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跨界之火,锻红色名片
——评音乐剧《血色三河》

2021-11-11 18:25
中国文艺评论 2021年2期

凌 逾

艺术讲究创新,让想象的翅膀飞翔。原创音乐剧《血色三河》锐意创新,历经三年多的时间打造,作为精品入选2020年底第十四届广东艺术节参演剧目,并斩获三项大奖。该剧大胆运用全息全景投影等高科技“重现”革命历史,以影像跨界之火,锻造出新创意新气象的红色名片。

一、舞台艺术的虚实跨界呈现

《血色三河》活用跨媒介技术,以“舞台艺术+影像艺术+电子游戏”跨界融通法,设计了“全息全景电游式”舞台空间。全息投影呈现3D影像,让观众可360°无死角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电子设备媒介设计游戏,创设立体空间场景。全景式舞美设计则在舞台前景、后景、中景和左右均设置特定布景和投影,前景屏幕为透明纱屏,透出后景的影像投影和真人表演,制造出“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层层叠叠的多重复沓效果,沉浸式演绎还原了革命战争的历史。全息影像视听艺术重直观性,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舞台表演艺术重现场性,给观众同呼吸、共命运之感,而真人穿越于虚拟影像,影人同台,使得梦境与实景破框越界打通,不分彼此,这种“捕风捉影”“镜花水月”式的跨界表演法让人耳目一新。“拍一半、演一半”的影像表演跨界法,在实际运用中很有难度。关键要运筹谋划:哪些场景适合全息投影,哪些场景适合真人表演,哪些场景要提前拍制,前后投影如何与真人表演天衣无缝地对接。传统戏剧导演如果没有运用影视技术的经验,则很难实现跨界打通;若满满地全用大屏幕,表演变成了拍电影,又失去了舞蹈艺术自身的特色;如两者衔接不当,投影与表演脱节,变成不相干的两层皮,又会对戏剧表演起削弱、减分的反作用。

《血色三河》运用全息全景的跨界融合法,重点突出了革命战争题材音乐剧的“血色”——血染沙场的战争场面,展现了战斗的惨烈、牺牲的壮烈,有大气磅礴的历史厚重感,震撼感人,让人印象深刻。该剧讲述了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朱德率领起义军南撤广东,遭到国民党部队疯狂追击,国共双方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浴血奋战三昼夜,展开你死我活的决战。三河坝位于大埔县西三河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交汇,曾是清朝重要的盐运枢纽,史称“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共产党员、起义军少校营长谢啸天临危受命,与共产党员、起义军救护队队长欧阳朵朵假扮夫妻,回到客家故乡三河坝征船,以备三河坝大战。但弟弟谢啸天回家后发现,朵朵深情爱恋的黄埔军校恋人即自己的兄长谢怀烈竟是国民党特派专员,此次回乡的目的也是征船。于是,国共双方的较量、兄弟两人的情感纠葛并排铺开,矛盾重重,尖锐难解。

《血色三河》充分运用前景影像投影三河坝地形空中俯瞰图、雨暴、火灾、战争等具体的三维景观,同步字幕加入黄埔军校、三河坝战役等革命历史介绍,加上时间维度,打造四维空间,减少故事叙事、舞台赘述的压力。透纱后景则为真人版的剧场表演,现实与历史交叠成两生花,各种时空穿越并置,很有纵深感。开场前屏幕上书萧克将军题辞:“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序曲”片头全息投影为3D效果,泓暽所书风骨俨然的“血色三河”书法大字像立体雕刻般向前奔来,飞向观众,营造出血色黄昏、血色山河的壮阔气场。开场投影舒缓的影像场景:“在蓝色星球上,有一个美丽的中国;在美丽中国的南方,有一块土地叫三河……”《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主题曲抒情动听。当主要角色旁白或独唱、演员较少时,强光打在左边或右边的舞台空间。而当要突出主角表演和形象时,则用移动道具让主角在舞台中央的高台上表演,以突出主角的高大英雄形象。当恋人倾诉衷肠、互表爱意时,后景是皓月当空,景色美丽,配乐是抒情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舞台还突破剧场单一空间的设置,不时并置异时异地的空间,双线三线并列、多管齐下。比如,前景投影以“起义军部队、农民自卫队、国民党军队”竖排三行字幕划出三条雨中巷道,后景是各路真人队伍先在雨巷分唱,再齐唱突围目标:“南下+抢船+报信”。再如,左边是恋人生死诀别的剧痛时刻,右边是回忆当年恋人热恋的幸福时刻,形成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从第四场“义举”、第五场“浴火”到第六场“舍身”,情况一次比一次紧急,战争一次比一次惨烈。全剧用前幕全息投影、再加后景电子游戏式立体画面,配合密集的灯光、强悍的音响效果,声光化电一齐上阵,制造出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喊声震天动地的鏖战场面,酣战逐步将剧情推向高潮。正是高科技运用、舞美场景设计、场景调度、灯光音响效果配置等方面的探索努力,《血色三河》将革命传统教育寓于酷炫多变、生动传神的新型舞台艺术之中,铸造了高水准的视听盛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近年来,随着网络大数据、3D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舞台艺术已实现影视、电游、全息技术与剧场的深度融合。年轻一代更愿接受全新的跨媒介剧场表演方式,未来舞台很可能是全息式沉浸剧场,即VR式虚拟人活生生地站立行走,与真人演员、真实观众一起互动表演,观众全程参与表演,得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全新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血色三河》的探索具有前瞻性。

