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电影:在砥砺前行中构建共同体

2021-11-11 18:25饶曙光
中国文艺评论 2021年2期

饶曙光 王 曼

一、在逆境中开创全新格局与生态

2020年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票房超越北美,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回顾这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冠疫情面前的中国电影敢担当、有作为,化危为机,不断砥砺前行。1月份疫情的突然到来给中国电影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包括《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妈》《夺冠》等在内的七部春节档大片集体宣布撤档。据灯塔数据显示,至此后的半年时间内,中国市场年度票房一直定格在22.28亿,让当时正处于“寒冬”的中国电影更是雪上加霜,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

喜剧电影《囧妈》率先开创了院线转网的先河,引发了业内的争议,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商业战争片《八佰》在特定情况下缓解了影院复工后的困境,给行业提振了信心,登顶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军;国庆档的《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等影片,通过不同题材类型的表现,彰显了中国主流价值,近40亿的票房成为历史第二;焕然一新的工业化大片《金刚川》,用独特创新的叙事手法和对残酷战争场面的调度,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根据历史真实案件改编的警匪片《除暴》,极大程度地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因枪支泛滥所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治安威胁,演员表现可圈可点;文艺片《一秒钟》放弃了大体量、大制作和大场面,回归电影初心,被称作是张艺谋返璞归真的诚意制作;贺岁档喜剧电影《沐浴之王》连夺七日票房冠军,让观众在温暖和笑声中感悟搓澡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紧急救援》取材于真实救援事件,是华语电影史上首部海上救援题材,不仅展现出世界级工业水准,另加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元素,更好地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拆弹专家2》票房突破10亿,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影片在保持极致的视听体验的同时,通过拆弹专家潘乘风在执行任务前后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表现出一个普通个体从面对困境的偏激到回归善良的历程;12月31日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直击观众的情感内心,带来新的观影热潮,其中真诚、温暖和坚定的信念,治愈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除了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还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2020年票房亚军《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个单元讲述了发生在祖国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立足时代大背景,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反映出当今时代蓬勃发展的农村新面貌。影片给观众带来欢乐与感动的同时,把主旋律和乡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主流价值观。此外,《一点就到家》《秀美人生》《橙妹儿的时代》也以各自的创意讲述乡村振兴和扶贫人的努力。虽然是农村题材的作品,但紧扣时代、贴近生活,恰当地加入了代表时代发展的电商、直播、网约车、快捷支付等元素,融社会话题于剧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人在创新性方面作出的努力。

在盘点2020年中国影片的同时,中国电影业呈现出的新问题、新趋势、新样态,尤其是新业态,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关注、分析和思考,提出有前瞻性的思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一百多年的院线电影产业,在2020年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挑战。院线电影《囧妈》选择在网络免费放映,这一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一方面,其越过院线直接在互联网放映的行为触动了院线的生存利益乃至生存根基。院线联合向国家电影局市场处提交了一份文件,该文件认为《囧妈》作为一部院线电影,绕开传统院线影院,临时改为网络在线免费首播,与影视营收和行业多年来培养的付费模式相左,是对现行中国电影产业及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会起到一种破坏性的带头作用。

