种庄稼,因此时常吃不饱肚子,在寒冷的冬天也只能披一件无法抵御寒冷的破布衫。寒山子这时强烈地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读书造成的,是读书耽误了自己。当然了,这只是寒山子在仕进无门、退守失据情况下的牢骚话,如果不读书的话,寒山子又怎么能写出至今仍然为人传诵的数百首诗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寒山子渐渐失去了入世求官的兴趣,他在诗中回首平生:

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余何不足云。

我们由此可知,寒山子当年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也曾经刻苦练习剑术,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而且他也算生活在圣明君主在位的时代。可惜的是,他学习的儒家经典在巩固和加强国家在东部区域的统治方面并未发挥作用,他练就的武艺也未能在国家向西域开疆拓土的伟业中帮助他建立功绩,他空有文武全才的本领,就这样在岁月蹉跎中逐渐老去,今后还能怎么样呢?

晚景凄凉的寒山子,想起自己早年学文习武的光辉经历和安邦定国的宏图大志,内心之中充满了失意和失落的情绪。

我们必须承认,寒山诗较多地展现了佛教的思想特色。但是寒山子早年刻苦攻读儒家经典、服膺儒家圣贤教诲、希望以儒术经世济民的经历,奠定了他后来思想发展的底色。随着科场失意、仕途无门的接连打击,他开始从道家老庄那里寻求精神的慰藉,在儒家、道家和道教都不能满足其心灵需求的情况下,他最终走向了佛教。或者说,寒山子早年的攻读儒家经典,这里还应包括对道家老庄的阅读和认同,都为他接受佛教建立了特定的前解读结构,从而使他理解的佛教带上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寒山诗由此也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