二、革命战争题材刚柔相济的表达

《血色三河》全方位展现革命战争,重述红色历史,上演革命故事,具有刚毅凛然、大义磅礴的军旅之风。该剧严格依照历史真实来设计和表演,包括军姿、军服、款式、道具、所有枪的制式等一应细节,均深入钻研考证,按比例原样复制重现。演员虽是山歌剧团成员,却很有军人气质,这是因为他们经过多轮严格的军训,真枪实弹摸爬滚打体验了军队生活。

歌剧以歌唱和音乐交代、表达剧情,注重唱腔、表演、背景、戏服等剧场典型元素。音乐剧则是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通过歌曲、台词、音乐、对白、肢体动作表演、舞蹈等表达故事情节及蕴含情感。歌剧重音乐、轻剧本,讲究高难度的美声唱法;音乐剧重剧本,重自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词义曲情的诚挚动人。歌剧的舞蹈只是穿插、增色的因素;而音乐剧的舞蹈则是重要手段。《血色三河》综合运用西方歌剧和音乐剧的长处,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效果,讲究音乐性,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作曲的水准、演员的唱功以及音乐的多样性。因再现革命战争题材,该剧歌曲的突出特色是采取军队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旋律昂扬向上;歌词大量运用短词、短句,简单易记,明快响亮,节奏紧凑。“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作为《血色三河》主题曲,旋律昂扬向上,很有感染力,“在美丽中国的南方,有一块土地叫三河,美丽三河中有一个理想的我……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歌声亲吻春山如笑的家,我想把生命活成一首歌,歌声拥抱前程似锦的国”。歌词叙事视角由远及近,由小到大,收放自如,在关键时刻多次演唱,凸显了作品主题。

《血色三河》作曲运用对比叙事法,乐音强弱得当,节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多层次对比不单调不枯燥,使歌舞为剧情服务。剧情方面,第一、二场还乡重聚与第五、六场浴火舍身的强烈对比,一个是喜庆热闹,一个是激烈残酷。音乐方面,第二、三场柔美抒情的轻音乐小调与第五、六场雄壮奋进的进行曲大调音乐形成强烈对比。舞蹈方面,前半场的舞蹈动作柔美舒展、轻盈曼妙,后半场的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催人奋进。灯光音响方面,独唱时以追光灯聚光,激战时以全景式光束散射。谢鹏所创歌曲既有深厚的地方特色,有先辈山歌风传承,充满客家生活气息,如原汁原味的五句板、杯花舞,又有改编创新元素,既适合老年人又适合青年人的口味,互有兼顾,吸引更多的关注,让客家山歌走出围龙屋,走出大山,走向大江大海。《血色三河》的舞蹈具有雕刻式的美感,动作干脆利索,充满阳刚之气。核心舞蹈的定型动作造型为稳定三角构图,旗帜占据中心最高点,士兵们手握枪支,威风凛凛,势如雄狮。