《囧妈》开创了院线转网的先河后,先后有《肥龙过江》《大赢家》《征途》等十余部院线电影纷纷加入了网络首播行列。在长达半年的停滞期里,一方面,线上流媒体对传统电影院造成的冲击力度越来越大,大量电影企业、影院被迫出局,新增电影企业数量与2019年相比也呈现出明显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线上、移动端的电影消费模式在疫情的影响下发生着质的变化,“院线转网”“先网后院”“院网同步”等发行模式层出不穷,这不失为一种全新尝试,展现了一种行业的新现象、新格局。《囧妈》的“‘线上模式’和‘分而治之’的宣发模式却给‘互联网+时代’的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疫后电影行业必将更加充分地拥抱互联网。电影工作者亦应更积极地探索‘线下+线上’新模式,方能有效推动电影业的疫后重振”。可以预见,这些“新兴互联网平台”的介入,将在电影的制作、宣发、售票等多个环节中碰撞出更多火花。比如,在电影宣发方面,受大环境影响,以短视频、直播为主的线上宣发越显重要。随着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新型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发展,互联行业对影视行业的整体影响和重塑在进一步加深。相比线下宣发,背靠大数据的线上宣发,可以实现精准定位,提升用户触达率,并最终将流量和数据转化成票房成绩,有效提高了电影的回报率。此外,当疫情让整个线下产业链陷入停摆时,线上作为突破口,有效地加速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与互补。从市场需求变迁到院线电影转网端发行可以看出,用户需求的变化已经开始从“质”到“量”对内容供给侧产生影响。从“质”上来看,院线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十分成熟,从这个角度来说,若院线电影转网将加速网络电影原生市场内容品质的提升。从“量”上来看,随着线上观影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更多影视公司在未来会更多地拓展网络电影市场。而“院转网”模式也在为一些小成本影片的片方在网端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让影片能够获得更多播放人次和更大利益。国内头部级影视公司的华谊宣布2021年制作的电影将会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放眼全球电影行业,华纳宣布将取消院线窗口期,将旗下17部电影在院线和流媒体平台HBO Max同步上线。紧接着,迪士尼也宣布未来几年将有50部影视剧登陆Disney+。综合看来,线上发行已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线上线下观影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共同发展、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效实现双赢与共赢,为中国电影开创全新的格局与生态。

二、“工业美学”和技术共促电影的自我革新

近几年,新主流大片不断赢得市场,口碑票房双丰收。《金刚川》和《紧急救援》等主旋律商业大片,均展现出当下可以与好莱坞电影相媲美的“重工业大片”水准,推动了电影重工业的发展进程,也整体上助推了国产类型电影的美学提升。作为疫情后的首部国产商业大片,《八佰》于2020年8月21日上映,打响了电影救市的第一枪。据灯塔数据显示,该片正式上映首日就斩获了1.34亿元票房,时隔二百多天,中国电影单日票房也终于再度回归疫情前电影市场的水平。《八佰》的上映帮助院线迅速回暖,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心剂”。有专家评价,《八佰》在视听节奏的打造、人物群像的塑造、战争场面复杂的镜头调度上,把中国战争电影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代表了当前中国电影的最高制作水准,丝毫不逊色于国际一流电影。作为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从电影美学到工业技术,足以给中国电影人以强烈的信心,为国产战争片树立了一个标杆,也为这一类型的工业化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同属战争题材的影片《金刚川》由三位导演联合执导,采用了以三种不同的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的模式,这种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是对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创新探索,是一个新的经验。虽然从拍摄、制作到上映仅仅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观众对于影片的特效和对战争场面的调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演员们炸裂般的演技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首部海上救援题材电影《紧急救援》,延续了林超贤硬核题材的一贯风格,一次次对灾难现场的还原,赋予了电影强烈的真实感,非常出色地展现了世界级重工业大片水准。此外还加入了感情线,热血与温情相结合,努力做到与观众共情。新主流大片在美学层面发展成熟并不断创新,在产业层面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重工业模式。不过,新主流电影的“内卷化”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重视和警惕。观众在变化,观众层面对电影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新主流电影必须有新的拓展和更多新的表达、新的呈现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

陈旭光于2017年提交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的论文《中国导演新力量与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崛起》中,首次提出“电影工业美学”原则,并在与张卫、赵卫防的“三人对话”《以质量为本 促产业升级》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早在1995年,知名电影评论家邵牧君就强调提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这是对于注重电影工业属性的一种强调。那么随着中国电影快速的发展,“电影工业美学”的提出是在强调电影工业属性的同时,对于美学品格的一种坚守。“时下,推动‘重工业电影’发展,建树起中国电影工业标准,构筑起符合新时代语境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电影工业美学,提升国产电影工业化水平,不仅是有效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战略路径,也是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具体到电影生产领域,“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创作理念和伦理规范,其实早就隐存于国产电影的发展脉络中。它不仅随时代语境变迁而不断吸纳并注入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也贯穿和渗透在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新时代的电影工业美学将“秉承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在电影生产中弱化感性、私人、自我的体验,代之理性、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游走于电影工业生产的体制之内,服膺于‘制片人中心制’但又兼顾电影创作艺术追求,最大程度地平衡电影艺术性 / 商业性,体制性 / 作者性的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由此可见,“电影工业美学”是回应新时代的电影实践,是切合时代的现实需求,是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理论举措。当下,有着越来越多被称为中国电影新力量的青年导演,不同于以往导演的是,他们是在网络文化、视觉文化、美国电影文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美学”。但是,电影人才的匮乏仍然是电影界焦虑的一个问题。人们更热衷于“导演”“演员”和“编剧”,而忽略了电影工业后期制作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工种,这往往导致人手不足。全面培养出电影产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及各个方面的综合性人才,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不断推进的重中之重。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种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正在改变并影响着电影行业,2020年多个电影高峰论坛也都以新技术为主题展开讨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从24帧到120帧,再从露天影院到IMAX影院、从电影胶片到数字影院等,技术都在支持并推动整个电影业向前发展。近几年,虽然中国电影票房稳定增长,但与观影人数扩大之间并不呈正比关系,这充分说明传统影业的发展模式没有很好地适配当下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要推动电影观众市场进一步扩容,首先要从技术层面迎合当下观众的娱乐和消费偏好。在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要求下,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整个电影行业对5G技术的敏感度不断提高,5G也必将成为日后电影领域不断革新的主流技术。作为国家新基建的排头兵,5G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等技术特征,可以促进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帮助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VR / AR)类影片发展,适用于网络电影和互动电影的制作生产、电影多渠道发行放映、影院观影效果等电影产业各环节的发展和整体升级。在5G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影业全面革新并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的趋势将无法避免,毕竟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下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对于年轻一代观众而言,自主化、融屏化、互动化、碎片化、即时化和感官化已经成为他们观影习惯的主要特征,5G技术的发展只会更加强化这种特征。面对全新的技术环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5G技术对电影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电影产业如何借助5G技术实现新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5G时代电影的发展与变革”主题论坛上,尹鸿教授认为,“5G技术的应用将会促成电影的自我革新,更视觉化、更体验化、更多屏化与更互联化的电影会在不久的将来应运而生。”同时也要“注意到需求与满足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节奏,5G技术在电影产业的应用需要有坚实的工业化实践作为基础,而电影对于故事的呈现是永恒不变的艺术追求。在变与不变中,技术与文明互相促进,呈现出动态的时代进步”。此外,5G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进一步实现高清内容传输,也为流媒体市场持续增长和成熟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在形式与优势上,流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传输效率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与服务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尽管流媒体现在形势大好,院线仍是影视行业的主流首发渠道。不同于流媒体平台观影,观众去影院最注重的便是影院独一无二的视听体验。电影发展百年,支持整个电影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技术,而承载技术的是具有超大银幕为基础的视听环境。若缺乏足够的沉浸式体验,电影本身的很多维度都将失去意义,某种程度上也会阻碍电影行业对于技术执着追求带来的创新。两个产业的共融已是必然趋势,不妨敞开胸怀,主动去适应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新纪元,真正地正面对话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三、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

无论是对“电影工业美学”的探讨,还是“共同体美学”的提出,事实上都是在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作出自己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理论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代,其中以张暖忻、李陀撰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最具代表性。文章中提倡中国的电影艺术家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把从外国电影语言中汲取的营养消化,结合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创造出能够体现我国民族独特风格的现代电影语言来。总之,首先是汲取,然后才有消化和吸收。”此外,张暖忻、李陀还将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美学主张作为标杆,使巴赞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暖忻、李陀用超强的洞察力和超前思维,揭开了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序幕,中国电影界的理论兴趣也开始转向了西方电影理论,西方电影理论开始大量地被翻译与引进,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变得十分活跃和繁荣。可以说,中华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中国电影理论界在不断学习和汲取西方电影界的各种理论,但缺少对自身的电影理论批评的关注和研究,缺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电影实践的电影华语体系的自信,本土化电影理论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中国电影理论系统。2015年李岚清同志在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5周年校庆上提出了“能够出现影响世界的中国电影学派”的希望。“可以说,‘中国电影学派’是我们为了实现建设电影强国这个伟大梦想进行的伟大工程,是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十多年产业化发展,自身积累了一定的体量并由此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时代语境的必然要求。中国电影的生态体系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作出适时调整,而其中,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并在吸收外来文化和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向自身历史和文化纵深处寻求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的支撑,并由此形成能指导中国电影长远发展、解决中国电影发展实际问题的、独立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作为世界第二电影大国,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应回归中国艺术传统,建构中国电影自己的理论体系,让中国电影既能产生国际影响力,又能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质。中国电影市场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票房层面实现飞速发展,在与好莱坞电影激烈竞争与博弈中,中国电影已经凭借其自身电影工业体系的布局与完善,以及同步的电影工业水平,尤其是电影工业美学的提升,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不断得到有效巩固。若要想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那么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电影强国建设的智库智囊,同时也应构建起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创造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新的黄金时代。