戏剧主演是撑场的主心骨。《血色三河》是部青春剧,以两对恋人为主角,配角也多为年轻人。男一号谢啸天唱腔洪亮,富于青春气魄,字正腔圆,很有感染力。其青梅竹马恋人如心,歌声清脆清亮,活泼生动,纯净分明。两人男女声二重唱《我带你一起飞》,情投意合的蜜意跃然声线之中。欧阳朵朵声音端庄稳重,饱含深情。男二号谢怀烈歌声响亮,富于感情,然而,他不知道弟弟啸天与自己的恋人朵朵假扮夫妻,深感被两位亲人双双背叛,因被蒙在鼓里,其唱腔非常压抑,处处犹豫,时时受挫,与人物形象定位吻合。谢家父亲谢中原的歌唱浑厚嘹亮,中气十足,富有穿透力,虽乡音浓重,但别有风味。弟弟和朵朵都不能告知任何人假扮夫妻的秘密,父母眼看两子同室操戈,左右为难,大家感到命运的捉弄,个个苦不能言,矛盾加剧。

音乐剧注重高潮戏的锻造。三河坝战役,顾名思义,实为水战。船,无疑是重要军资。征船,征收民船,是此剧的核心事件。后台背景多次出现船只、桅杆、码头等符号,也出现了百年老船“永兴号”。尤其是高潮戏时,永兴号船头出现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地方富商、南洋归侨谢中原最终决定捐赠祖上宝船给共产党,倾其所有支持革命事业。而国民党征船处处受阻,国民党部队长官气急败坏肆意杀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欧阳朵朵为掩护如心等群众撤离永兴号被国民党逮捕。国军长官训话,命令谢怀烈审讯欧阳朵朵,一对苦命情侣在矛盾最尖锐激化的时刻终于团聚。剧中对“伞”的运用可圈可点。第一场“还乡”,谢啸天与欧阳朵朵受命以夫妻身份返乡,朵朵一直随身携带一把明黄橙亮的油纸伞,这是恋人谢怀烈送的伞,因为他说,“伞就是家,家就是伞”,伞是两人宝贵的爱情见证物。这一道具虽小,但为其后的剧情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在国共激战的危急时刻,欧阳朵朵舍命回到永兴号船上,取回因急着转移伤员而不小心掉落的伞,这一小道具推动剧情进入了高潮。他们相遇在阴森森的船头,欧阳朵朵告知假扮夫妻原委,以伞示意向对方倾诉从未忘情,当黄伞打开,两束黄色的光投射下来,瞬间像太阳照亮了舞台,暖意洋溢……左边的舞台是此刻的他们举伞凝眸对唱,右边的舞台则是年轻的他们在共伞飞舞。这对苦命鸳鸯,一个要舍命救恋人,一个要舍命为恋人脱困……他们依依惜别,犹如天鹅之死的绝唱。万念俱灰的谢怀烈与以死明志的欧阳朵朵最终双双选择投身火海,前景荧幕上的熊熊大火气势磅礴,燃烧了整个舞台,只留下透纱中的两个恋人,最终被烈焰吞噬,为革命壮烈牺牲。

三、地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血色三河》致力于表现原乡特色、彰显区域文化、提升家国情感。该剧主人公是英勇豪侠的广东客家儿女,故事也发生在与江西交界的广东客家地区,演员们多来自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对原乡本土有着天然的感情。主创对客家风土人情和客家山歌舞蹈也有浓厚的感情。该剧吸纳浓郁的地方特色,融入客家山歌元素,并以现代风格加以再造,让观众有亲切感、代入感。客家话和客家山歌在该剧的嵌入恰到好处。开场时,舞台街市先响起客家话的市井之声,然后才亮出街市场景,地方色彩鲜明。