首先,要推进自身的观念建设,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面向实践、面向银幕、面向观众,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和未来,缺一不可。其次,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电影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中国电影的理论批评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我们今天更有理由、更有条件坚持中国电影的创作自信、理论自信,这也需要中国电影人不断探索体现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表达方式。目前,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矛盾,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果还是拿历史的标准去评价,只会与当下的电影新现象背道而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谈到,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深刻地改变着文艺的生态和承载方式,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适应变化,有效应对。”这要求我们在探讨中国电影学派中的理论批评体系时,绝不能忽视当下的互联网语境,必然要根据现实语境思考电影与观众的“契约关系”。我们需要深刻了解现在的中国电影与传统电影间的差异,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电影的传统和美学经验,在新技术、重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平稳过渡,并创造新的发展。“面对当下最丰富、最复杂也最伟大、最具活力的电影现象,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更开放、更包容、更具建设性的态度去面对并理论思考、理论思辨,更新我们的电影观念,开拓我们的电影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我们要从当前中国电影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形成建立在当下中国电影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四、构建满足时代需求的中国电影共同体

2020年国庆档是影院复工后的首个重要档期,包括《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急先锋》《一点就到家》等多部优秀影片,涵盖了动画、喜剧、体育、动作等多种不同的题材类型,彰显出中国主流价值。根据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0国庆档市场洞察》显示,国庆档电影的总票房为39.5亿,八天放映场次314万,观影人次9959.4万,上座率为25.5%,成为史上国庆档票房亚军,呈现出电影业界强烈期盼的“报复性观影”和“报复性消费”。《我和我的家乡》巧妙地将宏大叙事、日常叙事变为个体叙事,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与当下主流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姜子牙》因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而被观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因故事情节的纷繁复杂,叙事结构上的“顾此失彼”,让观众难以进入影片想要表达的世界,不能和大多数观众达成最大层面的“共情度”;《夺冠》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意义、文化内涵,回溯了中国女排40年的风雨征程,展现出时代变化中“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也最大程度地努力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从国庆档影片的票房以及观众的口碑上,我们不难看出,正确评判一部电影作品,其关键在于是否与观众构建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方式、对话空间,形成共情、共鸣,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建立起“共同体美学”。共情度、话题性已经是国庆档电影赢得高票房的不二法门,但是不可无限制地“复制”,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观察和思考。

2018年,电影界专家对“共同体美学”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当前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和电影实践的现实经验,是基于当前中国电影的历史语境和全球化定位,也是立足于“我者思维”基础上的“他者思维”,即思考任何问题都考虑到所有“利益攸关方”的感受和诉求,力求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诉求与利益的最大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远超人们的预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时代特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消费文化的迅速扩张,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之相连,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也在急剧演变之中。所以,建构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必须面向未来,回答社会发展的理想关切,探索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高度。

知名电影评论家、美学家钟惦棐先生曾指出:“在电影美学体系的构建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因为电影须臾不能脱离观众。”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和观众长期互动、沟通、协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就是如何构建“共同体美学”。当下电影市场的主体观众群主要集中在19至30岁之间,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电影的审美和消费习惯都已经发生了迭代。他们偏爱具有强烈风格的网络文艺,“网感”一词也开始在电影创作中流行起来。从大热IP到网络热门话题,都影响着影视创作的潮流和趋势,透露着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当下的年轻人不断从网络上获取知识,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世界,也不再沉迷于电影中的视觉奇观。他们更加理性,对电影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文化、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无疑是对电影创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无论是2020年总票房冠军《八佰》,还是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我和我的家乡》,影片在继承中国电影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更在最大程度上和观众达成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进而吸引观众加入这样的“共同体”之中。近几年,“共同体”这一概念被频繁提及,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皆被广泛运用。中国电影的丰富、生动,乃至复杂的多元化、多样化实践正在生成一个关于中国电影艺术、美学、文化、经济等多维度的“共同体”。那么在如今这样的语境下,如何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值得深入思考。

具体到电影产业,第一,需要在传统电影院及其窗口期与线上网络发行建立起利益共同体,让线上网络发行成为整个产业的增量。这将会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利益博弈过程,尤其是对传统电影业和传统电影人来说。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和盈利模式,也改变了观众的观影消费习惯以及影院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对于传统院线电影市场存在着积极的意义。随着5G技术的普及应用,势必会加快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传统电影院与互联网平台的界限将会被进一步打破,“线上”和“线下”早日建立起共同体会带来双赢、多赢与共赢,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需要创作者与观众建立起一种共同体,在创作者个性表达与满足观众的观赏快感之间实现平衡与统一。现在很多电影创作者并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观众,要么一味地迎合与讨好观众,视观众为“上帝”;要么把观众当作“用户”,通过大数据来分析他们的观影喜好。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的是传承文化、温暖大众的作用。创作者应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文化符号,尊重观众的内心和感受,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并达成契约,最大程度地形成共情、共鸣与共振,最终建立起“共同体美学”。

第三,电影产业内部上游、中游和下游要建立起一种共同体。中国电影“新基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重中之重就是要向制片业倾斜,做大做强制片业亦是遵循现代电影产业的基本规律和逻辑。好作品若要不断产生,其背后是需要强大、稳定、有保障的电影制片业来支撑的。做大做强电影制片业,仍然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四,商业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要建立起一种共同体。当前头部电影和腰部电影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随着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头部电影已成为市场主体。其制作水准、品质、工业规格及市场占有率明显增强,在制作层面已与世界顶尖水平接轨。然而,与之相应的是中小成本腰部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市场空间备受挤压,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但随着中国电影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若要实现创作层面的可持续繁荣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头部电影的制作水准、品质和工业规格,创作出更多能够与好莱坞正面抗衡的影片,从而进一步提升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提升腰部电影的创制力,以增强市场活力,满足观众差异化的观影需求,避免内容走向同质化,进而维持电影产业良性、健康的生态格局。

第五,电影产业、科研机构与教育机构要建立起一种共同体。面对与电影工业化、高科技化流程等环节相关的各式各样的工种,人才方面的缺失往往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电影产业需要与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将有助于建设健康有序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并创作出更多优质电影作品。

第六,国内市场要与国际传播建立起一种共同体。由于疫情在全球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逆全球化的思潮不断被提出。其实在全球化推进过程中,“逆全球化”思潮实际上一直程度不同地存在,疫情只是令其有所强化。那么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电影要继续抓住本土市场,推动本土市场扩容,同时也需要注重国际化的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宣扬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价值,使电影作品更具包容性和通约性,让其他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更容易接受,如此才能再次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五、结语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分别为13.72亿、16.2亿、17.16亿、17.27亿,相应年份的银幕数分别是41179块、50776块、60079块、69787块。不难发现,从2018年开始,银幕数仍保持着稳健增长,但并没有拉动更多的观影人次。而银幕数、观影人次与票房的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是电影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前提。好的口碑是观众观影的核心驱动因素,优质的内容是根本。电影题材和类型的创作未来要更加丰富多元,以适应不同的观众群体。因此,应不断总结新的方法论来解决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矛盾,从而满足更广大观众对美好电影的需求。

中国电影学派亟待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话语标准,而建设中国电影学派,需要“共同体美学”对理论批评话语进行全方位观照,让中国电影在实践中找到理论支撑、在本土美学中找到研究范式、在对话中达成“契约关系”,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电影理论批评需要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导向作用,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体系,创造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新的黄金时代。中国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电影市场恢复最快最好的国家,但需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性,因为中国电影最终还是要立足于全球视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理念下,中国电影要在共情共鸣中建立“共同体美学”,形成整体利益观、共同利益观以及平衡利益观,注重向世界表达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寻求国际话语权,保持高度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让我们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利用好5G技术,砥砺前行,构建中国电影共同体,早日完成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变,让中国电影成为真正意义上能够影响全球的“世界电影”。