第一场“还乡”,欧阳朵朵唱客家山歌:“白白嫩嫩我不贪,乌乌赤赤我不嫌”,表达对爱情的坚贞。革命党人接头时也唱客家山歌对暗号。三河坝农会主席邱铁问,“脉个无骨在半天”?谢啸天答,“白云无骨在半天”。邱铁又问,“脉个无骨在嘴边”,然后两人齐唱:“舌嫲无骨在嘴边”,志同道合者终于走到一起,齐唱:“自家人”。歌曲的语气词“咿啰喂”也凸显出客家山歌风味。第二场“重逢”,谢家父母和两子重逢的中秋之夜祭拜宴上,谢家人载歌载舞,唱起山歌《敬月亮》:“……水在山塘月在天,人月相照几多年,打帮月神按相惜,子孙代代福寿延”,少女们跳着客家的杯花舞、酒瓮舞,喜气洋洋。然而,随后一家人明白了两子与两恋人错位、各为其主的煎熬矛盾,两人、四人、六人合唱一曲《心乱如麻》,勾出六个内心空间,所谓重逢其实是分裂,冲突戏造就第一个小高潮,戏份十足。失意的如心跑到“永兴号”的彩色桅杆下,追忆童年时期三个小伙伴在一起的甜蜜,背景音乐为客家童谣“月光光”,如心唱起童谣《我们在桅杆下长大》。就在朵朵要开解如心时,农会主席紧急传信:“国名党兵今晚12点要偷袭码头,趁大家都在岸上过节来抢船!”在国名党兵来抢船的十万火急关头,力量不足的民众以舞狮、赏灯、点鞭炮等办法大唱空城计,活用客家民俗。再现群众拥戴起义军、得民心者得天下时,起义军女卫生兵和众乡亲跳起了快板舞蹈《南昌城头烽烟起》,还融入客家快板式说唱,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两军对垒,形势越来越紧急,众人唱起了《船就是胜利》,谢中原捐船后与众人合唱《行船不逆大潮》。船是老百姓的命,而乡亲们宁愿烧船,也不愿拿国名党兵征船的银子,谢怀烈看到了民心所向,唱起了《民心军心》。在激战中,人物唱响史诗般的合唱《涯是客家人》:“中原系涯包衣迹,天地为客处处家,热血打通脚下路,丹心忠魂守华夏”,荡气回肠。在三河坝的浴血激战中,如心这个孤儿作为南洋归侨革命者的后代、革命的种子,掩护父老乡亲安全撤离后,所唱的山歌宁静抒情:“哦嘿,有好山歌啊”,如心找到了死而复生的恋人啸天哥,两人的深情对唱也感人肺腑。

应该说,《血色三河》是一部灌注和体现了广东文化的作品。广东是经济强省,文化发展也不甘落后,勇于创新。音乐剧《血色三河》此次亮相的平台——广东省艺术节,创办于1984年,是省内最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盛会。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推出45场优秀剧目,以现实题材、革命题材作品为主,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传播方式,活用新旧媒介平台,广州、佛山、珠海、惠州等21个地市观演人数达三万余人次,线上网络点击量则高达1200万人次,为《血色三河》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优秀剧作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如老舍的《茶馆》胜在京腔京调的口语,孟京辉、廖一梅的《恋爱的犀牛》胜在诗意哲思,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胜在古今两个剧场的错置冲突,田沁鑫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胜在将舞台一分为二划出左右心房,人物裂变为两个分身,同时呈现“两个振保四朵玫瑰”,大大丰富了张爱玲的小说原著。若从精益求精的角度,《血色三河》还可进一步增加冲突戏份,增加两难的抉择挣扎,尤其是第三场“智斗”,若能增加对比体现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双方智斗的情节,再现国共的激战焦点,点透国共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用对话、对唱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凸显“智斗”的情节,而不只是以一对恋人的牺牲匆匆化解,将更加引人入胜。

战争必然是集体的合力共振,需要牺牲小我、团结奋战。《血色三河》注重群像与个像的对比:不仅凸显群像纪念碑式史诗式风格,同时也注重突出家庭及其个体为战争作出的重大牺牲。结尾时帷幕上打出一行字:“三河坝战役中,数百名起义军官兵壮烈牺牲,大部分没有留下名字”。烈士无名,难以追溯,更让人感到锥心之痛。寻找烈士之名,该剧似在召唤未来拓展此壮举,就像国外当代纪念碑景观设计千方百计为每个牺牲者找到名字、刻上名字,让参观者一一寻找死难者的名字,切实纪念到个人一样。名字唤起历史记忆,让烈士与幸存者重新找到血脉相连的痛彻感悟。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个体的能动性,就像如今的剧场谢幕给每个演员以亮相的机会,重现戏剧精彩瞬间,大戏虽拉下帷幕,但好像戏份不绝如缕、久久回响、余音绕梁。

总之,革命战争题材的音乐剧《血色三河》反映了革命先烈追求理想的激情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也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让观众领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警醒自己不忘来处、不忘初心。这应该是《血色三河》的深刻寓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